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衫女俠|文
財商俠客行|出品
圖片來源:網絡
如何找到牛市的主線?
美國頂級交易員馬克·米勒維尼提到過一個觀察角度,他說,
每輪牛市都是由一些領頭羊帶動的,當指數還在低谷中掙扎的時候,這些領頭羊已經開始不斷創新高。
很多領頭羊股票會在其行業中率先開始上漲,由行業帶動整個市場進入上漲周期。
當前A股的領頭羊,很明顯,就是AI和機器人。
01
兩大主線曝光
我們統計了今年以來全市場股票的表現,“領頭羊”特征相當明顯。
今年以來,已經有30只股票股價強勢翻倍,其中超半數的翻倍股與AI有關,4成左右是人形機器人概念,2025年A股兩大最強主線——AI與機器人,正在瘋狂搶鏡!
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今年市場中AI的強勢,但強到這種地步,確實有點意外。
AI與機器人相關指數也是一路領漲。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2/21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云計算、機器人100、科創AI、CS人工智等AI和機器人相關的指數年內累計漲幅均超過20%,領漲勢頭相當明顯。
這些指數相關的ETF選擇也很多,像云計算ETF(516510)這種聚焦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等這種聚焦在AI終端的產業應用的,還有像科創人工智能ETF(588730)、人工智能ETF(159819)等等涵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產業應用全產業鏈,今年都受到了市場的關注。
02
DeepSeek這把火有多旺?
大幅上漲的背后,是全球資本對中國資產的全面重估。
讓華爾街最為炸裂的,就是大摩(摩根士丹利)竟然改口了!
大摩過去很長時間內都對中國股票相當看空,即便是在“924”行情爆發的時候,很多外資機構紛紛唱多,大摩也沒有怎么動搖立場,只是在報告中表示“縮減了減持倉位”。
但上周大摩連發兩篇報告,將對中國資產的評級從“低配”上調至“中性”,讓市場大跌眼鏡。
他們將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目標點位從6970點上調至8600點,將恒生指數的目標點位從19400點上調至24000點,并維持對滬深300指數4200點的預測不變。
讓大摩改觀的主要有三點依據。
1?? 中國公司為提高股價所做的努力(包括回購)。
2?? 監管從“整頓到振興”的轉變,國內外環境改善。
3?? DeepSeek促使全球重估中國在科技變革中的國際地位,中國在全球的AI競爭中保持優勢。
大摩認為,中國股票市場最終迎來了結構性機制轉變,推動實現可持續的股本回報率和估值回升。并且,到目前為止外資流入非常低,主要機構投資者還處于低配,沒有顯著調倉,全球投資者的參與空間仍然很大。
高盛則表示,對沖基金以五個月來最快的速度買入了亞洲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的股票,目前亞洲是全球唯一一個對沖基金交易處于凈多頭而非凈空頭狀態的地區。
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在DeepSeek的引爆之下,全球AI投資的主戰場已經來到了中國,中國的AI和機器人兩大主線正在領漲全球。
03
AI和機器人還有多大空間?
強勢上漲之后,市場也面臨著分歧。
一方面,市場分化得特別厲害。
與AI、機器人相關的計算機、電子、機械、電新、通信這些板塊急劇升溫。
民生策略指出,這些行業的交易集中度已經達到2010年以來的最高值,而根據歷史經驗,階段交易集中度的回落,往往對應市場的調整或者震蕩。
另一方面,科創板、創業板相關的平值期權的隱含波動率也在逆勢上升。
民生策略指出,這說明當前市場對科創板、創業板更看好,情緒也更積極。
而根據“924”的經驗,如果接下來沒有更大的利好消息來刺激市場,等波動率降下來,市場還是會回到震蕩調整的狀態。
那么,AI和機器人這兩大最強主線是否存在進一步演繹的基礎呢?
