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偕老的夫妻一定是最幸福的,我記得我看過一部電視劇《人世間》,劇里的那對老夫妻的經歷就仿佛把我們普通人最真實的一面演繹了出來,而他們的結局當時挺讓人悲傷的,但當上了年紀的人看來,他們的結局是最讓人羨慕的。
老頭子前腳剛離去,老婆子后面也忍著悲傷送走了他,但很快緊隨他兒一同離去,他們前后腳相隨的感情無不讓人落淚,這樣的感情真的太好了。
可這樣的結果卻只是出現了電視劇中,現實中又能有幾對夫妻是這樣的結局?
我跟我的老婆子都是普通人,年輕的時候靠媒婆介紹認識,那時候也沒什么感情,也不懂什么叫愛情,總之是都到了結婚的年紀了,父母的撮合下讓我們很快成立了自己的小家,日子過得苦了些,但也能夠過下去。
結婚頭五年的時間里我倆基本上都是分開過的,那時候家里也窮,她也沒什么文化,而我也沒有什么手藝,只能在外面賣力氣賺錢,在磚窯里搬過磚,去工地上扛過沙,還去煤窯里挖過煤,各種力氣活我都干過,只為了養活家。
而她則安心的留在家里照顧孩子,跟著我爸媽一塊去地里干活。
直到我三十多歲的時候才通過她大舅的幫助,進入了一家企業干活,雖然也是力氣活,但福利待遇都很好,最主要的是離家近,不用東奔西跑了,日子也能穩定一些了。
而我的老伴也找了個學校食堂的活,多少有了一些收入,我們的小日子也就越過越精彩了。
從一開始的湊合過日子,到后來的互相了解,互相付出,互相的陪伴,我們的感情是一條上坡路,而且是一條通往美好生活的上坡路,很開心,也很知足。
尤其是在我媽臨終前的那段時間,我對我老婆子的感情可以說達到了頂峰。
我以前只是知道我老婆子在家里要照顧我孩子,還要跟著我爸媽下地干活,但是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我爸媽已經老了,他們也需要有人照顧,我老婆子也曾跟我說過我爸媽的身體問題,可我卻總是沒有當回事。
后來我回到家里生活之后雖然也會帶著我爸媽去看病,給他們熬藥,捶背等等,逐漸忽略了我老婆子對我爸媽的付出,直到我媽臨終前的那段日子里,我才猛然發現她有多累。
那段時間里我媽常常半夜因為身體不舒服而醒來,醒來之后又要吐痰,吐不出來,又要喝水,還要有人給她捶背,人特別的不舒服,我沒想到不管晚上幾點幾分,也不管白天的時候辛苦不辛苦,我老婆子都會在晚上聽到動靜之后第一時間醒來,然后小心翼翼的去到我媽的房間,給我媽倒水,幫助我媽緩解病狀。
有幾次我也醒來了,但是她也沒讓我起來去幫忙,而是讓我繼續休息,她去忙活。
就這樣她一直伺候著我媽,直到我媽離開時候都緊緊的握著她的手,我只有在我媽即將離開的前幾天里按照我老婆子的方式去照顧了我媽幾天,發現真的很累,感受到了我老婆子的付出。
就這樣在我媽離開之后我把我老婆子當成了我最親的人,在生活中不管大事小事我都會遷讓著她,從來從來都不會跟她吵架,我的脾氣逐漸改的溫和,幽默,對她有太多太多的包容。
我們家雖然算不得大富大貴,但后來的這些年里也沒有太多的苦,我們只有一個女兒,女兒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也要離我們而去了,尤其是在女兒出嫁之后我們的家里也顯得冷清了許多,盡管女兒出嫁的地方不遠,可終歸還是成了別家人,我跟我老婆子也就成了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了。
五十多歲的時候其實還好,那會身體也不錯,而且也還上著班,感覺年老與我們還比較遠。
但進入了六十歲之后,年邁的感覺突然襲來,就是突然間感覺到自己老了,走不動,干點活都干不動,大病小病隨之而來,床頭永遠放著一些藥。
我老婆子也就從這時候開始身體垮了,去醫院檢查身體,每次回來都要帶一大堆的藥,降壓的,治頭疼的,治腿疼的,補血的……亂七八糟的真的很多,她也常常半夜醒來后因為不舒服而無法入睡,要說真的是什么病么?但是也找不出來,根治不了,就是時常不得經。
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了兩年,在我六十二歲那年,我老婆子還是離開了我,也算是走得比較安詳了,睡了一覺人就沒有再醒來過了,一把年紀的我在處理完她的葬禮之后連續很久每晚睡覺前都會落淚,輾轉反側,腦子里都是我們這輩子的經歷。
人也沒胃口,每天吃飯也是隨便的扒拉兩口,在家的時候不知道做什么,出了門也不知道去哪里,晃晃悠悠的就是打發時間,熬時間罷了。
而隨著她的離開,我如何養老的事情也需要重新考慮了。
率先實行的便是去女兒家里養老了,因為我沒有兒子,只有女兒,養老也只能靠她了。
去之前我心里頭就有些不得勁,畢竟那個家是女兒女婿家,當家做主的人是女婿,我過去了難免會讓女婿心里有些不滿,就一直小心翼翼的。
