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我站在醫院的走廊里,手里攥著那張乳腺癌確診報告,耳邊嗡嗡作響。作為一名中醫師,我每天都在幫助別人調理身體,卻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癌癥患者。那一刻,消毒水的氣味刺得鼻腔生疼,我盯著檢查單上的‘IIA期’和‘肺轉移風險’,我感覺自己掉進了一個無底的深淵,四周只有黑暗和恐懼。”
——阿香,IIA期,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
至暗時刻:從確診后的平和到恐慌迷茫
2016年我于成都中醫藥大學中西醫內科學碩士畢業,畢業后就回到柳州的一家三甲醫院工作,中醫治未病科,平時工作門診為主,相比其他很多醫生,沒有夜班,工作強度不算大,同事領導相處融洽,工作幸福指數挺高。
有一次在洗澡時,我偶然間摸到一個包塊。由于當時正值疫情,工作也很忙,我一直沒有去做體檢。2022年9月份,我去做個乳腺彩超,很快,穿刺活檢確診乳腺癌。
確診后,我迅速安排了手術,大概在9月底進行了手術。緊接著進行了4次化療,在化療過程中,除了頭發掉了,還有白細胞低的情況,但這些也沒有讓我太難受。化療結束之后就一直在康復和內分泌治療。
我認為人體最大的藥不在別人手里,而在自己身上。得病的原因多半來自于自身,所以康復的關鍵也在于自己。正如中醫所說的“七情內傷”,情緒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很大。因此,我在康復過程中,非常注重自己的心理調節。
但是9月份的復查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我的主管醫生認為肺轉移的可能性非常大,這讓我感到非常擔憂。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我們盡快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不管是確認轉移還是排除轉移,都會遇到很多障礙和挑戰。
作為一名中醫生,我的治療理念相對保守,中醫講究“以守為攻”,更加注重保守治療。然而,這次面對可能的肺轉移,我也感到無比焦慮。外科醫生往往采取更為積極的態度,寧可“錯殺一千,不放過一個”。
轉機:我開始尋找自救方法
其實手術后,我刷小紅書,就已經開始關注一家康復機構,潛水在她們的康復群,看過好幾次公益直播 。2023年9月份復查發現肺結節有所增大后,我深感如果不改變生活方式,康復效果可能會受到影響。這促使我在10月堅定的加入了她們。
在康復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過程真的類似于減肥。雖然我們經常告訴病人減肥沒有捷徑,必須“管住嘴,邁開腿”,但真正實施起來卻非常困難。我在康復機構接受了運動、飲食、心理多方面的行為管理,并且開始跟隨安排每天練習正念。
改變:感官蘇醒,重拾生命的熱度
在剛開始練習正念時,我很疑問,正念到底是在練習什么,能達到什么效果?就現階段而言,正念于我的感受就是,在適當的時間地點和合適的人,去進行與生命和諧共鳴的事情。這些感悟聽著還是抽象,那我就說說我體會到正念的實際情境。
我工作了九年是我醫院,原來我走過無數遍千百遍幾萬遍,但是沒有正念之前,可能它也就是這樣平平無奇的一個景觀。但是我真的充實了正念的生活之后,我看到的陽光、呼吸到的空氣、植物當中的味道,還有看到這些綠植都給我一種無限的生機和生命力。
這就是我覺得正念生活讓我很成長的一點,就是我的整個感官是打開的,對于自然界的這些生命,它的生命力都能引發我自己對我自己生命的一種思考。
最后,我想給大家分享美國《華盛頓郵報》評選出的世界最新十大奢侈品:
生命的覺醒和開悟,是一段充滿挑戰的旅程。
一顆自由、喜悅、充滿愛的心
走遍天下的氣魄
回歸自然
享受安穩平和的睡眠
享受屬于自己的空間和時間
彼此深愛的靈魂伴侶相伴
任何時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
身體健康和內心富足
感染并點燃他人的希望
沒有一樣是物質的,都是精神性的。精神的東西、用心的東西、愛,這些才是世間一等之物。相信在看的姐妹們,都可以擁有這些“奢侈品”,精神富足,內心平和,自我健康,家庭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