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熙寧女士,1967年生于四川瀘州,當代布藝貼畫藝術開拓者,復合型藝術創作名家。現為山東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會員,山東水彩畫院高級畫師,山東技師學院特聘講師。以獨創的絲綢邊料立體貼畫藝術聞名業界,作品涵蓋布藝裝置、國畫、水彩等多重領域,被譽為"經緯間的丹青圣手 新東方美學生態構建者"。
【藝術成就】
1989年自浙江理工大學畢業后,在山東省絲綢研究所工作期間開創性提出"絲綢余料藝術化再生"理念。通過十余次深入云貴川地區的民間考察,將蠟染、扎染、刺繡等28項非遺技藝創造性轉化為現代布藝貼畫語言,創作出《絲路花語》系列旅游產品,受到旅游界廣泛歡好評。
2006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深造,在程大利、祝君波、呂品田、杜廼松、常素霞等名師指導下,形成跨越紡織設計、傳統繪畫、裝置藝術的三維創作體系。
2008年加入山東水彩畫院后,創新性將水墨暈染技法與布藝拼貼結合,代表作《絲韻江南》被評價為"紡織材料的水墨詩篇"。
2013年后專修國畫,先后師從尹作民、張寶珠、劉傳軍等國畫名師,逐漸形成了唯美清爽的藝術風格,清透的設色層次,清新而靈動;清雅的意境表達,將觀者帶入一個寧靜、悠遠的藝術世界,心靈得到滋養與慰藉;清健的筆法體系,賦予了作品力量與質感,畫面既有柔美之態,又不失剛健之骨。
【水墨革新】
開創"生態水墨"新范式,以紡織藝術反哺傳統丹青。作品呈現"三清三境"美學特征——清透的設色層次、清雅的意境表達、清健的筆法體系,在絹帛與宣紙間架起跨媒介對話通道。尤擅以絲綢余料的天然肌理模擬山水皴法,實現"布紋入畫"的創造性轉化。
【藝術宣言】
"在梭子與毛筆的共振中,我觸摸到了華夏美學的DNA。每一寸被遺棄的織物,都是未完成的山水長卷。"
開創國畫新風尚,讓人們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尋得一片心靈的寧靜與慰藉,感受到藝術對心靈的滋養與升華。繼續書寫國畫藝術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