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2025 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啦,這次文件聚焦深化農村改革,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為啥要改革?到底改啥?全國鄉村振興調研中心調研員來和大家一起嘮嘮。
先說說糧食安全,這可是重中之重。文件提出擴大糧食作物單產,提升實施規模,高產高效是關鍵。還制定基本農作物目錄,建立耕地種植用途監測體系。畢竟國際形勢復雜,糧食安全是命根子,耕地必須農用,糧田必須種糧,這是不可觸碰的紅線。比如說,以前對于什么算糧食,各地執行標準不太一樣,有些地方種油菜行不行都有爭議。現在有了目錄,農民就能清楚知道自家地塊能種啥,再加上政策支持,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就更高啦。
從更大層面看,文件提出啟動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讓經濟發達但耕地少的省份給種糧大省補償,不能讓種糧的兄弟吃虧。
再聊聊畜牧業。現在肉牛、奶牛養殖業面臨困境,牛肉價低,奶價低迷,養殖戶去年過得很難。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所研究員朱增勇說,主要是養殖成本太高,和國外比有差距。就拿我們和巴西對比,人家牧場廣袤、草原資源豐富,大豆和玉米產量高,飼料成本低。而我們草原資源有限,牛羊多是圈養,飼草成本占到肉牛生產成本的 75%。
站在養殖戶角度,牛肉價格連續兩年下跌,東北養殖戶半年前不舍得出欄,結果價格更低。肉牛養殖持續虧損,會影響肉產品自給率,一旦產業受沖擊,恢復起來很難。站在消費者角度,牛肉價格親民當然開心。所以,得找到平衡點,讓肉牛育種、飼草選育、養殖方式都升級。一方面,普通肉牛降成本提效益,像選育高營養、廉價的飼草,中國農科院培育的中天 2 號紫花苜蓿,葉片多,產量和蛋白都提升。另一方面,像黑龍江和牛走高端化、品牌化路線。
家人們,這些都和我們的飯碗息息相關。一號文件指出了痛點,也給出了思路。保障 14 億人吃飯還得吃好,保障農民利益,雖然難,但我們有信心。關于文件里深化改革的其他要點,咱們后續接著聊,大家有啥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