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絕大多數擬北交所上市企業會選擇在完成上市輔導后的第一時間就迅速向監管層遞交正式上市的申請。然而,如今眼看上市輔導驗收函有效期即將失效,僅余兩個多月時間,網進科技卻遲遲未能向北交所提交其此次闖關上市的申報材料。
本文由叩叩財經(ID:koukouipo)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趙 擎@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早在2024年5月24日便通過江蘇證監會對其上市輔導工作的驗收,并獲得上市輔導工作驗收函后,近十個月過去了,江蘇網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網進科技”)的A股上市的步伐卻不知不覺陷入了“停滯”之中。
絕大多數擬北交所上市企業會選擇在完成上市輔導后的第一時間就迅速向監管層遞交正式上市的申請。
然而,如今眼看上市輔導驗收函有效期即將失效,僅余兩個多月時間,網進科技卻遲遲未能向北交所提交其此次闖關上市的申報材料。
眾所周知,國內企業欲A股上市,上市前的輔導流程必不可少,申報上市的必要前提,便是需完成所在區域證監局對其上市輔導的驗收并獲得上市輔導驗收工作完成函。
根據證監會最新修訂并實施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監管規定》(下稱《上市輔導規定》)明文指出,上市輔導的驗收工作完成函有效期為十二個月,“輔導對象未在驗收工作完成函有效期內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申請的,需要重新履行輔導及輔導驗收程序。”
也即是說,如果網進科技在2025年5月23日之前未能順利向北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并獲得受理,那么其就意味著需要重新進行又一次的上市輔導。
這已經是網進科技在近四年多的時間里第三次試圖闖關A股上市了。
但凡對A股IPO環節有所關注的人應該對網進科技的名字并不陌生。作為注冊制下創業板IPO遭否第一例,網進科技資本化的一舉一動自然很難不引人矚目。
早在2020年6月29日,創業板注冊制揭幕伊始,欲借政策改革東風實現上市美夢的網進科技便迫不及待地向深交所遞交了創業板的IPO申請。
誰料想,在四個多月后的2020年11月11日召開的創業板上市委2020年第44次審議會議上,網進科技的上市申請意外遭到了否決,被上市委員們認為其“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在網進科技IPO該次遭到否決之前,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之下還尚未有被上市委員們投出“否決”票的企業。
也正是這次慘痛而屈辱的經歷,讓網進科技的名字也以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之下遭到上市委否決首例的身份鑲嵌進了A股IPO改革的史載中。
從哪里跌倒,就越想從哪里爬起來。
經過痛定思痛的反思后,2022年9月,網進科技又計劃再次闖關A股并正式重啟了創業板上市部署。
但遺憾的是,在半年之后的2023年3月,這一次連上會的機會都未獲得之時,網進科技便以主動撤回上市材料的方式終止了第二次創業板IPO的繼續推進。
對于第二次繼續劍指創業板上市卻終遭鎩羽的結果,曾有接近于網進科技的有關人士向叩叩財經解釋稱是,一方面因其該次IPO的保薦機構華金證券在審核過程中因其他事項受到了暫停相關業務的處罰,另一方面,網進科技也了解到北交所此時即將推出直聯審核等重大利好政策,于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適時調整了資本市場上市計劃。
于是也便引出了網進科技此番的第三次闖關A股并轉道北交所的序幕。
在2023年3月宣布第二次申報創業板上市失敗后,網進科技便緊鑼密鼓地開啟了北交所上市的一系列鋪墊。
2023年6月初,網進科技向股轉中心遞交掛牌轉讓申請,并在2023年7月13日正式登陸新三板。
2023年8月15日,剛剛在新三板掛牌交易滿月之時,網進科技便與長江證券簽訂了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輔導協議,同年8月25日,江蘇證監局也正式受理了其上市輔導的備案材料,由此,網進科技第三次進入了上市前的輔導階段。
2024年3月15日,網進科技被調入新三板創新層。
