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之前的計劃,理想i8會在2月27日正式官宣亮相。后得知小米‘雙Ultra’發布會也在27號,為感謝雷總@雷軍 在過往對我們的幫助,同時也避免外界的誤會,經和小米溝通后,我們選擇‘為發布會讓路’。”
許久沒有發微博的李想,今天為i8發了兩條內容。
這番“突襲”,讓理想汽車的港股股價快速拉升,最高漲幅達到15.91%,收盤時漲幅達到12.52%,幾乎回到了去年MEGA風波之后的股價最高點。
作為MEGA之后理想的第二款純電動車型,并且是經歷了去年MEGA風波,以及純電動產品整體推遲后的首款全新車型,理想i8的亮相必然備受關注。相比于這段時間流傳于互聯網的各種偽裝車諜照,i8最“出乎意料”的變化似乎是車尾造型的改變。而從“M”系列到“i”系列,理想對i系列車型定位的微妙變化,似乎也透露出理想在純電動SUV推遲發布的這一年時間里的思考和調整。
有意思的是,理想官方只發布了i8和“正前”和“正后”照片,外界最關注的側面造型沒有曝光。不過得益于兩張大小達到30MB,5700萬像素的高清圖片,我們還是可以觀察到i8很多細節設計。
藏在5000萬像素官圖里的細節
我們首先觀察正面照片,其詮釋了i系列的核心設計語言。
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是L系列和MEGA的融合。理想標志性的星環燈和MEGA一樣被放到了前風擋的下側,但加上了L系列的黃色示寬燈,同時前艙蓋的延伸長度要比MEGA更長,或許它的傾斜角度也會小于MEGA,使得側面的線條姿態更接近于傳統SUV而非MPV。
但從后視鏡布局位置以及前車門開啟位置判斷,i8應該會保留一個小的前三角窗,但不會像MEGA那樣向前延伸很多。
這種設計風格或許我們可以參考捷豹I-PACE,前風擋與前艙蓋構成了一個流暢、但不完全平面的造型,既可以滿足空氣動力學要求,同時也兼顧造型的美觀。其實包括特斯拉Model Y、奔馳EQE SUV等純電SUV,也都采用了類似的設計思路。
此外,i8的前艙蓋設計了兩條筋線,配合兩條延伸自車身的腰線構成了更加豐富的前臉層次感。
而透過前風擋玻璃,我們可以看到i8中控儀表臺的設計,應該會繼續延續L系列和MEGA的雙聯屏布局。事實上,從雙聯屏布局被眾多友商參考復制就可以看出,雙聯屏設計是在滿足副駕屏需求的基礎上,當下最優的設計選擇。
但i8的雙聯屏和儀表臺之間有巨大的弧線銜接,這和L系列、MEGA都不相同。如果說L系列和MEGA更像是在傳統儀表臺設計上疊加了一塊雙聯屏,那么i8似乎更加強調雙聯屏和整體儀表臺的融合,或許我們可以期待一下在雙聯屏基礎上,理想的設計師會有怎樣的創新。
此外,i8的激光雷達設計似乎更加小巧,車頂玻璃的分縫則和L系列、MEGA類似,應該也采用了相同的布局以方便放置后排屏幕。
而從圖上我們可以隱約看到后門把手,從其位置設計以及水切線條來看,i8應該還是采用了傳統的開門結構,而并非一些用戶所期待的側滑門。
我們將視角轉向車尾,這也是i8和此前網上流傳諜照差別最大的地方。
首先,最明顯的設計變化是保留了類似于L系列的傳統造型尾門,貫穿式燈帶構成了理想的家族設計風格。在保留了類似于L系列在燈帶上下的折線的同時,線條更加犀利,幅度也更加明顯,這會使得i8整體的造型更偏向于年輕化、運動化。
此外,車尾窗上方的兩顆攝像頭與MEGA類似,或許意味著i8同樣采用了流媒體后視鏡。
放大圖片,我們可以看到i8尾門的分線是和L系列類似的豎直下來,而不是MEGA的“L”型。MEGA將一部分“車頂”納入到尾門開啟的范圍,其實是考慮到如果開啟部分只有尾門的垂直部分,會導致后備箱截面高度過低,影響實用性。因此,我們可以反推出i8的設計意味著其車尾的線條下沉并不會像MEGA那樣夸張。
但如果對比L9,i8的尾窗面積更小,同時我們可以從圖片中看到更多的車頂,所以i8顯然還是保留了下沉式的圓弧形車頂設計,但整體會比MEGA柔和一些,更貼近于傳統用戶認知中的SUV設計。
此外,我們從圖片可以看出i8的側窗截面是延伸至D柱(尾門),并且上下窗線沒有閉合,這不同于L9側窗在尾門前閉合,以及MEGA的下窗線上揚與上窗線交匯的設計。類似的設計風格的確可以在蔚來ES8、ES6上找到,或許這也是一些網友認為i8的車尾設計與蔚來相似的原因所在。
但客觀來說,i8此處的線條設計和ES6、ES8的細節處理是不同的,另外如果設計師要選擇在這個位置隱藏D柱,這也是行業中慣用的設計方式,包括比亞迪唐、雷克薩斯RX等等車型,都是類似的處理方式。
