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叫芪參益氣滴丸的中藥,經過張伯禮院士團隊的研究,通過了循證醫學的檢驗,證明其針對 心肌梗死的二級預防效果,與阿司匹林腸溶片相同。
然而, 芪參益氣滴丸每天的費用至少是6元,阿司匹林在經歷慘烈的醫保談判后每片低至3分錢,每天費用頂多2毛錢。也就是說,兩者藥效相同,但中藥 芪參益氣滴丸的費用是西藥阿司匹林的30倍。
你覺得,中藥 芪參益氣滴丸應該納入醫保么?
以下正文,源自2025-03-07 @睡前視頻基地 發布的視頻與文字。
視頻很精彩,建議大家看過文字后回看視頻。
今年的第131期節目開始,我們就分析了張伯禮院士的中醫觀點。
當時我們發現,張伯禮在天津中醫藥大學最主要的工作,可以總結成四個字:廢醫驗藥。
他在2014年就為中藥搭建了高性能計算機群,從國家超算天津中心調用了20臺服務器,分析中藥的有效成分。
在張伯禮的研究中,中醫所謂的辨證診療、陰陽五行、君臣佐使概念沒有任何意義,而是用計算機去分析化學實驗,暴力拆解傳統藥方的價值,從分子層面進行定量分析。
所以我一直認為, 張伯禮的路線代表了中藥重要的發展方向,評價不低。
但是這么多年下來,在公開場合,張伯禮從來不對市面上的中成藥或者傳統驗方作出定量評價。
他不僅不會說某些藥的效果比其他藥差,也不會說某些藥比其他藥更強。他的大多數發言都是無差別的贊美,對所有的中成藥都給予高度評價。
所以我也很好奇,用了那么多超級計算機,用了那么多公共資源,到底做出了哪些成果?能不能給納稅人做一點科普?
2020年5月10日疫情期間,中國國際電視臺采訪張伯禮,他高度評價了上海的防疫成績,說經驗之一就是:采用中藥漫灌的方式,大面積投放中藥。這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有親身體驗的人確實會留下深刻印象。這句話也被我收進了那一年的年終盤點。
今年開始,人大會議上, 張伯禮還是人大代表,他提了一系列建議,其中有兩個值得一說。
第一個是調整醫保中成藥目錄,把普藥做實,把大藥做強,支持一部分中成藥進醫保,同時讓一部分中成藥退出醫保。
以下是《經濟觀察報》對張伯禮的采訪內容:
一方面,普通藥品要轉為OTC非處方藥,退出醫保目錄,市場定價,藥店銷售。這樣便于百姓購買使用,有利于OTC的推廣使用,也支持企業的良性發展。
另一方面,大品種中成藥要借助現代科技提升質量,推進臨床循證研究,提供高級別臨床證據,同時說清楚作用機制,以提高產品銷售額,形成新質生產力。
今年,張伯禮院士牽頭啟動了“現代中醫藥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工程”。該項目完成后,將培育出一批單品種超過10億元的中藥大品種。
很遺憾,張院士今年還是沒有點名,不能說哪些中成藥應該被開除醫保名單。這種委婉的說法在平時社交中是禮貌,也算人情,但作為提案就不合適了。
至于說哪些藥品要進醫保,要拿10億的銷售量,張院士也沒有直接點名。不過采訪提到了一個關鍵詞:現代中醫藥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工程。這個項目在天津市政府的網站上可以查到:
我市“現代中藥新質生產力創新工程”由張伯禮院士團隊提出并組織實施,總投資1.8億元,其中市財政局補助6000萬元,項目單位自籌1.2億元。
重點實施項目包括天士力的芪參益氣滴丸、津藥達仁堂的速效救心丸、天津同仁堂的腎炎康復片、紅日藥業的血必 凈注射液,4家企業的藥品新質生產力培育項目。
張伯禮不愧是院士,他提出的這幾種藥品的共同特征是:敢于拋棄中醫的模糊形容詞,用現代醫學方式去驗證。
比如,血必凈注射液就做過雙盲試驗,其他幾種藥至少也做過隨機對照研究,證明有一定效果,至少超過可能的副作用。
但是,這里說的“一定效果”,是比安慰劑有效,且足夠安全,并沒有和同類型的現代藥物去對比。
