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舒說事(311)有時1到10的創新反而是推動社會進步更偉大的動力
Deepseek大模型是1到10的創新不是0到1
——創新不能被計劃但是能夠預判和通過試錯找到突破口
Deep Seek r1在2025年1月20日發布后,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極大推崇,尤其是國外巨頭包括英偉達、AMD、微軟、亞馬遜、英特爾等也已經接入deepseek。但是不能盲目吹捧deep seek,它既不是0到1的源頭創新,也不是當年國產門戶網站抄美國作業的產物。
應該說OPEN AI才是源頭創新,deep seek是跟著OPEN AI成功的方向發展起來的,只是OPEN AI有一些致命的弱點沒有克服,比如OPEN AI是閉源路線,看似可以形成閉環收回投資,實際上限制了整個行業的繁榮與發展,另外OPEN AI依靠巨額資金大量購買英偉達顯卡走海量算力的技術路線,也是讓中小人工智能廠家望而卻步,導致行業生態發展緩慢。
Deepseek對大模型帶來的技術進步具有里程碑意義,很可能就是當年瓦特對蒸汽機的顛覆性改進,所以才會引起全世界的轟動效應。比如:開源戰略、高效率低成本的訓練效率、混合專家與蒸餾技術的應用等,使得deep seek后來居上,一舉登上與OPEN AI并駕齊驅的技術水平,而且deep seek的影響力很可能會趕上OPEN AI。
盡管法拉第早在1831年就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出現提供了理論基礎,但直到半個世紀后愛迪生發明了耐用便宜的電燈并建立了穩定輸出電能的珍珠街電站,人類世界才整體性的進入了電氣時代。DeepSeek的獨特技術方案,可能標志著人工智能真正具備了走進千家萬戶、改變各行各業的能力。
所以,絕對不要被某些媒體誤導了了,總以為0到1才可能產生偉大的創新,實際上許多偉大的創新都是1到10 的技術革新或技術顛覆,比如圖靈發明了計算機,但是只有在馮諾依曼改進了計算機后,才對整個產業帶來了質的飛躍。
計算機在英國播種開花,卻在美國結生根果實,這也是很正常的社會現象。我們祖先發明了火藥,但是近代和現代軍事強國卻是英國和美國。所以盡管deep seek不是顛覆性的源頭創新,同樣具有潛力成為劃時代的技術創新,對此我們期待著中國的“瓦特”登上世界舞臺!
2025-3-4
參考文章
為什么deepseek沒有誕生在頂尖科研機構和大公司? https://mp.weixin.qq.com/s/JVBjPS1aw-6vpO_-ALRO_Q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