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民政部日前公布了《行政區劃代碼管理辦法》,這是行政區劃代碼管理領域的第一個部門規章,將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規章看似專業,實則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行政區劃代碼”到底是什么?和我們每個人又有什么關系呢?一起來詳細了解。
什么是行政區劃代碼?
為什么要設置?
什么是行政區劃代碼?為什么要設置這樣的代碼呢?實際上,行政區劃代碼就藏在我們的身份證里。用來表示戶籍所在地的身份證號碼前六位數字,就是行政區劃代碼。
什么是行政區劃代碼,為什么要設置這樣的代碼呢?
行政區劃代碼是依法賦予行政區劃建制的數字代碼,是行政區劃建制法定主體地位的重要標志和標識,具有唯一對應關系,通過一串6位或者9位數字的行政區劃代碼,就可以快速準確地識別出這個行政區劃建制的行政層級、隸屬關系、建制類型等關鍵信息,相當于行政區劃建制的“數字身份證明”。
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副司長 燕翀: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信息管理系統中基本都要使用行政區劃代碼,很多重要領域的數字代碼都是以行政區劃代碼作為基礎來編碼的。比如,大家身份證上居民身份證號碼的前六位就是行政區劃代碼,行政區劃代碼也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重要基礎碼段。
《行政區劃代碼辦法》規定的行政區劃包括省、地、縣、鄉四級。目前,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建制、333個地級行政區劃建制、2846個縣級行政區劃建制和38712個鄉級行政區劃建制,都有自己特定的行政區劃代碼。
身份證號前6位代表什么?
是終身不變嗎?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身份證號碼的前六位,每一個都代表什么意思呢?這樣的身份代碼是終身不變的嗎?
身份證號碼,這一獨特的身份代碼,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國家賦予,且終身不變。它不僅僅是一串數字,更承載著豐富的信息。你知道嗎?這串號碼的前六位,代表著我們首次辦理身份證時戶籍所在的省區市,也就是說身份證前六位數分別為省級代碼(前兩位)+地級代碼(中間兩位)+縣級代碼(后兩位)組合而成。例如,北京市東城區的區域代碼為110101,其中11表示北京市,01表示市轄區,01表示東城區。所以通過身份證的前六位數字,我們基本可以判斷一個人來自哪里。
根據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公民身份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這也意味著身份證號碼的數字一旦編定,就不會因地址或戶籍的變動而改變。有意思的是,在一些地方,行政區劃調整后,行政區劃代碼發生變化,出現了一家人由于身份證辦理時間不同,所以身份證號前六位數字不一致的情況。
設置行政區劃代碼
對日常生活有何影響?
行政區劃代碼的管理辦法出臺,到底對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響呢?其實,從身份證號就能看出,行政區劃代碼其實滲透在戶籍管理、公共服務、日常辦事等很多場景中,社保、出生證明、婚姻登記,都離不開這串小小的數字。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你像我們的郵政編碼,我們每個人的個人身份,每個企業的注冊地址,所有這些數據其實都要基于這樣一套行政區劃代碼來進行對接標準化和統一。
在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中,如果代碼不規范、不統一會導致政務數據難以整合和共享。比如,在辦理戶口遷移等戶籍業務時,如果缺少規范統一的行政區劃代碼,可能會因校驗規則不統一,導致業務辦理受阻,給群眾帶來不便。在企業經營中,行政區劃代碼不規范、不統一也可能導致發票開具、稅務申報等環節出現問題。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怎么樣去實現這樣一種數據的共享,打破數據的壁壘,讓這個數據能夠更加便捷的共享和流動,進而能夠成為我們千行百業的共性的數據底座,這樣的話其實對于我們去解決現在老百姓遇到的這樣一種不同部門不同系統存在數據打架的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臺央視記者 潘虹旭 韓冰 李玉梅 程琴 石熠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