之前,張伯禮院士在世界中醫科學大會上的講話,提到過排在推薦列表第1位的芪參益氣滴丸。下面是他的發言:
我們已經有了不少強有力的證據,比如芪參益氣滴丸對心肌梗死的二級預防與阿司匹林相似,通心絡對心梗后無腹留的顯著療效,松血通注射液對預防急性缺血性卒中復發的顯著療效。說明中醫藥在一些重大健康問題中確有作用。
這段講話對應張伯禮院士最重要的循證醫學成果,2011年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芪參益氣滴丸對心肌梗死二級預防臨床實驗,這確實是很高的榮譽。
以下是當時科技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團隊的評語:
芪參益氣滴丸對于心肌梗死二級預防,具有與腸溶阿司匹林相似的療效,因此建立了中醫藥循證醫學的相關技術和方法,符合國際循證醫學研究規范,又注重發揮中醫藥特色,是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的范例。
芪參益氣滴丸的預防作用 和阿司匹林相似,這很好,說明有資格進藥店了,但是進醫保是另一個問題。
醫保首先是一個要算賬的保險項目,不能只說療效不數錢。
我上網看了一下,天士力的芪參益氣滴丸,一盒15袋,市場價至少30多塊,建議劑量是一天三袋,每天起碼6元錢。
觀眾可能還記得前段時間,醫保采購阿司匹林上熱搜的爭議話題:阿司匹林每片三分錢,藥品還能不能生產?
我們857期節目專門分析過這個問題。所以,就算阿司匹林按照最大的劑量吃,每天四五片,價格也只有芪參益氣滴丸的幾十分之一。
我作為交醫保的普通公民,作為人民的一部分,不同意這種東西進醫保。
從我搜集到的信息來看,張院士用人大提案推薦的這幾種藥品,都算是可能有效,至少可以說安全。但無論在療效還是在價格方面,都會有和醫保列表中同類型的現代藥物做比較。
所以我對張伯禮的人大提案是不滿意的,建議打回去修改補充。
補充的內容首先要說清楚:
哪些中成藥應該被醫保開除,然后我們才能知道,能省下多少錢去買他推薦的中藥。
其次,比安慰劑強,只是說明藥物具備了進醫保的必要條件,遠遠沒有達到醫保采購的充分條件。張院士還是應該多做幾個實驗,證明中藥在性價比方面也能有優勢。
張伯禮提出的第二個議案關于校園暴力問題,建議建立校園安全專員制度。
我覺得還算不錯,但是他在接受《經濟觀察網》采訪時還說要為此調整刑法,維護校園秩序。以下是他的原話:
在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基礎上,建立分級追責機制。
對于12~14周歲涉嫌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等惡性犯罪的未成年人,設定經最高檢核準追究刑責的特殊程序。
同時建議取消14~16周歲施暴者在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案件中的年齡豁免。
是否要用加重刑罰的方式打擊校園霸凌,對不對?這是一個 復雜的哲學問題。但是我很奇怪,他作為人大代表,為什么要重復《刑法》第17條?
無論是12~14歲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可能承擔責任,還是14~16歲故意傷人導致重傷應當有刑事責任,在2021年之后的刑法中都有明確規定。
這份提案可能是多年前, 張伯禮當第13屆人大代表時寫的,現在沒更新又拿上來了。
人大代表是一個特殊身份,和平常的職業身份不一樣。發言必然會被全國人民看到,會被媒體拿去評論。僅僅憑借立場和感情寫提案,邏輯上不夠嚴謹,或者只有錯誤,就會極大破壞提案的嚴肅性。
希望張院士明年的提案能夠更加嚴謹、更有價值。
感謝各位收看第872期節目,我們周日再見。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