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一則二連浩特口岸在檢查煤礦時,發現了夾帶的稀土,把韓國三星集團已經關閉的稀土提煉工廠,又帶火了!
據稱,2025年1月份,我國查獲了24噸偽裝成建筑用沙子的稀土礦渣。
2月份,我國就升級了地磅系統,2月份就查到18列從蒙古國運送貨物的列車,里面是6.7萬噸稀土。
二連浩特的貨運列車
從原材料到稀土技術、稀土專利,韓國被圍堵的水桶一樣
三星集團關閉慶尚北道的稀土提煉工廠,并不是2025年的新聞,而是2024年6月份的事。
在關停工廠之前,這家投資30多億美元建設的已經連續虧損一年半,扛不住了。
為什么呢?
要礦沒礦,要裝備沒裝備,要技術沒技術,要授權中國還不給!
韓國是怎么做到要礦沒礦的?
韓國作為電子產品主要制造國,很早就開始布局關鍵材料的技術。
2012年7月23日,韓國一個激動,報道了2011年,就和朝鮮在合作開發稀土。
2021年,三星公布了再利用計劃,開始回收廢舊電子產品,回收提煉再生稀土元素。
2024年1月18日,三星發布新手機S24的時候,還把這當作了一個宣傳亮點,稱這臺手機里使用了三星再利用計劃回收的稀土元素。
但打臉的是,2024年6月,三星集團宣布關閉慶尚北道稀土精煉廠。而原因是中國不提供授權,堅持了18個月,堅持不下去了。
那么,S24的再利用稀土元素是哪里來的?2022年手搓的嗎?
2009年以后,我國基本就不出口稀土原礦了,主要是出口稀土產品。
不過對于韓國,還是有一定的配額,就在2021年,我國都還對韓國出口稀土礦。
到2022年,韓國換屆,中韓就越走越遠了。這一年開始,我國對韓國稀土礦出口為0。
于是,我們看到了韓國開始滿世界找稀土,跑蒙古國、哈薩克斯坦,跑越南、澳大利亞,甚至跑到了北愛爾蘭。
在稀土提煉方面,韓國是要裝備沒裝備
三星慶尚北道稀土工廠,31%的裝備是韓國自研,這是韓國貿易協會披露的數據。
其實,韓國的稀土提煉裝備,主要是我國的產品,這是怎么看出來的呢?
稀土要進行提煉,有分離、提純和富集的過程,這里面要用到關鍵離子交換樹脂。
關鍵離子交換樹脂,通過控制濃度、流速等,可以把不同的稀土元素一類一類的分離,這樣就把稀土元素分離了。
然后再用關鍵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稀土元素,雜質就吸附了,這樣就提純了。
然后把提純出來的溶液進行深加工,把樹脂吸附的稀土離子上解吸下來。
用哪個國家的稀土提煉裝備,就得配合使用哪個國家的關鍵離子交換樹脂等產品。
比如用澳大利亞的萊納斯稀土公司的裝備,就得用他們配套的磺酸基型離子交換樹脂,這東西跟我國的不一樣,因為專利不一樣。
否則,提煉的稀土溶液就不純了,成品率低,提煉成本就高。
而韓國報道,韓國的關鍵離子交換樹脂,全部進口至中國,可見韓國的稀土提煉設備,采用的是中國裝備。
即便如此,韓國的稀土提煉成本仍然是我國的3倍以上。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韓國稀土提煉成本為7200美元/噸。
據北方系統的財報顯示,我國稀土提煉成本為16925元/噸,約合2334美元/噸。
在稀土提煉方面,韓國是要技術沒技術
韓國有3家企業具備稀土提煉能力。
韓國的浦項制鐵,主要生產鐠釹等稀土制品,稀土礦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和越南,
2022年5月12日,澳大利亞戰略材料公司的韓國金屬廠開業,主營稀土等關鍵金屬材料,說明此時韓國已有稀土相關加工業務。
LS環保能源,它還不具備產能,是LS線纜成立的子公司,接受韓國地質資源研究院的稀土提煉技術。2024年6月25日才簽合作協議。
三星集團慶尚北道稀土精煉廠,因為中國不給稀土提煉專利授權,已經于2024年關閉了。
真有稀土提煉能力的澳大利亞萊納斯稀土公司,只對韓國賣稀土產品,并沒有在韓國設廠,
倒是澳大利亞ASM公司在韓國設廠了,生產釹金屬,產能不大,因為鐠釹金屬的產能,基本都在我國和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產能,跟我國比,是斷崖式的差距。
2023年,全球稀土礦產量35萬噸,我國產量24萬噸,美國4.5萬噸,澳大利亞1.3萬噸,留給其他國家的空間不大。
韓國申請中國的稀土提煉專利授權,中國拒絕授權
三星集團的稀土提煉工廠關閉,只是韓國在稀土提煉受限的一個典型事件。
我國在稀土提煉領域,專利總數占全球的68%。其中分離提純等稀土精煉產能占全球的91%。
韓國一直在逆向我國的稀土提煉工藝,研發相關裝備和技術,但是專利還是繞不開的。
三星集團的稀土提煉工廠倒閉,就是因為中國不授權,導致無法生產貿易,虧損18個月之后,選擇關閉工廠。
浦項制鐵也沒有好到哪里去!
浦項制鐵原本用的稀土材料是從中國進口的,部分提煉技術是中國授權的。
原材料倒是可以從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獲取,但中國不提供授權之后,浦項制鐵,只能使用稀土串級萃取設備,成品率很低,導致提煉成本大幅增加。
而且因為中國不授權,浦項制鐵現在手握8.3萬噸氟碳鈰礦,不能進行精煉。
浦項制鐵工廠
稀土提煉技術上面,不說韓國,全球都被中國賭得死死的
2006年,我國開始停發稀土開采證。
2007年,我國開始調配全年開采總量。
2011年,我國開始對稀土開采細化到開采、生產、出口環節的管理。
2015年,我國取消稀土出口配額,開始納入國家管理。
2020年,我國發布《稀土管理條例》意見稿,把資源勘查也納入管理了,還對選礦、冶煉、分離做了更細致的規范。也就是說,稀土生產全流程,我們都開始管理了。
2021年,我國開始稀土資源全國勘查。
2023年,《稀土管理條例》實行。
2024年,我國要求對稀土產品終端用戶審查。也就是說,我們把稀土的全產業鏈都管理起來了。
2025年2月4日,我國增加對30種關鍵金屬化合物出口管制,并對系統生產技術、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進行出口管制。
這把韓國逼成什么樣子了呢?
首先,滿世界找礦,這是少不了的,畢竟還有浦項制鐵能提煉稀土,盡管只能提煉用于電動汽車、電子產品的鐠釹等永磁材料。
浦項制鐵此前的原材料,是從中國進口,不得不轉向美國、澳大利亞和越南。至于從蒙古國弄稀土礦,用的是見不得光的違規手段,自然不會說了。
韓國開始28種稀有金屬回收,此前稀有金屬再利用,在韓國只有2%的比例,要提高到20%。
韓國跟澳大利亞的稀土企業萊納斯合作,對電子廢料回收,進行稀土氧化物提煉。
本來可以和氣生財,擁有的時候,不好好珍惜,亂揮舞拳頭,這下嘗到苦頭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