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起,香港保險下架潮就正式開啟了,
比如安盛的「盛利」,6.8%保證預繳利率,3月31日停售,
而友邦、宏利、保誠的王牌產品也會在6月底發生變動,
屆時7月1日起投保的產品最高收益上限6.5%,我測算了一下,短期不明顯,長期收益差距高達上千萬。
因此,想要多元資產配置的讀者朋友們,現在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但我也發現,有的讀者是有這個打算,但礙于種種原因,比如沒有時間、身體原因、職業限制等,無法親自前往香港投保,
這就讓人很郁悶,因為香港法律規定,只有在香港簽署的保單才是合法保單,如果在內地簽署的就是“地下保單”,不受兩地法律保護。
但是,這并不代表你就不能擁有一張合法的香港保險保單了。
因為香港保單有個獨特的功能,可以更改投保人和被保人。
用大白話講,讓自己的父母、配偶或子女前往香港投保,回來后再改成自己的名字,
而操作流程也很簡單,只需要簽字填寫表格郵寄到香港保險公司即可。
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隔代投保
讓自己的爸媽或伴侶的爸媽去香港投保,他們作為投保人,自己的子女作為被保人,后期通過更改投保人,就能把保單轉移到自己名下。
順帶補充一下這種方法的其他優勢,
財產的定向傳承,祖輩想把財產給孫輩,走法律途徑比較復雜,通過保單的形式,省時省力,還能讓孫輩享受時間所帶來的復利收益。
避免家庭糾紛,祖輩與孫輩隔著子女,家庭成員較多可能會爭奪財產產生糾紛,保單較為溫和,不會影響家人的感情。
資產的有效隔離,婚姻可能不牢固,但保單卻是確定的,通過保單把財產傳給孫輩,也算是防患于未然了。
2、父母投保
讓自己的爸媽去香港投保一份儲蓄分紅險,
父母作為投保人和被保人,自己可以作為第二持有人和后備被保人(第二持有人不用赴港),
這種方法適用范圍較廣,比如我們之前也有公務員、國企之類的讀者,自己不方便出去,就讓自己的父母去買。
3、配偶投保
自己不方便去香港,也可以讓配偶去香港投保,也能輕松擁有一份香港保險。
4、子女投保(滿18歲)
讓成年的子女赴港投保,投保人和被保人均是子女自己,后期可以讓子女繼續持有保單,也可以轉給自己。
......
除了以上方法外,香港保險還支持設置第二持有人,而第二持有人不用本人赴港,也算擁有香港保單了。
……
好了,以上就是不用去香港,但也能合法持有香港保單的方法了,
很多人選擇香港儲蓄分紅險,不僅因為長期復利可達7%+,更看重其境外資產的屬性,分散單一人民幣資產風險,
但根據新規,港險預期收益即將下調至6.5%,而這可能是最后的黃金窗口期,
(ps:安盛「盛利」和國壽「傲瓏創富」截止時間是3月31日,其他產品是6月31日)
有配置需求的,可以和我約計劃書詳細了解,我的同名gzh: 胡胡的全球筆記,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私我,我都會幫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