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急著噴,看清楚標題,我說的是“參考答案”而不是“標準答案”更不是“版本答案”。在我聽完寒武紀的正式版以后,我發現它的整體聽感,從宏觀到細節,都非常符合我曾經和一些廠家說過的一套“求穩方案”。老實說雖然我經常被業內人士、尤其是大量研發端的人員去咨詢如何做產品、如何調音,但我內心的想法一直是,我謝謝你們看得起我,但不愛教人怎么做產品,除非產品有硬傷的話我一定會提出來,但是基本上一個產品素質能達到七八十分的時候我就不會提什么建議,素質夠用的基礎上要表達什么樣的聲音應該是廠家自己的事情,沒有審美表達就不應該去做品牌。而寒武紀作為米傲樂的第一款有線耳機產品,它就是那種我認為在素質層面完全達到了“沒毛病”的同時我覺得非常標準的、細節很到位的一套泛流行樂調音,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換做很多國產新品牌的話,他這套調音就像是某些品牌迭代了兩三次慢慢修繕以后才能達到的水平,我不敢說寒武紀的聲音多強多能打,但是未來一些不懂怎么調大眾向流行塞的廠家再找我咨詢的時候,我會推薦他們去聽聽寒武紀作為“參考答案”。
米傲樂的部分TWS產品我有寫過,雖然不是一個多高調的品牌,但是在HIFI類的TWS產品序列里一直有很高的聲量,我覺得核心原因在于他們對產品用戶畫像定為得非常明確,外形有辨識度、功能有傾向性、聲音思路調教極其明確。好看的穩定木面板、拋棄了降噪/透傳等模式的的簡潔功能性、足夠高的HIFI素質底子和非常直觀的“暖潤HUFI”向調音,不論對于大眾用戶還是挑剔音質的發燒友群體來說都是很吸引人的一套打法。而寒武紀本身在產品調性的選擇上我認為也有它的一套高明之處,好看的面板、讓小白不明覺厲、讓燒友也容易認可的圈靜鐵方案和4K+的這種即便是普通人也咬咬牙夠得著的價格,給我的感覺是試圖做一個小眾里的大眾、不見得能走量但是也絕不會冷門的設計目標。
寒武紀的實物外觀是比較好看的,而且我認為是實物所呈現出來的質感要高于所謂的外形設計觀感,但因為它是屬于強反光的設計,所以在拍攝布光階段不太容易反映腔體本身的質感,肉眼看起來是那種表面有一層很有光澤的釉面、面板的紋路嵌在很深的部分,視覺上有很明顯的上下層次、藍色的光感也很好。佩戴方面就是類公模式耳塞的常規水平,雖然外觀從正面看有一定的“狹長”感,但其實腔體厚度蠻厚的,所以在導管的部分做的會深一點以滿足佩戴的貼合度,好處是不怎么挑套子,用比平時略大或者略小一號的都沒問題,但對于耳甲腔比較小的用戶來說會覺得佩戴的時候軟骨處填的比較滿。
除了藍色的收納盒與腔體配一臉以外,原配線也做了藍色的外皮來呼應腔體的風格,米傲樂與定制電纜制造商Labkable合作定制的超高純度鍍銀銅+OCC銅合金,而且柔軟度、易收納性都很好,美中不足的地方可能是五金件的部分缺乏點設計,和精美的腔體比起來顯得確實糙了點。
寒武紀的單元配置為一顆8mm動圈,一顆聲揚動鐵、兩顆樓氏動鐵以及聲揚的兩顆靜電單元,銜接部分處理的很好。當然了,談銜接其實主要是談圈鐵的部分,靜電只是泛音輔助,我不清楚寒武紀的低頻部分是否做了濾波處理、以及主要濾到了什么頻段,但是整個中低頻的部分都會有一種刻板意義上的“圈味”存在,但密度又因為動鐵的介入所以顯得很足。作為流行塞來說,寒武紀的低頻自然是很足的,雖然只有8mm,但發出的低頻動靜非常像大尺寸單元才有的效果,而且做了非常濃郁的殘響氛圍以及足夠深的下潛,能夠聽出一定的delay來營造彌散感、聲浪感,反之,它其實不那么強調打擊感、速度感,而且對于一些本身錄音中偏硬偏緊實的低頻元素有很好的“柔化”作用,導致寒武紀在聽各類曲目的時候,它低頻部分的【存在感】都是偏高的,但又不是單純的做量感、低頻也有正常的結像形體。
不止是低頻,寒武紀在中頻的部分也比較強調氛圍、彌散感、蓬松度,人聲在氣息細節的部分有很明顯的強化,很有“吞吐感”,這種吞吐感結合著混響的流動就會在空間內形成很好的聲浪擴散以及人聲的鮮活度。而在男女聲傾向性上,雖然我認為寒武紀總體上是很雜食的,但女聲的清麗感會更突出一些,有輕度的提亮感,但并沒有影響男聲的醇厚度,只是確實會稍稍年輕化了一丟丟,也可以通過搭配的方式來壓暗一點來進一步強化男聲質感,比如近期的凱音N63的E203主板和山靈M8T都可以進一步提升寒武紀的人聲全面性。唯一需要勸退的是,如果你追求的人聲質感是那種極致的干凈、清透,那么也許寒武紀所表達的這種氛圍會讓你覺得臟,而如果你不介意這一點,我對它的人聲全面性能夠給到極高的評價。
聲場方面,寒武紀如果按照嚴苛的現場還原的角度來說,縱向的深度是會顯得有些扁平的,但頭中效應控制的非常好,所以不會讓你覺得聲場凹陷之類的問題,只是用來聽交響的話前后位置的交代確實不是很明確。而從流行聽感來說,寒武紀在橫向的寬度和Y軸的縱向高度方面做的近乎完美,開闊、而且是很有外擴感的那種聲場表、邊緣有適度的模糊感,而且整個聲場的高度做的非常充沛、結合高頻部分的空氣感和靜電單元帶來的泛音上揚感,寒武紀不論是常規的室內流行樂產物還是流行現場都能夠很好地表達出空間氛圍,但并不適合交響、電影原聲、現場爵士類的演繹,是屬于非常明確有自己優缺點的那種空間表達。
寒武紀的設計方向,不論是三頻能量分布、空間表達、還是音色質感,都是奔著把泛流行樂的技能點滿的方向去做的,包括即便是有著3動鐵2靜電的配置,它在高頻部分的調音作用也沒有做的很出挑,而是服務于鮮明潤澤的人聲表現、并且把該有的泛音和延展做出來以后盡可能避免過度吸引你的注意,聲場往古典去打分可能是70分,往流行去打則是95分,在聽特定的室內型流行人聲曲目時,它的聲音素質其實可以比4k檔位再去略抬高一節也不為過。作為一個在有線耳機領域是純純空白的品牌,米傲樂這次交出的答卷我認為是在驚喜范圍之內、預期范圍之上,素質夠硬、樂感突出,是一個非常值得流行黨們關注、甚至可以盲狙的型號,就像“參考答案”不一定是最優解,但可能是大部分人可以接受的一個產物。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