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浩志
3月11日,自然資源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土地儲備有關工作的通知》,旨在通過專項債券優化土地儲備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該通知從發債要求、資金使用主體、申報審核流程、資金收益平衡及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通過專項債券支持土地儲備,可以有效減少土地庫存,遏制土地價格下滑,維護房價穩定。同時,加快閑置土地的盤活利用,促進土地資源合理配置,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此外,通知還明確要求各地優先將處置存量閑置土地清單中的地塊納入土地儲備計劃。確有需求的新增土地儲備項目也應納入計劃。這有助于盤活存量土地,促進樓市止跌回穩。通過專項債券支持土地收儲,可以減少土地庫存,遏制地價下滑,維護房價穩定。同時,加快閑置土地盤活利用,促進土地資源合理配置,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點評:
廣東兩周前已經公布了相關計劃,初步是307億收購閑置土地,未來不排除規模還會擴大,因為今年財政部會額外增發5000億專項債,今年總規模將達到4.4萬億。而收購存量商品房、收購閑置土地則是這筆專項債獲得的資金的主要去處之一。這次兩部門聯合發通知,也意味著除廣東以外,其他省份也會陸續開展收購閑置土地的工作。全國性的各地方政府買房、買地將全面鋪開。這也意味著對房地產業的調控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
以往政府是裁判,以政策和規定調節市場,熱的時候打壓,差的時候扶持。以往政府單向市場供應土地,市場好的時候多賣點,市場不好的時候少賣點。而今地方政府直接參與到不動產的投資和運營當中,市場不好的時候,比如當下,通過購入商品房、回購閑置土地從而降低市場供應,調節供求關系,起到穩定房價、地價的目標。如果市場再次回暖甚至過熱,政府也可以把之前回購的房源和土地重新投入市場,繼續調節供求關系,為過熱的市場降溫。而不動產的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本身也有利于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所以這和之前的單純靠發文打壓或扶持有了巨大的差別。
另一方面,當下經濟形勢不佳決定了普通消費者在大額投資、大宗消費上的謹慎。所以盡管過去三年出臺了一大堆支持樓市的政策,但房地產市場復蘇依然不及預期。在居民信心不足、不敢消費,經濟不穩、居民沒錢消費的大背景下,要扭轉這種惡性循環,就必須依靠政府帶頭消費拉動經濟,從而使整個循環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所以促消費不單是促進普通居民的消費,也要求政府自身加大消費,政府買房、賣地就是這一計劃的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