三天后的2024年3月18日,長江證券迅速向江蘇證監局提交了網進科技上市輔導完結的相關情況報告,申請監管層的最終驗收。
直到2024年5月24日,歷經2個多月的驗收后,網進科技北交所的上市輔導總算正式完成。
可見,雖然已經有了前兩次闖關A股IPO的經歷,自然也經歷了多次上市前的輔導,但此番劍指北交所上市,前前后后,網進科技還是足足用了9個月時間才獲得了江蘇證監局下發的輔導工作驗收函。
在這家頂著“注冊制下創業板遭否第一股”頭銜的企業開啟其北交所的上市計劃之時,叩叩財經也對這家“特殊”的A股“上市困難戶”資本化的進展進行了跟蹤報道(詳見叩叩財經相關報道《注冊制下創業板IPO遭否第一股三闖A股箭在弦上!轉道北交所便遭開局不順的網進科技能否終圓上市夢?》)。
在網進科技即將完成該次北交所上市輔導之時的2024年5月,就有接近于網進科技的有關人士向叩叩財經透露稱,“不出意外的話,預計能在2024年7月前后,也就是網進科技掛牌新三板滿一周年之際正式進入北交所的上市審核階段。”
同時,叩叩財經也獲得了一份網進科技在彼時剛剛確定的北交所上市融資計劃細節:其計劃在北交所發行不超過1933.3萬股,募集到了這3.46億資金中,將分別用于投向“數字化應用平臺升級及營銷體系提升”和“研發創新中心建設”等兩大項目,此外,還將有4000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前兩次IPO在分別遭受了“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的挫敗后,重新梳理完企業管理架構,再易保薦機構,并退而且其次選擇上市門檻更為“包容”的北交所,網進科技顯然對此番A股上市的計劃抱有必勝的決心。
不出意外的意外還是發生了。
2024年7月,在網進科技新三板掛牌一周年之際,它的名字未能成功出現在北交所上市申請受理的名單中。
而按照網進科技在2023年7月13日新三板掛牌時公布的北交所公開發行上市計劃稱,其“預計在公司完成掛牌后 18 個月內向北京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
2025年1月13日,網進科技在新三板掛牌交易時滿18個月,其依舊未能向北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只是在一個禮拜后的2025年2月20日,網進科技以一份北交所上市不確定性的風險提示公告直言“公司存在申報上市進度不確定的風險”,從而也變相承認北交所上市受阻。
如今留給網進科技提交北交所上市申請的時間窗口越來越窄,到底是何“意外”驚擾了網進科技多年的上市夢?
1)業績遭遇爆雷
“如果網進科技的實際控制人認定的問題和歷史股權轉讓的一些糾葛的清理能夠得到監管層的認可,那么網進科技此次北交所上市的成功還是有很大希望的。”在2024年5月,網進科技即將完成此次北交所上市輔導之前,另一位曾與網進科技有過合作的中介機構人士向叩叩財經表示,三年多前,網進科技首次闖關創業板之所以遭到否決就是源于這一“硬傷”。
不過上述中介機構人士也向叩叩財經補充稱,除此之外,網進科技近幾年業績的持續性和內控的完備性,也可能成為影響其此次上市結果的變數。
果不其然,一語成讖。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為了實現A股上市的目標,網進科技及其相關的中介輔導機構都將網進科技實際控制人認定問題和歷史股權轉讓的一些糾葛的清理作為工作的重點。
在三年多前這場決定著網進科技上市命運并將其載入A股發行審核改革史冊的上市委審議會議上,上市委員們曾向網進科技提出了三大主要問詢,其中前兩大問題皆涉及到斯時網進科技實控人的認定和股份權屬是否清晰。
“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審議認為,你公司未能充分、準確披露相關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及其資金往來和納稅情況、認定實際控制人的理由、實際控制人所持你公司的股份權屬是否清晰、文商旅集團僅作為財務投資人的合理性等,不符合《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六條、第十二條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以下簡稱《審核規則》)第十五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這是2020年11月11日,網進科技IPO首次闖關創業板上市委會議遭到否決后,深交所給出的理由。
