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2024-2025CTB全球青年研究創新論壇全國站(上海場)落下帷幕,深圳中學有12支隊伍在國內外近2000個隊伍中脫穎而出,其中:
CTB全球青年研究創新論壇(簡稱CTB),是世界范圍極具影響力的華人青少年跨學科學術研究項目,2012年由哈佛商學院學者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學者共同創立,鼓勵高中生關注身邊的社會問題,提出兼具中國智慧和全球視野的原創課題,并用創新研究和社會實踐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立大志做小事。至今深中已連續10年參與該項賽事。
歐陽子毅、王彥博和沈緒宸同學聚焦于多元共治解決超大城市電動自行車安全問題,強調多方合作,充分考慮各方需求,提出一個讓所有人“共贏”的治理方案——政府積極建設基礎設施,企業研制非機動車智能監管系統,市民遵循“幸福者退讓原則”,騎手提高安全意識。
周顏、潘陽光、鐘坤和同學針對貓咪抓撓家具的普遍難題,研發了一套智能識別干預系統,包含識別——檢測——干預三環節的裝置。該系統創新性地將AI識別與生物聲學結合,相比傳統防抓噴霧、懲罰性措施更安全長效,目前已獲得多個寵物社區的好評反饋。
陳梓豪、岳子昊、吳冠毅、齊務本、余紫涵、王轍同學聚焦外賣行業,發現平臺智能派單雖提速,卻出現讓騎手被迫“搶時間”、路線規劃不夠合理、獎勵機制不足等問題,這不僅增加騎手們的工作強度,也壓縮了他們的自主空間。他們呼吁優化算法與激勵機制,讓科技發展更有人文溫度。
徐卓含、付宇晗和劉藝墨同學聚焦于牙科診療過程中的飛沫傳播難題,提出了基于口鼻關鍵點識別的智能視覺抽吸飛沫方案。通過模擬實驗,結合深度攝像頭與智能機械臂,能夠有效提高飛沫抽吸效率。他們的項目具有減少交叉污染風險,同時保障醫護人員與患者健康安全的強大潛力,能兼顧臨床效率與感染防控需求,為牙科診療環境提供“精準高效、無人干預”的智能解決方案。
甘楚涵同學及其小隊關注醫療資源分配及醫護人員情感特質對醫患關系的影響,希望從醫患矛盾這一社會問題出發,探索更可行的改善路徑。他們的研究強調在滿足各方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合理調配醫療資源提升就醫體驗,優化醫院管理機制以改善醫生的工作負荷與責任體系,并促進醫護人員與患者的充分溝通,從而推動醫療體系更加高效、和諧地運轉,構建更有溫度的醫患關系。
深中為所有學生搭建高端學術平臺,鼓勵學生在國際交流中開拓視野、提升能力,并以全新的?式去理解世界、造福世界,成為未來的引領者和創新者。CTB研究創新論壇就是其中之一,通過該項賽事,同學們學術研究、論文寫作、演講表達、團隊合作能力得到全方位鍛煉,學校還開設了CTB的選修課給予學生系統專業的指導,以提升學生的學術素養和項目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