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安全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可在選車時,很多人往往都只看到眼前那堆鐵殼子是如何的大,造型如何時尚,或者配置有多高,提速如何帶勁等等,至于安全,在做決策時反倒沒有擺到應有的地位——畢竟,看不見摸不著的,除了日常那點小剮小蹭,好多人或許一輩子都碰不上一次真正的事故。
剛剛過去這個女神節,筆者在汽博中心探店時偶遇一位熟人,作為大眾的擁躉,她先后開過三輛大眾,20年前就已經是Polo車主,后來換過進口的Tiguan(參數丨圖片),如今這輛輝昂也都8年多了。“這些年來,這幾輛車帶我幾乎走遍國內各個角落,我對大眾很放心。”她告訴筆者,這次就是沖著即將上市的途昂Pro來的,因為家里老人年紀漸漸大了,擔心再過幾年行動不便,就想趁現在帶他們出去多看看,對車內空間的需求就水漲船高。
她之所以對大眾情有獨鐘,2016年初的那次事故應該起到了決定性影響,當時她開著那輛Tiguan在酉陽走親戚,好好的天氣,沒想到山路上有暗冰,彎道減速慢了點就沖了出去,車子一頭扎到路邊的樹干上,然后車尾甩過去又碰到一塊大石頭——還好有那塊石頭,不然車就翻到溝底下去了。但她更感激的還是那輛車,因為無論樹干還是巨石都沒有對車內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她和家人除了受到驚嚇,無一受傷。
“沒有親身經歷過大的事故,很難體會到車子經撞的意義。”
“我最近看到網上很多關于途昂Pro在安全方面的報道,五花八門的碰撞試驗讓我重新認識了如今的汽車,以前都沒有這樣全面的吧?”她告訴筆者,“途昂Pro看起來真的給人以安全感。”
她口中的“安全感”,就是“經撞”。
途昂Pro也確實很耐撞,在日前舉行的上汽大眾“安全品質開放日”期間,通過現場正面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試驗和沙地絆翻試驗,廠家不但讓人們見識了途昂Pro強悍的鋼筋鐵骨,更是通過一系列超綱加量的嚴格測試項目,刷新了人們對汽車被動安全的認知——因為途昂Pro從研發開始到最終下線之前,竟要經歷82次整車碰撞。
最令她感到震撼的,是廠家在研發階段進行的360度無死角碰撞——除了常見的正碰、偏置碰撞、側碰、追尾之類,上汽大眾還在GB國標、中汽中心C-NCAP、中保研C-IASI三大標準基礎上建立了一套自己的VW標準,增加了一系列更高難度的碰撞測試項目。
以車企最頭疼的“柱碰撞”為例,C-NCAP的柱碰撞規范是以32km/h時速、車身縱向夾角75度的角度撞擊。但這里面其實有個明顯的不足,那就是只考慮到了前排座椅的安全,根本無法覆蓋到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于是,上汽大眾自己增加了90度夾角的第二排和第三排兩次柱碰撞,把全車乘客的安全都考慮在內。
不僅如此,從途昂Pro開始,上汽大眾還增加了正面柱碰撞項目——僅此一項柱碰撞,上汽大眾就要做4套標準,按每套標準撞兩次來算(一次測試數據,一次驗證數據),那就至少要撞8次。
不僅測試項目遠超國標和行業標準,上汽大眾內部這套評測體系還覆蓋了更多的場景,要求也更嚴格,這就為什么要撞82次的原因。據介紹,途昂Pro僅在安全開發階段,就用了38輛試驗整車,除了82次碰撞,安全測試項目累計多達367項,安全研發試驗超過2333次,投入1.71億元。僅一個氣囊點爆和展開,就要進行超過1090次的單項試驗(具體包括常規工況試驗、誤用試驗、極限樣件試驗、乘員離位試驗、環境模擬試驗、臺車試驗、電磁兼容試驗、有害氣體成分分析等),是行業標準的兩倍之多。同時,為了讓行人保護性能達到開發要求,還進行了高達150余次的行人保護試驗。
用那位朋友的話來說,安全其實是看得見的,不僅僅是用料扎實與否和工藝先進與否,還體現在車企研發階段所做的各種碰撞試驗,“只要車企把這些前端工作真正做到位了,用戶在用車過程中是能看到的”。
作為一款大眾旗艦級產品,途昂Pro正在通過自己百“撞”成鋼的硬核表現,彰顯真正的德系底色,而以途昂Pro為起點,上汽大眾這家有著40年悠久歷史的合資龍頭,其造高端車的實力也將被消費者進一步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