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醉菜系列,在2025年春天,開啟全新的高光模式!
(多道紹興醉菜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
2025年2月5日,火了十幾年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第四季在CCTV-1播出。代表紹興菜出鏡的有來自尋寶記的熟醉蟹、醉雞、紹三鮮等6道菜,醉菜當仁不讓地成為主角。
“醉”,大概是外地人眼中紹興菜最鮮明的特色。熟醉蟹、醉雞、醉龍蝦都多次登上央視等主流媒體,其中的醉龍蝦就是名副其實的實力派,它曾經三次登上CCTV4《美食中國》。
春暖花開之時,熟醉蟹暫時告別舞臺,以待秋高蟹肥。而醉龍蝦已開始上市,為紹興的醉菜進行接力賽。
01
3次亮相央視國際頻道
把紹興的“醉”帶向全國
早在2020年12月10日,尋寶記花雕醉龍蝦首次登上CCTV4國際頻道《美食中國》(品味紹興 酒香四溢)。這是一期關于紹興黃酒和醉菜的美食節目,講述了紹興人關于黃酒的各種吃法。并詳細解讀了尋寶記花雕醉龍蝦的研發過程:多次研發,把小龍蝦這種年輕食材(2000年之后,中國人才開始大規模食用小龍蝦)做出了紹興的千年老味道:醉。
(2019年,尋寶記的醉菜第一次登上央視)
一年之后,尋寶記花雕醉龍蝦再次登上《美食中國》。本期節目以“混搭的靈感”為主題,講述了尋寶記花雕醉龍蝦與武漢海陸演習、威海海鮮毛血旺的“混搭創新”精神。節目從這個視角解讀當代美食,也彰顯了權威媒體對尋寶記“守正出新”菜品理念的尊重與青睞。
(尋寶記醉龍蝦三次登上CCTV-4《美食中國》)
到了2022年11月9日 ,尋寶記花雕醉龍蝦第3次登上CCTV-4《美食中國》(味之魂—黃酒)。本期節目聚焦于黃酒作為調味料的妙用,義烏紅曲聞香雞、梅州娘酒羊肉、紹興花雕醉龍蝦等全國各地的美食先后登場。在各種以黃酒為特色的美食中,紹興花雕醉龍蝦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黃酒和小龍蝦的本味,成為“黃酒系美食”的代表。
02
守正創新的代表菜品
小龍蝦的千年紹興味
傳統的醉菜,如醉蝦、醉蟹等的時令性比較強。如何創造出一道不曾聽說過、但又似曾相識的新菜品?
在《美食中國》的系列節目中,尋寶記紹興菜創始人張亮曾不止一次提到,正是基于這樣的初心,尋寶記便將目光聚焦于自帶流量屬性的“夜宵頂流”——小龍蝦。作為夏季夜市經濟的重要引擎,小龍蝦社交屬性和味覺記憶使之成為餐飲界的現象級食材。然而市場同質化嚴重,主流菜品多集中于川式麻辣、湘味十三香等重油重辣味型,具有地域飲食文化特色的紹興風味尚存空白。
這一市場空白背后存在顯著的技術壁壘:小龍蝦甲殼結構形成天然屏障,傳統烹飪中難以實現風味物質的深層滲透。大多數廚師采取“暴力入味”方案,通過超量花椒辣椒(常見每公斤蝦使用干辣椒100克+花椒50克)形成強刺激味覺覆蓋,但這種方式既掩蓋食材本味,又與紹興飲食追求"鮮咸合一"的味覺審美相悖。
在研發菜品的最初,尋寶記創始人張亮就堅持守正創新:守正就是黃酒,創新就是小龍蝦,要拿出紹興味道的小龍蝦。
