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有效維護非公人士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化解基層矛盾,蓮花縣企業家愛心商會調解委員會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商會調解室實行“坐診式調解”服務,讓諸多案件實現朝調夕解定紛止爭,還為陷入困境的群眾帶來了及時雨,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2 月 24 日,蓮花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的商會調解室里,快速化解了一起道路交通案件,為陷入困境的群眾帶來了希望,也讓這里充滿了溫情。
朱某是湖上鄉的一位農民,文化程度不高,平日里靠務工維持生計,家庭經濟十分拮據。去年 4 月,朱某的妻子在騎電動車時與一輛自行車相撞,導致自行車車主受傷。今年 2 月 20 日,朱某收到法院傳票,原告自行車車主索賠 13 萬元。面對這一高額賠償訴求,文化水平有限且家境貧寒的朱某頓時陷入了極度焦慮之中,夜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擔憂與無助。
在忐忑不安中,朱某慕名來到蓮花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的商會調解室。調解員李建軍熱情接待了他,耐心傾聽其遭遇后迅速展開行動。李建軍不僅深入淺出地為朱某解答疑惑,普及交通事故賠償相關法律知識,還積極邀請縣司法局劉華雄副局長到現場,全面細致地分析案件情況,清晰闡述朱某應享有的權利和可能面臨的法律后果。在調解員的幫助下,朱某逐漸理清了思緒,緊鎖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來,原本懸著的心也落了地,終于能夠以相對輕松的心態去應對這場官司。
無獨有偶,2 月 23 日,54 歲的升坊鎮金某也來到商會調解室尋求幫助。金某反映其丈夫劉某因癌癥意外離世,彌留之際告知她,自己與荷塘鄉的賀某從事汽車貨運工作,賀某尚欠 2 萬元運費和工資未付,且有出工憑證為證。金某處理完丈夫后事后,與賀某理論,賀某卻堅稱運費和勞務費已全部支付,不存在欠賬行為。雙方發生爭吵,賀某見金某勢單力薄,并不理會她。
了解情況后,調解員迅速啟動應急方案,多方走訪,收集金某丈夫的出工原始記錄,仔細查看雙方交易的來往電子憑證。隨后,調解員找到賀某當面了解情況,賀某承認雇傭金某丈夫做工的事實,但堅稱工錢已全部結清。調解員費盡口舌,逐一拿出證據,最終,賀某接受了賬款未結清的事實,支付了 1.8 萬元工錢。金某興高采烈,連聲道謝。
商會進一步踐行新時代 “楓橋經驗” 運用公心調事、誠心商事、暖心和事的“三心調解法”,在縣法院長期派駐調解員參與訴前調解之外,自去年11月以來,每周一、三、五安排調解員在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商會調解室“坐診”為非公經濟人士快速化解矛盾糾紛。這一舉措不僅有效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還為陷入糾紛困境的職工送去了溫暖與幫助,成為了蓮花縣化解基層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司馬巖 李建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