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商平臺爭相以“低價”為錨點的今天,唯品會卻以另一種姿態(tài)被大家所記住,其2024年全年GMV2093億元,穿戴類商品占比升至75%,創(chuàng)歷史新高。另外,其SVIP活躍用戶數(shù)同比增16%,貢獻近半線上銷售額。
這組數(shù)據(jù)背后,不僅表明了在消費者心中“買衣服上唯品會”的心智得到加強,也在說明把好的產(chǎn)品賣到好的價格,并且提供好的服務,結(jié)果并不會比不顧質(zhì)量地追求低價差。
在“精致窮”與“反向消費”并行的Z世代背景下,唯品會的服裝銷售直指一個核心邏輯:年輕人既要品質(zhì),也要價格尊嚴。以斯凱奇為例,其原價599元的低幫運動鞋在唯品會僅需172元即可入手,相當于2.9折,直接擊穿消費者心理防線。
也因此,社交平臺上,出現(xiàn)了很多熱衷于在唯品會“撿漏”的年輕人,有撿漏2折波司登羽絨服的,有撿漏3.8折COACH托特包的,還有撿漏5.4折巴寶莉男士衛(wèi)衣的……
這背后就是唯品會主打的“品牌+折扣”的模式,通過精準選品與供應鏈效率
,將眾多大牌商品的價格打到了消費者的“舒適區(qū)”。唯品會的財報數(shù)據(jù)也印證了這一策略的有效:穿戴類商品GMV同比增長2%,占整體GMV的75%。這意味著,每4件售出商品中就有3件是服裝鞋帽。
消費者用錢包投票表明——“貴即好”的消費迷信已被打破。年輕人不再為品牌溢價買單,轉(zhuǎn)而追求“高配低價”的性價比平衡。
如果說性價比是唯品會的第一張王牌,那么服務則是其黏住用戶的終極武器。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SVIP活躍用戶數(shù)同比增長16%至880萬,貢獻了49%的線上銷售額。這一群體的活躍度與消費力,揭示了服裝零售的深層密碼:年輕人愿意為“確定性體驗”付費。
就拿深受消費者好評的退換貨服務來說,唯品會很早就拉著順豐搞起了上門退換貨服務,衣服尺碼不合適或是有質(zhì)量問題,只需要選擇換貨,順豐小哥就會帶著新衣服上門,連出門的功夫都省了。甚至有網(wǎng)友表示,自己都用了十幾年唯品會了,看中的正是唯品會的服務。
當“GMV崇拜”逐漸退潮,唯品會用實際行動揭示了零售行業(yè)的新思路:性價比是入場券,服務體驗才是護城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