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壓制我國的PL-15推出的AIM-260A,被軍事博主像素級的對比,發現長度約為4.3米,而F-22的彈倉3.9米,F-35彈倉3.7米,只能外掛掛載,要不就給F/A-18、F-16掛載。這還怎么跟殲-20、殲-35打?
根據軍事博主,根據美國發布的資料,按比例計算,AIM-120是1031像素,等比例的AIM-260A則是1231像素。
AIM-120長度是3.65米(12英尺),包括AIM-120C、AIM-120D也都是3.65米。
F-22的主彈倉長3.9米,寬1.5-2米,深0.5米,內置AIM-120系列是沒問題的,但是AIM-260A是真裝不下。
F-35的主彈倉長3.7米,深0.5米,幾乎就是為AIM-120系列量身定制的。
洛馬的AIM-260系列遠程空空導彈,是針對我國的PL-15研發的,根據名稱可以得知設計射程超過260公里。
這款從2017年開始研發的AIM-260,是在AIM-120D列裝2年后開始的。
因為AIM-120D的實際參數不像美國標稱的使用了雙脈沖發動機,因而露餡。
2008年,網上開始傳一份AIM-120D的技術白皮書,后來證實這是一次“戰略欺騙”,因為這份技術白皮書顯示,AIM-120D使用了雙脈沖火箭發動機,射程200公里以上,還有氮化鎵雷達,各種參數,把我們的科研人員看的心慌慌:怎么追都追不上,怎么辦?
要知道,空空導彈200公里的射程,無論什么戰機面對美國的,誰都別想活。
接下來的幾年,我們是埋頭苦干,AIM-120D有的東西,我們得有,它沒有的,我們得想辦法有。
于是,我們吭哧吭哧,于2016年把PL-15研發出來了。2016年,殲-11B掛載的不明導彈,據推測是PL-15。
2017年,洛馬宣布開始研制AIM-260A,各項性能指標都超過PL-15。以洛馬的實力,當時規劃2021年測試,2022年列裝。
2018年11月11日,我們直接在航展上展示了PL-15,殲-20直接打開了彈倉。射程超過200公里,可能達到300公里,雙向數據量,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反正AIM-120D 技術白皮書里有的,我們都有了,技術白皮書里沒有的,我們也有。
這段時間,美國就看看,一直不說話。
2022年,AIM-120D沒有雙脈沖發動機,射程不到160公里被曝光,盡管美國官方沒有證實。同時,AIM-260也沒有了消息。
更要命的是,2023年8月11日,央視公布了PL-15的生產車間。這就有點砂仁豬心了!
從2016年到2025年,這可是10年啊!美國一直沒有能夠壓制PL-15的遠程空空導彈。
直到2025年2月26日,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海軍已經在談論AIM-260A,盡管只是在PPT上。
本來想再一次充大,結果軍事博主拿著所謂“內部會議PPT”,按照比例計算出了AIM-260A的長度,比AIM-120D長了19.4%。
本來,F-22和F-35掛載AIM-120就勉勉強強,這再長這么多,內置彈倉根本就掛載不了了。
難道讓F-22、F-35上陣就野獸模式,外掛AIM-260A?或者干脆用F-16、F/A-18掛著AIM-260A來跟殲-20打?
問題是,PL-15之后有PL-17,PL-17之后有PL-21,美國想怎么追?
從歷史經驗看,凡是被中國追上的行業,美西方沒有重新追回去的可能性。
再說了,畢竟AIM-260A,還在PPT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