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燃燒第5年,沒人能獨善其身。
短劇的星星之火從MCN、廣告公司燃起,如今已經蔓延到幾乎所有的影視傳媒公司。2024年微短劇504億的市場規模和超6億用戶的體量,讓經歷7年寒冬的影視公司們看到希望和生機。而曾經的影視龍頭的今時跟熱鬧非凡的短劇賽道相比,卻是窘迫至極。
“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華誼兄弟1月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凈利潤為負值,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97億—2.96億。從業績預告來看,2024年是華誼連續虧損的第七年了,現在回看2009年,當時絕對是華誼的巔峰時刻,手握影視娛樂、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和互聯網娛樂三大業務板塊,市值一度逼近800億元。
最近在回答投資者的提問中,關于“公司上半年有哪些短劇上線?”的問題,華誼兄弟的回答已經透露出希望利用短劇提振回血的期待。其他昔日的影視龍頭華策、檸萌也都陸續投入短劇賽道,都試圖從短劇中找到破局方法。
連虧七年
短劇能幫華誼開源創收?
其實算起來,華誼是短劇的元老玩家了。2018年旗下控股子公司北京春風畫面,大膽嘗試豎屏短劇,最先跳出傳統劇集形式,提出將網劇推向“短劇”和”個性化“發展趨勢。
全網首部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上線后,以迅雷之勢引來大流量,并捧紅了新生代演員辣目洋子、倒霉俠劉背實等多位短視頻紅人。2019年又推根據華誼自有IP推出微短劇《喵,歡迎光臨》,一集10分鐘,最早打出”短平快“內容的旗幟,主張短劇內容的緊湊不拖沓的特點。
之后再無續作,在短劇上當年的華誼也只是淺嘗輒止。4年前沒能成為領頭羊,4年后又想來分一杯羹,可想而知是一場難打的仗!
2024年重操短劇舊業的華誼,下半年宣布正式創建短劇廠牌“華誼兄弟火劇”,并陸續上線了4部短劇,與閱文集團合作的《鴻天》、與中文在線合作的《芙蓉花已開》、與番茄短劇合作的《過野沉淪》(原名《攬玫瑰》),最后12月13日與閱文集團合作的《萬道龍皇之陸鳴救父》成為2024年短劇收官之作。
4個月的試水后,2025年華誼也開始甩開膀子做短劇了,IP孵化、題材創新、制作水平和數量上,方方面面又找回當年”先行者“的派頭了。
2025年僅1月份已經上線兩部短劇,與觸摸合作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弟弟》和《鳳吟九霄》。此外,華誼還另辟蹊徑用改編熱門游戲的方法做短劇,也是行業比較罕見的方式,比如由熱門游戲“地下城與勇士”改編的《天選之子的我在地下城當救世主》,改編自熱門游戲“和平精英手游”的《菜鳥精英》(暫命名),還有《抱歉 我拿的是女主劇本》、《情緣斷盡渡無情》等。
同時不少項目也在持續推進中,包括改編自唐家三少的《大龜甲師》、原創項目《狂瀾》、與中文在線合作的《情緣斷盡渡無情》、與點眾科技合作的《娘娘絕色》。
華誼算是影視文娛業內產業鏈完整、娛樂資源豐富的公司。如今拆分內容資源,加大短劇投注,可見現在華誼迫切需要找到新業務來創收回血。
華誼兄弟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在一封公司內部信中指出“開拓IP內容分發賦能的增值通道,將深入挖掘精品微短劇、直播、AI三個方向的潛力,去探索開源創收新路徑。”
短劇能不能補上華誼2億虧損的窟窿不知道,但至少能幫助它在連年虧損的壓力下喘口氣。
眾星涌入
短劇成影視公司“低保”項目
影視傳媒的艱難不止華誼一家,短劇的迅速崛起猶如一道閃電,顛覆傳統影視公司的業務布局。
2023年是各大公司集中試水短劇的一年,“電視劇第一股”華策2023 年 6 月正式切入短劇,以長劇工業化經驗開發IP 衍生短劇,試圖搶占精品化先機;檸萌影視成立短劇廠牌“好有本領”,也是傳統影視公司里最先預判短劇 “短平快” 特性與Z世代用戶契合,打造出短劇代表作《二十九》;完美世界2023 年推出首部短劇《全職主夫培養計劃》,依托游戲 IP開發短劇,直接讓影視板塊營收增長222.46%,成功借助短劇模式優化現金流;IP開發老將慈文傳媒8月簽約古龍 IP,正式啟動微短劇開發,短劇也成為慈文向 “泛文化公司” 轉型的試驗田。
到2024年唐德影視也跟著入局,主投《副本女將軍》《清宮辭》,《清宮辭》單月分賬破 800萬,緩解資產負債率高達99.38%的現金流壓力。歡瑞世紀也成立短劇團隊,試水打造短劇《誰人天下之北伐》獲分賬千萬;新麗傳媒依托騰訊IP儲備,《慶余年之范閑的假期》番外短劇為長劇導流超 5000 萬播放。試水一年的華策影視已經精品短劇和小程序短劇兩條腿走路了,《我在冷宮忙種田》被列為抖音7月十大推薦短劇,《重生之農門肥妻》連續兩天獲得熱度值排名第一。
今年能看出傳統影視公司都開始嚴陣以待,重磅加碼短劇賽道,80% 企業選擇“長劇 IP + 短劇番外” 模式,還有偏技術向的唐德利用AI工具輔助創作短劇,已經能夠做到成本低于行業均值30%,2025 年目標量產100部 AIGC 短劇。歡瑞搭建自研投流平臺,預計2025 年短劇投流預算占比提至 60%。
2025年才入局短劇的幸福藍海首部短劇《破曉》近日開機,并計劃年內推出 3 部 “年代 + 女性” 題材短劇(《紡織廠的女兒》《長江邊上的書店》),聯合橫店影視城打造 “短劇拍攝基地”,降低置景成本 20%。
在短劇這個新的內容形式上,傳統影視公司或許不是反應最快的那個,但因為他們之前積累的豐富資源和IP,它們絕對是在互動創新上最有腦洞的那個。
完美世界計劃暑期檔上線《夢幻新誅仙之凌仙劫》(游戲 IP 衍生),探索 “短劇 + 虛擬偶像” 互動玩法。還將《我的御劍日記》改編為東南亞版豎屏短劇,聯合 TikTok 開展 “看劇抽游戲皮膚” 活動,目標海外分賬收入占比超 30%。慈文傳媒與互影科技開發《仙劍縱橫宇宙》互動短劇,最終導向線下劇本殺門店,形成 “短劇 - 游戲 - 文旅” 閉環。歡瑞世紀2025年計劃上線懸疑+AI 倫理短劇《特工任務:AI 叛變》、仙俠+寵物互動短劇《蜀山:靈寵養成》,用戶觀看中可以選擇影響劇情,結局導向微信小程序游戲。
不管是否能給公司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傳統影視公司的加入至少豐富了短劇生態,他們利用各種短劇+,也拓展了短劇的想象空間。
傳統互聯網領域總是贏家通吃的邏輯,任何一個領域,只要大玩家介入,小玩家就會立刻失去戰場。目前看來,短劇行業暫時還未形成寡頭或壟斷格局,傳統影視公司不管此前創作過多偉大的作品,在短劇行業也像一個小學生一樣,誠惶誠恐。這反而是劇風仔喜歡短劇行業地方,在沒有鯨魚的海域里,一片生機勃勃。
歡迎提供一手新聞線索
歡迎投稿,講述你一線的真實經歷
一經采用,將獲得豐厚獎金
可聯系劇風營記者老金:136991420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