京東、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日前不約而同宣布為外賣騎手買社保,但背后的影響可能比大家想象得更復雜。
社保這事兒,對騎手看似是好事,但別高興太早,利弊都得看清。
總體來說,社保對騎手算是雪中送炭,但能不能真正落地、會不會引發行業地震,還得看后續怎么操作。
成本不會消失,只會轉移,有社保的人認為這是好事,但有些騎手未必認同,別搞肉食者鄙那一套。
外賣行業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流動性很大,沒人會想到干到退休,外賣平臺也不會接受60歲以上的人接單。
本來月入5000元,交完社保還剩4000元,剩下收益需要63歲退休后才能陸續享用,關鍵誰能送外賣送到63歲?
年輕時交的三五年社保,失業后找不到正經的工作,這種情況下社保等于單純的被加稅。
不少人擔心平臺給騎手交社保本是個好事,最后會變成壞事。目前如果退休前沒有累計繳滿20年,退休后只能退個人繳納部分,占70%的公司繳納部分則是不退。
按照當前的63歲最低退休年齡,那43歲以上的外賣員幾乎無法累計繳滿20年了,這些人現在交社保,大概率要被白嫖70%公司繳納部分,這70%的公司繳納部分也是他們的血汗錢。
即便是43歲以下的外賣員,誰敢保證自己能穩定送20年外賣,連續繳納20年社保?
大家都知道外賣員能繳夠20年是個極小概率事件,絕大多數外賣員的歸宿就是轉行,或者回村務農,擺攤打零工。
不少騎手反對社保理由大都認為減少了自己的收入,社保雖然自己只出一小部分,公司出大部分,但每月收入扣掉幾百塊錢交社保,這可能是騎手一個月的伙食費或房租。
有些人也許從來就沒有買過社保,感覺自己也干不了20年,或者說不能找到連續20年交社保的工作,恐怕難以連續交20年,最后雞飛蛋打。
羊毛出在羊身上,就算給外賣員交社保最后交社保的錢還是從外賣員身上扣出來,變相減少了自己的收入,可每月生活費不會減少,給家里寄的錢不能少。
眼下騎手大都是年輕人,覺得過好當下才是最重要,未來誰也說不好,管不了退休后的事情了。
再加上他們大都來自農村家庭,外賣工作不穩定,指不定哪天不干了,社保交不夠年限,之前交的也沒多大用。
此外,農村人有新農合,一年幾百塊,家里還有地,將來不干了回老家也不至于過得太差。
外賣平臺主動給社保權益,騎手卻不太領情,歸根結底就是員工對未來缺乏安全感、信任感造成,尤其是社保這種預期收益。
眾所周知,外賣行業不穩定,且危險系數較高,風里來雨里去,稍微服務不好就要被遭投訴,一旦被投訴,那這一單基本上白送,而且還要扣錢,外賣員承受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再交五險一金,相當于把他們捆綁在外賣這個行業。
有的人干了一段時間,覺得很累,不想干了,五險一金又有約束,這個時候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自由受限。
外賣員很多是兼職,賺這一部分錢來補貼生活家用,用補貼家用的錢來交五險一金,那實際到手的就會少很多,而補貼家用實實在在眼前的,雖然公司的這份福利是比較好,但是每個人考慮的角度也不一樣。
事實上,外賣平臺不約而同主動示好,外界都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積極但謹慎的態度,因為不知道是否存在文字游戲,或外宣的動機,比如:
各大外賣平臺對全職騎手是怎么定義的?
勞動合同的甲方單位是什么,是不是外包公司?
兼職騎手是怎么定義的?
勞動合同長啥樣?
試想,如果美團給700萬+騎手都交社保,那美團有望成為中國最大雇主之一,想想都刺激。
即使外賣平臺一分錢不賺,如果想保持現有訂單量,要么平臺利潤率大降,要么配送費可能得10元錢起步,要么提高對商家抽傭比例。
有人調侃此舉有可能讓外賣成本上漲,進而導致大家少點外賣,回歸線下消費,拉動實體經濟增長。
對廣大消費者來說,選擇權依然在我們手里,美團外賣便宜,選美團,餓了么外賣便宜,選餓了么,京東外賣便宜,選京東。
如果接受不了外賣價格上漲,可以選擇做飯,或者多走兩步,選擇堂食或自提。
如果想享受外賣送貨上門便利,理應支付相應的服務費用。
否則按目前這種模式,整個外賣行業仍然會處于商家自稱不賺錢,平臺自稱不盈利,食客自稱不放心,騎手自稱“不是人”的尷尬境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