最初的作品是紹興版的黃酒麻辣小龍蝦,辣得讓人齜牙咧嘴。這道菜僅僅是在麻辣小龍蝦中加入了黃酒,張亮并不滿意:“吃不消,吃不消。絕對不是紹興菜,這個叫模仿。簡單的拿來主義不叫創新。你能叫紹興菜?這不行的,要重新搞。”
半個月醞釀、試驗,花雕酒熟醉的小龍蝦應運而生。花雕酒入鍋,配合生姜去腥殺菌,文火煮沸。幾分鐘后,撈出瀝水,調汁醉熟。調汁,制作醉龍蝦的秘密所在。以紹興花雕酒為主料,加入適量的紹興母子醬油,加入16種香料增鮮加香。然后將小龍蝦泡入湯汁,靜置24小時,湯汁逐漸浸入蝦肉。
(尋寶記醉龍蝦的研發過程并非坦途)
試菜時,眾人點頭:“香味明顯好多了。”張亮說:“我們應該取個好名字。”眾口一詞:“紹興花雕醉龍蝦。”
尋寶記花雕醉龍蝦推向市場后的反應也很好。“沒想到小龍蝦和花雕酒這么配!酒香濃郁但不上頭,蝦肉Q彈帶點回甜,完全顛覆我對紹興菜的印象。”來自杭州的90后白領陳小姐評價道。而本地老饕周先生則感嘆:“還是小時候的醉鹵味道,但吃法更過癮了。”
小龍蝦在中國作為食材的歷史只有百年左右,大規模流行也只有20多年。但在紹興,已經有了上千年的味道,來自紹興花雕醉龍蝦的醉。守正與創新的平衡,在花雕醉龍蝦這道菜品中得以實現。
一傳十,十傳百,花雕醉龍蝦逐漸成為紹興菜中的實力派。在口口相傳中,這道菜的名字就變成了“尋寶記花雕醉龍蝦”。更被眾多餐飲同行效仿,“醉龍蝦”也同紹三鮮、干菜肉等傳統紹興名菜一樣,成為紹興菜餐廳的標配。
這道將紹興傳統“熟醉”工藝與時下熱門小龍蝦結合的創新菜,不僅在社交媒體上引發打卡熱潮,更被業內譽為“傳統菜系年輕化轉型的標桿之作”。專家點評:“尋寶記的突破在于既未盲目跟風網紅化,也未固守傳統失語于市場。用‘守正創新’打通文化認同與消費升級的任督二脈,為地方菜系轉型提供了范本。”
03
醉,早已浸入紹興菜的DNA
尋寶記花雕醉龍蝦,是地方菜守正創新的典型案例。創新,是以風靡全國的流行市場替代河蝦。守正,是紹興傳承千年的“醉”。尋寶記還研發出熟醉蟹、黃酒布丁等多道新菜,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紹興菜的精髓。
據尋寶記紹興菜創始人張亮透露,花雕醉龍蝦的成功僅是尋寶記菜品研發的冰山一角。未來將繼續圍繞“守正創新”主線,推出更多傳統工藝與現代食材結合的新款紹興菜,讓“紹興味”走向全國市場。“飲食文化傳承不能只待在博物館里。”張亮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持續創新,讓年輕人愛上老味道,讓世界記住紹興味。”
在華夏美食版圖中,紹興菜以“糟醉”獨領風騷。自醉蟹至醉龍蝦、由生醉至熟醉,紹興醉菜推陳出新的步履從未停歇,尋寶記紹興菜功不可沒。
(醉,早已浸入紹興菜的DNA)
從越王投醪勞師的典故,到《舌尖》鏡頭里的醉蟹凝膏,到街頭巷尾的黃酒棒冰。李白斗酒詩百篇,醉的是文思酣暢瀟灑不羈。紹興百姓以酒入饌,醉的是千載富庶文華繁盛。醉,早已浸入于紹興菜的基因之中。
紹興十大風味中,發酵風味獨占半壁江山:糟醉、醬腌、霉鮮、干菜、單鮑。在紹興之外的顧客眼中,糟醉大概就是紹興風味的代名詞。有不少游客趕赴紹興的目標,就是為了那一口“醉”。
紹興為什么“醉”得如此深沉纏綿,那就需要一篇大文章來說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