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京謝社長
日本IT業有著非常獨特的特性,就是存在嚴重的技術債務。很多大手企業,還在用著四五十年前的編程語言開發的系統。比如日本的金融、保險等大手企業,還在用著COBOL開發的系統。
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在20世紀后期經濟高速增長時,把大量資源用來投資建設IT系統,當時像COBOL這樣語言是主流。這些老系統,已經承載了企業的核心業務。
如果要替換老系統,就要付出重寫代碼、遷移數據、培訓員工等高昂成本,還要承擔系統遷移對核心業務帶來傷害的高度風險。日本企業以保守風格為主,所以寧愿采取保守維護策略,也不愿意進行徹底革新系統。
可是這樣也存在風險,就是日本企業的IT技術債務越來越重。
尤其是,隨著上個時代的IT工程師逐漸退休,新生代IT工程師對老技術并不掌握,這就導致日本企業在招聘能維護這些老系統的IT工程師方面,越來越難。而如果系統老舊缺少維護,同樣也會給企業的核心業務帶來重大損失。
不過,日本的IT技術債務,對于企業來說,是風險,對于廣大IT從業者來說,卻是金礦。目前,日本企業越來越認識到系統老舊的危害,愿意付出真金白銀來解決問題。根據我觀察到的現象,在以下3方面可能存在機遇。
首先,用AI技術來維護老系統。
我目前已經觀察到,有多個企業開發了AI工具,用深度學習技術來維護老系統的代碼,包括系統檢查、代碼分析、代碼優化、代碼生成、漏洞修復等工作。這將顯著改善老舊系統維護人才不足的困境,降低企業維護老系統的招聘成本和運維成本。
其次,是針對老舊系統的網絡安全工作。
日本的金融、保險等行業,對數據安全工作要求極高,可是目前老舊系統,可能面臨大量網絡安全危機。隨著網絡攻擊的增加,日本企業將愿意投資于網絡安全解決方案。
最后,用云計算技術讓老舊系統的低成本遷移。
很多老舊系統很大的難題之一是硬件老化,如果變更新的本地部署系統,必然會帶來大量的硬件更新成本。而云計算可以節約大量硬件成本,讓客戶實現老舊系統的低成本革新。
問題就是機遇,日本的IT老舊系統,已經逐漸到了不能不解決問題的時候了,能為客戶解決問題,就可以帶來廣泛的回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