相對應的,i8的水切線條采用了高亮黑色設計,類似于MEGA而不同于L系列,配合整體涂黑的A/B/C柱以及黑色車頂,使得整個車輛的“上半身”呈現更加一體化的視覺效果,當然這也是目前很多品牌都慣用的一種設計方式,也許算不上創新,但也不必扣上“抄襲”的帽子。
我們可以觀察MEGA、i8和L9的側面陰影輪廓,MEAG是“圓形的球“,L9有著明顯的一個階梯,而i8則介于兩者之間有一個小的轉折。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一下i8的側面輪廓,類似于捷豹I-PACE和特斯拉Model Y的流線型前車身,同時保留了形似MEGA的車頂流線,但高點與低點的高差會減小。而車尾部并不會像I-PACE和Model Y那樣傾斜,因為那樣既無法保證第三排的頭部空間,也不會采用傳統的尾門開啟方式。所以最終呈現出的,或許是偏向L系列的傳統SUV側面結構,但車身更低,前艙更短,融入獵裝車、旅行車的姿態。
車尾設計的修改,會很大程度緩解MEGA設計最大的爭議之處,也讓i8更加貼近傳統用戶認知中的SUV造型。其實這倒不是說MEGA的設計“失敗”,只是對于理想來說是一個更加務實、穩妥的選擇,畢竟相比于MEGA的旗艦定位,以i8為開端的i系列純電SUV的容錯空間更小,而在當下中國汽車市場的輿論環境下,“不頭鐵”的確是對理想來說贏面更大的選擇。
那輛“偽裝車”又是誰?
在2024年初,李想曾經透露要投放4款純電產品,包括最早上市的MEGA,以及隨后的M7/8/9,它們與“L”系一同構成了“4款增程電動和4款高壓純電”車型。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MEGA的不及預期使得純電產品線的發布整體被延后至2025年,而最終“M”系的命名改為了“i”系列,并且與L系列、MEGA并列,以純電SUV的定位成為理想3個完整車型矩陣之一。
李想在微博中解釋道:“增程SUV的‘L’代表‘Leading’,純電SUV的‘i’代表‘intelligence’。”而它們似乎又巧妙地組成了理想的“Li”字,以及“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
而這也解釋了,為何i8看上去既不是“小MEGA”,也不是“純電L9”,而是融合了雙方的設計語言,并且形成了獨特的創新設計。
如果按照理想曾經的規劃,那么在i8上面還會有i9,向下會有5座版本的i7,這似乎和諜照中同時出現的3款車型相匹配。但正如前文所分析,目前發布的i8和任何一款諜照中出現的車型都不完全相似,也不符合L系列對于“旗艦產品”的車牌照框位于尾門的設定。
當然,i系列也完全可以“自創”一套屬于自己的設計規則語言,但按照理想此前L系列的“套娃”式設計風格,似乎很難解釋前段時間大量在互聯網傳播的諜照設計。
會是理想的煙霧彈?
此前互聯網流程的偽裝車中,其實還有一款是牌照框位于下放保險杠上的產品,鑒于具體的拍攝時間不得而知,會有兩種可能:修改設計前的測試車,或者理想決定不“套娃”了。
因為此前曝光過的設計稿顯示,理想也規劃了一些“CUV”、“Saloon”產品,即類似于轎跑SUV的車型。盡管在純電計劃整體調整后,這些車型是否還存在不得而知,但至少沒有排除這種可能。
對于理想來說,在通過主流產品占據細分市場的同時,布局一些相對小眾的個性化產品,是也是有助于提升整體品牌溢價和產品溢價的,寶馬、奔馳這些傳統豪華品牌也是這樣做的。對于目標更遠期發展的理想來說,進行這類產品規劃也并非完全沒有可能。
大公司視點
早些時候,理想發布了800V純電SUV驅動電機投產的信息,透露其自研的碳化硅功率芯片完成裝機,自研自產的碳化硅功率模塊和新一代電驅總成在理想汽車蘇州半導體生產基地和常州電驅動生產基地下線,并且會陸續搭載于理想純電SUV車型。
盡管理想這次并沒有公布i8的具體技術細節,但參考以上信息,我們大概也可以了解到i8的一些性能指標。而且有了MEGA的技術鋪墊在前,理想純電SUV的性能參數肯定不會差。
而就在理想發布i8官圖不久之后,蔚來旗下樂道品牌也發布了L90的偽裝車官圖,相比于樂道L60“轎跑式”的車身姿態設計,L90反而回歸了傳統的SUV造型風格。其實這也說明,造型本身并無“定式”,符合車型定位和功能需求的同時結合創新與美學設計,才是最優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