先來看看全球的大趨勢。
最近,被稱為“女版巴菲特”的木頭姐(Cathie Wood)與其團隊ARK投資公司發布了《ARK Invest Big Ideas 2025》報告。
在業內,ARK的Big Ideas一直被視為科技股投資的風向標。
在今年這份報告中,ARK提出了5個技術創新平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就是其中兩大方向。
ARK將AI視為覆性領域技術融合的核心驅動力,并且大膽預測,到2030年,AI算力性價比將提升1000倍,堪比集成電路誕生以來64次性能“翻倍”的總和,這種巨大的飛躍也將給眾多領域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對于機器人,ARK指出,機器人技術或將掀起新一輪生產力革命,人形機器人的元年似乎也越來越臨近。
也就是說,在全球的大趨勢上,AI與機器人技術的融合正加速改變人類生活與工作方式,預示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
再來看看國內的情況。
過去三年全球AI投資火熱,可A股在這浪潮里一直是扮演著“跟班”。光模塊板塊因搭上英偉達產業鏈,實實在在收獲了超額收益。但其它板塊在炒作一通之后,基本都回到了起點。
但豆包、DeepSeek的橫空出世改變了這種境況。
2024年12月豆包達到接近5%的滲透率區間。
招商證券指出,5~10%是區分主題概念投資和賽道/產業趨勢投資的關鍵分水嶺,當一種產品、技術、模式滲透率超過5~10%,成為可被驗證的新產品、技術和商業模式,則很可能迎來滲透率的快速提升。
在A股的歷史上,2013年開始的移動互聯網,2016年開始的食品飲料,2020年開始的電動車,都是由于滲透率突破5-10%關鍵閾值,賽道迎來了主升浪。
招商證券指出,從本輪行情中AI板塊的超額收益幅度和超額收益持續時間來看,類似2013年的5月移動互聯網,2016年8月食品飲料,2020年12月電動車,后續可能超額收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和持續時間。
人形機器人更為被稱為“潛在兆億賽道”。
國內外熱點持續爆發,海外,特斯拉Optimus馬上就要量產了;國內,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發展勢頭超猛。
政策方面也十分給力,各大城市跟進出臺相關政策,并成立了多個產業聯盟和基金,僅2024年成立的產業基金總投資規模就達數百億元。
深圳近期也要發布人形機器人專項政策。
在2月23日深圳市政府的發布會上,深圳表示2025年將多渠道募集45億元資金,專項用于訓力、模型、語料、場景補貼、科技研發等,為初創企業使用算力提供最高60%的資助。
國信證券指出,人形機器人是有望超過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市場規模的兆億級賽道,有極大解放生產力和改善人類生活的應用潛力。
04
卡位最強主線,分享三個思路
如何卡位2025年這兩大最強主線,分享三個思路。
第一,選好投資工具。
對于科技賽道而言,選股的門檻比較高,通過指數基金進行布局還是對普通人更友好的投資方式。
目前A股相關的指數選擇很多。
AI投資上,全產業鏈布局的指數有科創AI指數(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CS人工智等。
比如,科創AI指數聚焦于AI產業鏈最核心的算力芯片和智能硬件環節。
隨著DeepSeek等中國AI企業的崛起,國內AI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含量顯著提升,科創人工智能指數的成份股集中度也明顯高于同類指數,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過70%,顯示出指數在AI核心環節的深度布局。
目前跟蹤該指數的有科創人工智能ETF(588730)等。
機器人賽道上,機器人100指數(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則聚焦AI硬件終端,專注布局我國機器人領域,包括機器人本體零部件、算法控制以及電池動力模塊等關鍵環節,前三大權重行業分別為機械設備、計算機和電力設備。
跟蹤該指數的ETF包括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等產品。
第二,做好資產配置。
科技股投資波動大,布局AI和機器人賽道,我們可以帶著“卡位”的思路,逢低買入,但一定注意要做好資產配置,不要盲目追高。
第三,關注重要交易時點。
投資的時候,也要關注一些關鍵的交易時點。
像每年春季,A股常有“春季躁動”行情,這時候AI和機器人板塊往往表現亮眼。
不過,隨著財報季來臨,大家就得小心了。比如有些公司打著“AI+”的幌子一路暴漲,一旦業績不達預期,股價可能就要面臨調整。
所謂“四月決斷”,正是我們觀察行情是否進一步接力的關鍵時點。
很厲害哦,全文都看完了呢!順手【點贊】【在看】,錢包跟著膨脹!
文中個股不作為投資建議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