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丨文軒圖庫
3月6日,一段“男子在海底撈火鍋內撒尿”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
作為國內知名的火鍋連鎖品牌,海底撈一直以來以優質服務著稱,然而此次事件卻讓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公關危機。事件的發酵和處理過程,不僅考驗了海底撈的危機應對能力,也引發了公眾對品牌公關策略的廣泛討論。
2月24日凌晨,兩名17歲男孩在上海海底撈外灘店醉酒后向火鍋鍋底小便,并拍攝視頻發布到網上。
3月6日,海底撈首次回應,表示已向多地公安機關報案,并強調將追究涉事人員的法律責任。警方于3月8日通報了事件經過,并對兩名涉事者作出行政拘留處罰。
然而,海底撈在事件處理中的公關策略卻引發了公眾的強烈不滿。
3月8日,海底撈在其官方微博評論區回復稱,鑒于涉事者為未成年人,呼吁公眾避免對其進行攻擊,并表示“給他們一個接受教訓與成長的機會”。這一回應被眾多網友批評為“縱容肇事者”,甚至引發了“不追究肇事者卻攻擊消費者”的誤解。
此外,海底撈還強調“針對惡意傳播者,我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這一表述被公眾視為將矛頭對準了傳播視頻的普通網友,而非肇事者。
這種公關策略的失誤直接導致輿論風向的逆轉。原本作為受害者的海底撈,瞬間成為眾矢之的,被指責為“縱容不良行為”“缺乏社會責任感”。
公眾普遍認為,海底撈的回應忽視了消費者的心理感受,甚至被認為是對肇事者的“袒護”,而非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的重視。
面對洶涌的輿論壓力,海底撈不得不迅速調整策略。3月12日,海底撈宣布對2月24日至3月8日期間在上海外灘店堂食消費的4109單顧客全額退還餐費,并額外提供訂單付款10倍金額的現金補償。同時,海底撈向上海黃浦區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追究兩名肇事者的法律責任。
這一舉措雖然體現了海底撈解決問題的誠意,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據估算,此次補償金額可能超過1700萬元。盡管如此,公眾的反應依然復雜多樣,有人認為這是對消費者的補償,也有人表示對品牌的信任已經受損。
海底撈在此次事件的公關處理,暴露了其在危機應對中的諸多問題。
首先,海底撈在回應中未能與公眾充分共情,錯誤地將焦點放在了肇事者身上,而非消費者的心理感受。
其次,其對“惡意傳播者”的指責,不僅未能平息輿論,反而引發了公眾的反感。此外,海底撈在事件初期未能迅速鎖定涉事門店,導致處理效率低下,進一步加劇了公眾的擔憂。
次事件為海底撈及其他餐飲企業敲響了警鐘:在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任何危機公關都無法完全彌補品牌形象的損失。
海底撈需要從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訓,重新審視其品牌定位和危機應對策略,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丨觀察員 吳三畏 審校 謝帝
聲 明:
受限于數據與認知局限,文軒無法保證內容的絕對準確客觀,所有信息數據僅供參考,用戶使用信息須謹慎并核實。 如有異議請聯系處理。
Email:wx@wenxuan.news。
?2015-2025 文軒新聞 版權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