可即便我小心翼翼的在他們家生活著,凡事都聽從他們的安排建議,可還是沒有過好,女婿沒有因為我的到來而不滿,女兒也沒有因為我的到來而嫌棄,可就是這樣的狀態讓我覺得不舒服,一點也不自由,就連上個廁所都感覺得偷偷摸摸的,真的過得挺難受的。
最后住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后我就離開了,選擇了我的第二種養老方式——搭伙養老。
當我回到家里之后我首先想到了邀請我的老朋友來家里一塊住,他也是喪偶單身,我倆都幾十年的老伙計了,在一塊上班,在一塊喝酒,在一塊下棋,總之平常我倆經常在一塊聊天,散步。
所以我第一時間就想著讓他來住在我家里,或者是我去住到他家里,這樣我倆也能搭伙個,日常有個照應,想來應該也挺好的,每天喝點小酒,泡點小茶,日子大概會過得很愜意的。
可當真正的開始搭伙過日子了之后矛盾就頻繁出現了,比如他不愛洗澡,他的房間總是一股味,我讓他去洗洗澡,收拾收拾,把屋子里散散味兒,可他卻說冬天天冷,年紀大了不能頻繁洗澡,還說屋里的熱氣都跑完了,到時候不暖和了。
而且他還煙癮很大,一天基本上得小包,就連晚上睡覺到半夜起來都得抽一根,搞得家里烏煙瘴氣的。
他還挺愛較真的,我倆有時候晚上會下會象棋,他輸了也不肯散場,非得贏一把才行,好幾次都拽著我下到十一點多我們才各自休息了。
雖然說都是一些小事情,不至于影響我倆多年的感情,但終究還是分開了,找了個借口我們還是分開了,各過各的,白天約著一塊出門,和之前一樣,起碼不會鬧矛盾了。
結束了搭伙養老的方式之后,我又嘗試了一種加入各種圈子養老的方式。
比如我去參加了養生圈,每天定時定點的去廣場上和其他人做運動,打太極,或者是跳廣場舞,在比如我還報了一個旅游圈,他們時不時的組織一塊旅游,每次報名的人也挺多,我還嘗試過爬山,輕運動的圈子。
要說這些圈子好不好,我覺得也還不錯,起碼人多熱鬧,但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用心不純,明明是約定的一塊打太極,可是卻得交學費,要用年輕人的那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去跟人家打交道,會辦事的能多學點,彼此的關系好點,不會打交道的就忽視你,冷落你,還不如不去,挺鬧心的,最主要的還是花錢,不管哪一個圈子都得花錢,花得還不少,讓人挺無奈的。
退出了這三種方式之后,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了一種更好的養老方式,讓我的精氣神一下就上來了。
去年的時候我外孫子回來家里待了幾天,就把我給他講歷史的事情給拍了下來,然后就給發在了網上,沒想到這一下就火了,不少人都點贊,評論,外孫子也是說我火了,還要給我拍視頻。
因為我本來就比較喜歡歷史方面的事情,以前也總是喜歡看一些歷史書,看各種的小說,每次聊到歷史方面的東西我總是侃侃而談。
很快女兒就察覺了我的興趣點,開始給我開直播,讓我給網友們講歷史上的事情,她教我怎么用手機,怎么開直播,怎么關直播,把我教熟練了之后我自己就能開得了了,平常沒事干的時候我就去開直播去了,看看網友們都會聊什么,我就跟他們聊什么,漸漸地人也多了起來,我每天也很有精氣神的去準備一些東西。
比如今天聊三國的事情,明天聊明朝的事情,今天聊諸葛亮,明天就去聊宋江了,真的挺有意思的,有人喜歡,認同我的觀點,有人不喜歡,反駁我的觀點,反正挺熱鬧的。
我也是真的喜歡這樣的方式,我現在每天都會收拾一下自己,然后去開直播,跟網友們聊天侃地的,真的很開心,感覺每一天都是充實的,心情也特別好,以前不愛拍照片,不會拍視頻的我甚至也開始拍這些東西了,學會了用手機,也學會了發視頻,漸漸地讓我對每一天的生活有了期待。
現在的我真的算是煥然一新了,也會收拾自己,也能夠和別人侃侃而談,順便還能聽一聽別人的生活,感覺每一天都很精彩。
所以我就說,這人到了晚年,如果是一個人了,生活雖然孤單,但也不能放棄生活的美好,而是要學會去取悅自己,有些時候嘗試新的東西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麻煩,太多的東西其實沒有那么難學,如果覺得難學,那就讓孩子們給自己弄好,但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的興趣。
找一個自己的興趣,與人打交道,這樣生活也就不孤單了,還能讓自己的精氣神變得更好,何樂而不為呢?
畢竟不斷地接受新事物,對新事物有新鮮感,是保持你的活力之一,你們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