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明確指出,要推動智算中心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旨在通過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將綠色電力轉換為綠色算力,促進算力與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高性能計算(HPC)與綠色發展的結合成為科研創新的關鍵。高校作為科研前沿,其競爭力日益依賴高性能計算的綠色升級。面對環保與科研的雙重挑戰,聯想憑借創新的海神液冷技術,為高校科研提供綠色高效的計算解決方案,鋪設了一條智慧、生態友好的發展路徑。
千帆競發迎晨曦,破浪前行鑄輝煌。當前,聯想正攜手多所高校,共同在科研綠色發展的征途上鑄就新的輝煌篇章。
01
北京大學:高性能計算平臺驅動科研創新與發展
長期以來,聯想HPC高度重視與國內外頂尖高校的協作。早在多年前,聯想就著手與北京大學攜手建設高性能計算平臺“未名生科一號”及“未名一號”。
平臺采用聯想深騰X8810系統,并配置聯想數據中心采用的英特爾?至強?鉑金處理器,為各學科領域提供大規模數據處理和大規模科學計算的支持。
平臺自正式投入運行以來,累計為北大99個院系的5000余名師生用戶提供了計算服務,支撐科研項目超過545個,支持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1600多篇,其中絕大多數為SCI一區或學科頂級會議論文,包括17篇Nature、7篇PNAS、35篇JACS、18篇PRL和100多篇Nature子刊。成果分布于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科、工學、醫學、藥學、地學、大氣、材料等10余個學科領域。
02
上海交通大學:思源一號打造高校算力巔峰
經過上海交通大學高性能計算中心的門口,你會留意到墻上的一段文字: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期以此科學計算中心,聚智慧之力,惠科研教育,饗創新之師,助進步富強!以科技服務于國家的創新、進步與富強,是“思源一號”的使命,也是上海交大校友們代代傳承的精神追求。
步入中心內部,“思源一號”以強大的技術配置引人注目。它基于聯想ThinkSystem服務器和聯想DSS分布式存儲,采用聯想自研的海神溫水水冷技術,并搭載新款CPU和GPU協處理器,通過異構算力設計,最大化滿足多樣化的科學計算和AI計算需求,幫助科學家攻克更復雜、更前沿的創新基礎研究。
03
南京大學:高性能計算引領學術新高峰
南京大學高性能計算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來,便是國內高校超算領域的先驅。早在2000年,南京大學便已開始部署首臺高性能計算機,并歷經多次擴建。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校內師生對高性能計算的需求急劇上升,計算資源存在顯著的缺口。
南京大學高性能計算中心引入聯想高性能服務解決方案,有效拓寬算力應用場景,同步采用第四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增強內置加速性能,為南京大學的科研與教學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其中,物理學院師生依托高性能計算中心研究了行星內部高壓下的新材料,大幅提高了研究效率,相關成果已在Nature、Physics、PRX、NSR等國際一流學術刊物發表。目前,南大高性能計算中心已經助力產出一批杰出科研成果,覆蓋流體力學模擬、系統仿真、中大尺度氣象模式模擬等多個領域。
04
華南理工大學:液冷技術引領綠色AI算力
在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無機系,師生們正致力于“新型高熵超高溫陶瓷材料”的研究,面臨復雜形成過程與結構模擬的高算力需求。
為此,學校攜手聯想,借助ThinkSystem服務器與海神溫水水冷技術,并在數據中心配備英特爾? 至強? 6處理器,構建了高性能算力平臺。
這一舉措不僅將數據中心的PUE值降至1.1,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年節省電力和碳排放超40%以上,還積極響應了國家綠色發展戰略。聯想的技術專家團隊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華南理工大學科研教學邁上新臺階,成為高校科學計算平臺建設的典范。
05
北京郵電大學:溫水水冷支撐綠色科研
雙碳戰略下,高性能計算已成為高校科研未來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北京郵電大學超算中心作為學校重要的科研支撐,項目建設總體規模龐大,對整體集群節能、環保、系統穩定性要求非常嚴格,對GPU計算能力也提出較高要求。
為此,聯想提供了一套超前的溫水水冷+AI高性能計算系統,極大提升了數據中心的能源效率,降低了總體擁有成本(TCO),踐行綠色環保理念的同時有效控制了運營成本。
項目建成后,該超算中心為科研、教學活動以及未來可能納入服務范圍的周邊院校提供高性能計算、云計算、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等多種綜合性服務。此外,它還能充分滿足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中心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科學計算需求。
06
武漢理工大學:液冷高性能計算助力雙一流建設
另一片學術熱土上,武漢理工大學也在積極行動,以滿足多院系高性能計算需求為目標,引入了聯想的HPC解決方案。
該系統采用溫水冷卻服務器,結合大容量存儲與并行文件系統,實現數據高效管理,PUE降至1.2以下。
此平臺集中化、規范化、規模化超算應用,促進材料科學、船舶工程等多領域科研創新與AI發展,提升數據處理與訓練速度,助力新理論、新技術研發。同時,有力支撐科研項目開展,推動“雙一流”建設,助力申請更多重大科研項目,構建特色超算應用生態系統,引領高校高性能計算平臺發展。
07
浙江大學超重力實驗室:溫水水冷技術驅動科研創新與智慧管理
在多所高校的成功實踐之外,浙大超重力實驗室的項目,同樣見證了高性能計算與綠色技術的深度融合。
浙大超重力實驗室作為浙江首個國家科技基礎項目,采用了聯想的HPC、私有云及專業服務方案,并通過聯想海神液冷技術,打造一套性能提升25%、碳排降低70%的綠色數據中心。
通過整合聯想技術與自身需求,浙大超重力實驗室強化了科研創新能力,提升了設施與園區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構建超重力試驗、常重力模型試驗、重大工程遠程監測和多尺度數值分析科研大數據,研發數據驅動的智能算法,深度融合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為實現超重力科學目標、解決多學科工程和技術問題提供新途徑。
聯想問天的海神液冷技術,憑借在超過七萬節點液冷服務器集群交付項目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已在國內外眾多高校實現了多種應用場景的廣泛部署,滿足科研教學過程中的多樣化計算需求,也為數據中心向綠色低碳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北京大學的生命科學到上海交通大學的高性能計算,再到南京大學的材料科學與華南理工大學的智能制造,以及浙大超重力實驗室的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均閃耀著智慧之光,屢創科研佳績。
展望未來,聯想將堅守綠色創新之道,不斷推陳出新,為中國科研創新與產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共創“星河滾燙,科研長青”的璀璨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