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 工程師看海▼
第一次給本科生代課,我感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孩子們也讓我倍加感動,記錄到公眾號,分享給大家。
下圖是課程結束后,學生們自己非常自覺地整理實驗材料,注意:是自覺整理,這體現出孩子們對器材和設備的愛惜,哪怕小小的接線和電阻,也分門別類認真整理,讓我非常感動,這看似平常的舉動,讓我看到未來工程師獨有的嚴謹與熱愛。
回到話題,由于傳統《電路》、《模電》課程,理論與實踐割裂太大,很多同學不知道學這些東西有什么用,使得學生們只會算題,導致“工科理科化”(引自:云深之無跡),我們推陳出新,提出了時時討論+就地實踐的教學模式,打破常規看ppt學電路的思維模式,我們決定打破"紙上談兵"的桎梏,讓理論公式在電路板上綻放光芒!
大家第一次接觸這種上課模式,都很開心。看看下面這位同學,一邊測一邊看電流示數,認真的樣子帥得很!
第一次討論課,安排的是幾道電路小題,給孩子們當個開胃菜練練手,最后一道題是KVL、KCL和疊加定理的綜合應用。
大家算完后,我提出了這樣兩個問題:
①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家一直是按照書里內容算題,對著答案查自己算的對不對,書里的內容就是一定是對的嗎?
(問題①是為了引導學生們大膽質疑,不懼權威的思維習慣,希望孩子們敢想敢干,我在《運放秘籍》四部曲教學視頻里也總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②怎么驗證你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
(問題②是為了引導孩子們形成理論計算與測試驗證的閉環思維過程,因為實際工程中,往往需要大家自己找答案,電路設計的好壞也是測試測出來的)
我們上課時,大家也不是坐在固定的位置,大家想怎么坐,就怎么坐,以至于后來大家把我圍在中間,擠得我轉身都費勁,哈哈。
我被學生們層層包圍時,突然明白:真正的教育不是填鴨式灌輸,而是點燃思考的火種。當少年們開始質疑權威、用實驗驗證公式、把技術交流變成日常,中國智造的未來正在實驗室里悄然生長。
再看下面這位同學,自己搞懂后,還知道和周圍其他同學交流復盤,加深理解,共同進步!
下課時,望著整理器材的少年背影,我忽然懂得:所謂教育,就是把火種遞給那些注定要照亮蒼穹的人。
少年強則國強,未來是你們的!
更多學習視頻,請掃描聯系看海老師,備注:運放
更多學習視頻,請掃描聯系看海老師,備注:運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