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大省對中藥開展了價格整頓。
7月21日,山西省藥械集中招標采購中心發布《關于對部分藥品實施價格風險提示的通知》,對23個品規疑似高價的藥品實施“紅標”價格風險提示,近8成都是中成藥,如穿心蓮片、燈盞花素注射液、黃芪注射液、六味地黃丸等、生脈飲、血塞通等。
近期,全國各地都在開展價格異常藥品的公示和預警。山西省未在公告中明確“紅標”藥品到底比標準線高了多少,但參照其他省文件,被標注為“紅標”的品種是較同品種最小的每日費用,價差達到了10倍以上。
其中,朗致集團萬榮藥業的血塞通注射液、吉林省華僑藥業的穿心蓮片、廣州諾金制藥的六味地黃丸早前已在多地被點名,這些品種與同品種最低價價差從13倍到162倍不等。
山西省要求,相關企業須在7月25日前,將藥品掛網價調整至合理水平,并提交調價申請和價格說明材料,其中附帶藥品成本核算報告。
中成藥高價治理
這次席卷各地的價格整治始于7月中旬,國家醫保局的一份文件《醫藥價格風險線索通報(第一批)》在業內流傳,文件中特別強調要針對日均治療費用價差大于10倍以上,且掛網價高于100元的疑似高價中成藥進行價格核查,各地醫保部門應盡快引導企業主動規范價格。
目前,內蒙古、寧夏、山西等地行動迅速,紛紛披露了價格整治的名單,并要求企業盡快調價。寧夏給企業的時限是五天,山西要求的反應速度還要更快。
被點名的不乏集采品種,例如血塞通注射液。根據內蒙古、山西的通報,朗致集團萬榮藥業10ml的血塞通注射液單價高達398元一支,其每日費用與同品種相差了162.45倍。
血塞通注射液曾在2021年湖北省19省聯盟中成藥集采中被納入,去年年底,血塞通注射液在全國中成藥接續集采中價格又有進一步的下調。在湖南省聯盟集采中,萬榮藥業20ml規格的血塞通注射液以5.5元一支的價格中選,而10ml的血塞通注射液并未在其中,且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在398元一支的高價。
今年3月,安徽省醫藥價格和集中采購中心公告:萬榮藥業10ml每支裝的血塞通注射液被禁用,單價為398元,這一價格遠高于自家20ml規格在湖南的報價。直到最后確認整改價時,萬榮藥業該品規仍未達到要求,安徽省故此決定禁用該品規。
這可能是因為,20ml產品并非萬榮藥業的主力規格,甚至在一些省份根本不供貨。只對單個主力品種進行調價,放棄小眾品規是藥企們很常見的市場策略,往往只有一個規格是異常高價。但如果企業只生產這個品規,不及時調價就意味著這家企業整個品種都可能被撤網。
中成藥價格治理風暴
從各地曝光的數據來看,涉及問題比較大的都是中成藥。今年內,江蘇省醫保局已披露二十余批藥品價格預警,大量中成藥品種被點名,如六味地黃丸、護肝片、生脈飲等,涉及的不乏上市公司,如廣州白云山、神威藥業等均有品種被點名。
據披露,全國掛網的中成藥有8.8萬余種,價格規范難度很大。國家出臺了中成藥集采的政策,解決了一部分中成藥價格偏高的問題。如今,針對中成藥的價格治理全面展開,這將很大程度上遏制中成藥的高價問題。
價格被警示之后的處罰機制是業界最關注的。據健識局梳理,目前全國還未形成統一的處罰制度,但各地的舉措基本類似。
依照寧夏的規則,超過平臺同種藥品最低日均治療費用10倍以上的直接暫停掛網。江蘇省醫保局也有同樣的規定:高于同品種掛網價10倍以上的品種,標注為紅三星,相應品種直接被暫停交易。在江蘇,藥價在2倍至10倍以內的,企業將被約談。
今年6月底,蘇州市醫保局有更進一步的舉措,即醫保藥品掛網價和醫保支付相掛鉤。被標注為紅色價格預警的,且在當地無支付標準的品種,醫保基金將不予支付。有一點可以確定,集采與價格治理組合拳下,中成藥的藥價將迎來更嚴格、全面的監管,企業的利潤空間將被大幅壓縮。
撰稿丨楊曦霞
編輯丨江蕓 賈亭
運營|廿十三
插圖|視覺中國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