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高達90%的毛利率,OK鏡(角膜塑形鏡)的盈利能力堪比貴州茅臺酒。憑借這款吸金利器,歐普康視被投資者追捧為“眼茅”,市值一度在2021年迫近千億。
可造化弄人,在此后三年多的時間中,歐普康視市值并沒有沖破千億大關,反而遭遇“滑鐵盧”。截至3月6日收盤,公司整體市值已經僅為150億元,股價較當初的高點跌去了85%。
四年光陰,仿佛換了人間。歐普康視究竟做錯了什么才會遭遇如此變故?它未來的道路又在何方呢?
01
增長失速是直接原因
談到股價暴跌,投資者想到的首要原因就是業績暴雷,而歐普康視業績談不上崩壞,但卻也出現了明顯的增速下滑。
從2016年至2023年,歐普康視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始終處于增長勢頭之中。不過,在歐普康視剛剛披露的2024年業績預告中,盡管公司營收規模預計依然增長,但凈利潤卻第一次出現同比下滑,也就是說它的業績拐點已經來臨。
基于此,很多投資者將歐普康視2024年業績的拐頭向下視為其股價暴跌的“元兇”,但實際上歐普康視股價下跌的主要階段是在2021年至2023年,而非2024年和2025年。那么那一個階段發生了什么呢?正是歐普康視開始駛出業績增長快車道。
具體來看,2018年至2020年,歐普康視的歸屬凈利潤始終處于40%以上的高增長態勢。在2021年中,雖然公司營收增速創下48.7%的階段新高,但公司凈利潤卻降速至28.18%,這幾乎就是公司股價走勢的轉折點。
圖:歐普康視營收與凈利潤一覽,來源:錦緞研究院
解構歐普康視營收組成,其近半數營收來自核心產品OK鏡,剩下一半的營收則由OK鏡相關配套服務構成,如護理產品、醫療服務等。由此分析,歐普康視之所以業績平穩增長,核心原因在于圍繞OK鏡所進行的連續布局,所以它能成為曾經的“眼茅”并非偶然。
進一步聚焦OK鏡產品,歐普康視毛利率基本保持平穩,最高時曾達到90.92%,如今雖然有所回落,但其毛利率也依然維持在88.32%。這組數據足以表明,歐普康視核心產品的盈利能力并沒有遇到問題,業績基本盤其實依舊是穩定的。
圖:歐普康視OK鏡毛利率,來源:錦緞研究院
既然OK鏡依然有不俗的盈利能力,那么歐普康視的經營情況為何每況愈下呢?這實則與OK鏡的處境有關。
02
OK鏡“四面楚歌”
OK鏡之所以能夠暢銷多年,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它是當年極為稀少的青少年近視矯正“神器”,而且一副OK鏡的使用壽命在兩年左右,擁有較強的用戶復購性。稀缺性疊加復購性,再加上不菲的售價和穩定增長的用戶群,這正是OK鏡得以崛起的核心邏輯。
但現如今,OK鏡曾經強勁的預期已經不復存在,它其實早已進入“四面楚歌”的危機中。
(1)危機一:集采之劍
由于OK鏡屬于自費產品,并不在醫保報銷范圍內,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中,投資者都將OK鏡視為“集采絕緣體”。可是歷史就是給人們打破的,2022年10月河北省進行的醫用耗材集采中,首次將OK鏡納入集采范疇,并進行了較為顯著的降價,最低一副OK鏡的價格僅為3000余元。
雖然那一次集采所涉及的OK鏡總量僅為14342片,整體數量較少,但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被打開,其背后影響絕不僅僅是表面數字上的。后續集采中,OK鏡極有可能被繼續納入,這才是對于歐普康視、愛博醫療等OK鏡龍頭影響最大的。
不同于藥物集采的“靈魂砍價”,OK鏡集采并沒有那么大的“破壞力”,但卻從長期改變了OK鏡的持續高增長預期。
(2)強敵來襲
在OK鏡高速放量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的近視矯正“神器”并不多,所以造就了OK鏡的增長奇跡。
可最近幾年,家長矯正近視的選擇逐漸多了起來,先是離焦鏡的悄然崛起,而后又是興齊眼藥阿托品滴眼液的迅猛上市。這兩款產品,無論價格還是便捷性上,都是不輸于OK鏡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OK鏡用戶群的分流,也造成了投資者的分流。
圖:三種預防近視療法對比,來源:浙商證券
尤其是阿托品滴眼液上市后,一度引起社會性的轟動,興齊眼藥也幾乎繼承了當年歐普康視的股價走勢,頗有一種“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意味。
(3)消費降溫
一副OK鏡僅能佩戴兩年左右,即使集采過后,但其售價依然高達數千元,對于普通家長而言,這也不是一筆簡單的開銷。從某種意義上講,OK鏡算是一種消費升級的產品。
然而在疫情過后,人們消費意愿大幅下降。此種趨勢下,OK鏡增長不及預期其實也是情理之中,同時這也再次印證為何離焦鏡和阿托品滴眼液會比OK鏡競爭力更強。
(4)生育下降
疫情的阻隔,導致正常的生育需求被大幅延緩,直接帶來的結果就是我國近兩年的出生人口數降至谷底。
圖:新生人口數據
2022年至2024年,我國出生人口數分別為956萬人,902萬人和954萬人。雖然2024年我國出生人口數已經開始觸底反彈,但卻是連續第三年低于千萬。由于OK鏡主要的佩戴用戶是8歲以上的青少年,而八年前的2017年又恰是新生人口增長的拐點,意味著未來幾年OK鏡的用戶大盤將會收縮。
03
歐普康視做錯了什么?
“四面楚歌”之下,OK鏡增長失速幾乎已經成為必然。
歐普康視全部的戰略規劃都是圍繞OK鏡進行的,因此在市場好的時候,歐普康視憑借在OK鏡上的專注,成為不可一世的“眼茅”。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當OK鏡風光不再,歐普康視自然也就因為“過分專注”而遭到市場拋棄。
除歐普康視外,愛康醫療也是一家重注OK鏡的醫療公司。不過在OK鏡之外,愛康醫療還押注了人工晶狀體、隱形眼鏡等其他眼科產品,OK鏡的占比僅為愛康醫療總營收的20%。
曾幾何時,歐普康視憑借OK鏡的成功,是近視防控賽道的絕對王者,幾乎無人能夠望其項背。但現如今,更加多元化的愛康醫療的市值已經超越歐普康視,而擁有爆款阿托品滴眼液的興齊眼藥的市值也距離歐普康視不遠了。
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歐普康視真的做錯了什么嗎?其實并沒有,因為它曾因這套戰略而受益,只不過世界發生了變化。如果非要給如今股價的失敗找一個“背鍋”的借口,那么就是歐普康視賭錯了時代,當新時代來臨,舊時代的殘黨很難找到能夠承載他的船。
正所謂:時也、命也、運也。
· 靶點格局 ·
| |
· MNC觀察 ·
| |
| | |
| |
· 產業地圖 ·
| | |
| |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