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燦爛輝煌,熠熠生輝,這些都是前人留給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品讀和回味。
分享經典詩詞,弘揚傳統詩詞文化,善莫大焉,這也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本文分享南宋很精彩的5首山水詩,這些詩水平不遜色于經典唐詩,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和回味。
第1首 南宋辛棄疾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其一
玉女峰前一棹歌,
煙鬟霧髻動清波。
游人去后楓林夜,
月滿空山可奈何。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詞人,也寫過很多精彩的山水詩,此詩寫于紹熙三年(1192年)春,當時辛棄疾出任福建提刑,他赴任途中訪朱熹(晦翁)于建陽,辛棄疾陪朱熹游歷武夷時寫了這首詩。
這首詩通過描繪玉女峰、云霧、楓林和月亮等景色,構建了一幅美麗而神秘的自然畫面。詩人在贊美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表達了對游人離去后孤寂氛圍的無奈與感慨。
全詩用語優美,意境深遠,很富有詩意和美感。
第2首 南宋姜夔的《蕭山》
歸心已逐晚云輕,
又見越中長短亭。
十里水邊山下路,
桃花無數麥青青。
姜夔不僅寫詞優秀,也會寫很有詩意的山水詩。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歸途中所見所感,晚霞漸漸散去,作者到達越州后,看到了很多長短亭,自然引起鄉情。
他一路沿著山下的小道走過十里水邊,眼前是無數盛開的桃花和嫩綠的麥田,此詩表現了歸鄉途中的喜悅之情,充滿對自然美景的贊美,情景交融,詩意盎然。
第3首 南宋徐照的《舟上》
小船停槳逐潮還,
四五人家住一灣。
貪看曉光侵月色,
不知云氣失前山。
這也是一首精彩的山水詩,描繪出一幅泛舟江上的朦朧月夜圖。
詩人坐在一葉輕舟上,他停漿眺望,江畔坐落著四五戶人家,在朦朧的清晨中,曉光浸潤著月色,逐漸發光的晨光里,一片霧氣彌漫在山色之間,詩意自然彌漫在詩句之間。
第4首 南宋范成大的《自橫塘橋過黃山》
陣陣輕寒細馬驕,
竹林茅店小簾招。
東風已綠南溪水,
更染溪南萬柳條。
這首詩細膩生動,展現了一幅早春時節的田園風光畫面。
作者通過描繪細馬、竹林茅店、南溪水和溪南岸的柳條等元素,表達了對春天的熱愛和對鄉村生活的向往。
全詩寫景如畫,充滿了生機與希望,讀后讓人感受到寧靜與和諧之美。
第5首 南宋趙汝鐩的《途中》
雨中奔走十來程,風卷云開陡頓晴。
雙燕引雛花下教,一鳩喚婦樹梢鳴。
煙江遠認帆檣影,山舍微聞機杼聲。
最愛水邊數株柳,翠條濃處兩三鶯。
趙汝鐩,字明翁,號野谷,是宋太宗八世孫。趙汝鐩作為江湖詩派之一員,有《野谷詩稿》傳世,這首詩是他的山水詩代表作之一。
這首詩描寫雨后所見暮春景色,用語清新自然,鶯燕、山舍一類普通事物仿佛具有了人情味,詩中并無生硬說教,平易近人,理趣盎然。
南宋很精彩的5首山水詩分享完了,這些詩確實知名度不高,但水平很高,值得推薦給朋友們欣賞,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和回味。
朋友們,文中這5首山水詩你曾經讀過幾首?最欣賞其中的哪首?歡迎分享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