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裔濤 現為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篆書、篆刻、刻字專業委員會委員,泰國格樂大學兼職教授。
1990年生,陜西省寧強縣人。
2013年獲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學士學位。
2016年獲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碩士學位,導師沈浩、沈樂平、張愛國教授。
2020年獲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導師楊濤先生。
首都師范大學“五四獎章”“青年標兵”獲得者。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項目、北京市文聯創作基金項目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和創作項目。
書法篆刻作品數十次參加全國展、省展、國際交流展等重大展覽并獲獎。多篇學術論文發表于《中國書法》《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等中文核心期刊。出版有《巍巍長城:胡裔濤書法集》等。作品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美術館、陸維釗書畫院等多家單位收藏。
跋凡玘精舍書跡(節選)
文/陳碩
我最初系統地觀覽的胡裔濤作品是他在高考期間積累下的數本印譜。雖然此時他還在模仿階段,但有數例已近似范本,加之印蛻數量頗為可觀,這使我感覺到其于奏刀運筆所求應不止于升學而已。必須說明的是,近年來杭州的書法培訓在發展壯大之際,亦有同質化的趨勢。如坊間稱的“國美三大件”——偽褚書《陰符經》、漢《禮器碑》與清吳熙載小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從業者將自己的所學徑自轉化為了培訓內容。其宣傳的“書法傳統”“美院傳統”,便不免成為“被發明的傳統”,致使許多人嚴重受制于此間養成的習慣。所以,有識者除勤奮學習外,還會有意識地于“同”中求“異”。于胡裔濤而言,他除了于治印上有高度投入,還熟記了容庚《金文編》,無怪乎其本科入學考試的篆書創作是以金文完成的。此中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任何人若進行此類自修,必定在習見范本之外投入相當多的訓練;第二,另辟蹊徑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特出者的喜好、勇氣和眼光,亦往往可以顯露光芒。
入校之后,我們都浸淫于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這一環境中。他在此階段的進步,充分說明既有的教學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不過,在當下高等藝術院校中求學,我們都難免會遇到學古與學今的問題。換言之,如何認識教師的授課與古代范本之間的關系?至少在本科一、二年級時,我們各自的書寫和審美多受到了任課教師的影響。但緊接著,以何種眼光與態度來審視這類影響,便基本決定了之后的發展方向。具體到胡裔濤的經歷,我以為以下兩者意義重大:
第一,他自本科一年級下學期便啟動了篆刻學習計劃,每日臨仿《故宮博物院藏古璽印選》《上海博物館藏印選》中的范本,歷時一年有余,他的奏刀手段由此得到了反復的錘煉。如彼時臨摹的“虎牙將軍章”等,幾可亂真。爾后對隋唐乃至北宋官印的采摭別開生面,使其技術得以觸類旁通。
第二,本科二年級時,他每日回到寢室,便系統臨摹黃庭堅的草書,同時進行密集地仿作。正如其涉隋唐官印之于古璽印,對黃庭堅草書的探究亦成為串聯其日常積累的關捩。其運筆的節奏感及布置方式都于此間進步顯著。
以胡裔濤為代表的書家,有意擺脫時人影響,以習見的傳統范本學習為主,而后選擇較冷僻的范本進行重點攻關,將之整合,最后帶動所涉諸領域的整體進步。由此,胡裔濤規避了三個危險的傾向:背離傳統、浸淫時人、毫無主見。
攻讀碩士、博士之后,胡裔濤的參考內容漸趨多樣,在楷書上有中古寫經,隸書上有秦簡、漢簡,行書上有楊維楨、八大山人,草書上有祝允明、“三筆三跡”等。陶文與若干裝飾因素的融入,使其篆刻于“印外求印”上亦大為拓展。由于在廣征博覽的同時并沒有偏廢對經典范本的深究,所以其作品并未因參加各類展賽的增多,而流為千人一面的“展覽體”。
(作者系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朱德《太行春感》
作者:胡裔濤
書體:隸書
尺寸:139cm×69cm
釋文:遠望春光鎮日陰,太行高聳氣森森。
忠肝不灑中原淚,壯志堅持北伐心。
百戰新師驚賊膽,三年苦斗獻吾身。
從來燕趙多豪杰,驅逐倭兒共一樽。
款識:朱德《太行春感》詩甲辰裔濤。
鈐印:胡裔濤(白文)
彩云仍舊現滇南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全國書法名家朱德元帥、葉劍英元帥詩抄作品展
指導單位
云南省文物局
中共昆明市委統戰部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中共昆明市委黨史研究室
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
云南省圖書館 昆明市博物館
學術支持
浙江省書法研究會 《中國篆刻》
支持單位
朱德故居管理局 古田會議紀念館
上海韓天衡美術館
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
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
云南民族藝術研究院 云南革命軍事館
云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
云南省人大服務中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云南省昆明警備區
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
機構支持
齊廬畫會 西湖畫會 三星堆詩書畫院
鳴謝單位
云南省博物館
展覽顧問
韓天衡 何應輝 鮑賢倫 孫慰祖
學術主持
劉新德 金心明
文學統籌
曹曉宏
總策劃
杜 拉
策展 人
劉德武 張 震
策展助理
念繼新
展覽協調
班 文 李建坤
展覽統籌
張文清 楊丹堯
展陳設計
邱 燁 方世秋
視覺設計
王昕蕾
展覽執行
鄒興梅 張玲玲 唐友軍 朱 曉
宣傳推廣
張 穎 劉堂建 張學聰
作品釋文
熊廷獻 劉慶飛 朱青玉 廉文杰
行政事務
李麗娜 馬 晨 張 穎 朱曉娟 梁甦君
公共教育
李安妮 曹楚坤 謝 瑞 張 睿 李 珊 王亞楠
趙凌瀟 張啟文 張瑋皓 王銓銳 朱翠紅 楊 楠
劉昊諺
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參觀需提前使用小程序預約。
圖文編輯:杜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