“相關股權的權屬問題,也是此次網進科技進行北交所上市輔導的工作重點,在長江證券對網進科技進行的新一輪輔導工作中,其通過股東訪談及股東調查函、查閱股東相關資金流水、查閱有關方面出具的確認文件等方式,進一步梳理規范了公司的歷次股權轉讓事項,但因該事件的特殊性,究竟能否得到北交所的認可,也是該次網進科技上市的一大需要攻克的難點。”上述中介機構人士曾向叩叩財經表示。
然而,就在相關股權權屬問題的整改還未經北交所“驗證”之前,網進科技的業績問題便“提前”引發了“意外”的爆雷——這也或是網進科技此次北交所上市進程“停滯”的關鍵。
在2023年之前的幾年中,網進科技的營收狀況可謂持續穩健。
公開數據顯示,在2020年至2022年間,網進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3.29億、5.04億和5.58億,對應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210.13萬、5317.95萬和5769萬。
雖然2023年,網進科技凈利潤出現了超過10%的下滑,其當期扣非凈利潤最后僅錄得5368.3萬,但好在營業收入繼續保持著增長態勢,達到了6.13億。
如果網進科技的基本面能繼續保持2020年至2023年間的穩定局面,在創業板提高盈利門檻的新規之下,其雖難以滿足創業板的上市標準,但超越北交所的基本門檻還是并非難事。
但時間進入2024年之后,“輪回”的怪圈又在網進科技身上上演了。
所謂“輪回”,即是網進科技在2020年時就曾遭遇過業績的“異常”波動。
早在2017年至2019年間,網進科技分別錄得營業收入為2.73億、3.89億和4.36億,對應的扣非凈利潤也實現了逐年的持續增長,分別為3457.5萬、5476.42萬和6162.51萬。
2020年11月,首次闖關創業板上市正到關鍵期的網進科技,曾向深交所提交了一份2020年的業績預測,其稱預測2020年的營業收入將達到4.67億同比增長7.21%,扣非凈利潤約為6467.66萬元,同比增長5.10%。
直到兩年后,首次上市失敗的網進科技再次啟動創業板上市的步履時,外界才驚愕得知,網進科技2020年的業績不僅與其當年提交給監管層的預測數據相差甚遠,甚至與2019年相比,下滑幅度遠超了監管層對上市企業業績“變臉”的界定。
據2022年9月2日欲二次闖關創業板上市的網進科技遞交給深交所的IPO申報材料顯示,2020年,網進科技經審計的營業收入僅為3.29億,較其早前的預測數據足足減少了1.38億之巨,而扣非凈利潤則僅為2210.13萬,同比2019年下滑超過64%,僅完成其預測數的三成左右。
2024年上半年中,網進科技遭遇到的業績斷崖式下滑更遠勝于2020年時的“變臉”。
據叩叩財經獲得的一份網進科技2024年中報顯示,在2024年1-6月,其僅錄得營業收入1.45億,同比2023年上半年近3億的營收下滑達到了51.34%,而對應的同期扣非凈利潤,僅不足152.3萬,同比下滑幅度達到了驚人的94.13%。
按照上述數據,網進科技顯然是暫時已不滿足北交所上市申報的條件了——將被認定對發行人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據北交所2024年8月底發布的《北京證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業務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明確指出,“發行人最近一年(期)經營業績指標較上一年(期)下滑幅度超過50%的,如無充分相反證據或其他特殊原因,一般應認定對發行人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目前還不能下定義說網進科技北交所上市已經失敗,最終結果可能還要等到其2024年年報數據的出爐。如果出現了‘奇跡’,網進科技業績在2024年下半年中出現了大幅增長,那么其可能還趕得及在2025年5月23日,也就是其上市輔導驗收函有效期到期前向北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滬上一家大型券商的資深保薦代表人告訴叩叩財經。
2)上市開局不順的網進科技和他的“難兄難弟”們
俗話說事不過三。
這句話在網進科技身上,卻并未得到應驗,相反,在經歷了前兩次深交所創業板IPO的失敗后,此次北交所上市開局之時,網進科技此次“坎坷”的資本之旅就曾有過“開局不順”的征兆。
據叩叩財經獲悉,即將第三次闖關A股上市的網進科技,在即將開啟北交所上市之旅之前,還遭遇了一個大不大小的“插曲”。
2023年8月15日,網進科技已與長江證券正式簽署了北交所上市輔導協議,對于已在新三板掛牌的網進科技而言,應及時按照公眾公司的信息披露監管要求對相關事項進行披露。
但直到2023年8月21日,相關公告才以補充聲明的方式姍姍來遲。
網進科技也承認是“因公司內部信息溝通疏忽導致公告未能及時披露”,并表示“將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信息披露工作的管理,提升公司規范運作水平,確保公司信息披露的準確和及時”。
不過,網進科技也并非近期在上市輔導驗收批文有效期將至卻遲遲難以提交上市申請的獨例。
同樣正在尋求北交所上市的瑞能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能半導”)即是網進科技的“難兄難弟”。
或許與網進科技相比,瑞能半導所面臨的上市“緊迫性”更甚。
瑞能半導是于2023 年 7 月 10 日與西南證券正式簽署了北交所上市輔導的相關協議,并于同年7月14日獲得江西證監局的備案。
2024 年 4 月 10 日,經過了十個月的上市輔導,瑞能半導在西南證券的輔導下已通過江西證監局的輔導驗收,并于當日獲得了上市輔導驗收工作完成函。
然上市輔導驗收完成函的有限期如今僅剩下1個多月時間,瑞能半導也遲遲未能向北交所提交其上市申請。
和網進科技一樣,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瑞能半導的業績遭遇了持續性的大幅下滑。
在2023年中,瑞能半導的扣非凈利潤已經出現了同比超過30%的較大幅度下滑,原本利潤規模達1.2億的瑞能半導,在2023年中僅錄得8676.7萬元。
2024年上半年,瑞能半年的經營狀況不僅未有改善,反而與網進科技一樣,因下滑幅度過大而觸及到了北交所對擬上市企業“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認定紅線。
據瑞能半導2024年中報顯示,其當期營收約為3.74億,同比下滑9.43%,而對應的扣非凈利潤僅有1957.04萬,同比下滑近63.9%。
除了眼看在上市輔導驗收工作函的有效期內遲遲難以遞交上市申請的企業,亦還有多家企業雖在完成上市輔導后第一時間就向北交所申報上市的,但已過去數月,卻遲遲未獲正式受理。
據叩叩財經獲悉,截至目前至少還有4家在2024年底已經提交上市申請的企業至今未獲得北交所的受理,分別為廣西雙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無錫卓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金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新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詳見叩叩財經相關報道《凈利潤規模破億,上市申請卡殼近兩月卻仍未被受理,曾被“九鼎系”重點押寶的雙英集團北交所闖關緣何開局不順?》)。
在北交所于2024年最新發布并實施的《北京證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審核規則》(下稱《北交所上市審核規則》)中,其第十二條明確指出,北交所將在收到企業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后的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按照上述規定,這批于2024年底便提交北交所上市申報卻至今未獲受理的企業都已經明顯超期。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上述企業申報北交所上市的失敗。
按照《北交所上市審核規則》,在五個工作日內未被受理的企業,尚有補正上市申請材料的機會,“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不齊備的,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事項。發行人應當予以補正,補正時限最長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多次補正的,補正時間累計計算。發行人在三十個工作日內提交補正文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延期補正文件的書面申請,并說明理由;經本所認可的,可適當延期。”
這些北交所上市剛邁出第一步便“受挫”的“難兄難弟”們,誰會成功突圍成為幸運兒被北交所受理從而順利受審?誰又會飲恨鎩羽揮別A股闖關路?叩叩財經也將繼續關注。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