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版問界M9和小鵬G9基礎版智能化對比,可以看到小鵬有更多智駕模式和智駕芯片)大眾智駕前負責人朱國章分享的大眾智駕技術演進
作者|邢書博
小鵬這半年,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簡單粗暴,那就是能把價格打下來。
小鵬MONA M03預售價15萬,何小鵬力排眾議最終11萬上市,直到今年2月依然保持月銷超15000輛的良好業績,并讓小鵬力壓理想,在今年1月2月連續兩個月銷量過3萬,成為新勢力銷量冠軍。
中高端車型上,前晚(3月13日)剛剛發布的小鵬G6 /G9新車價格遠低于市場預期,對標問界理想蔚來的高端型號,但價格只有它們的一半。
G9 24.88萬的售價,對比50級別豪華車,依然可圈可點——比問界M9更強勁的后電機,比理想L9更豪華的雙腔空懸…小鵬力圖在中高端價格帶上,復制其在平價汽車上的打法。有媒體稱,一旦這個策略成功,小鵬有望月銷量突破4萬臺。
小鵬汽車內部,似乎發生了一次基因突變。
一方面,內部深度改革,引入供應鏈大佬王鳳英,另一方面,共享大眾供應鏈,使得其成本優勢在新勢力中愈發明顯,用比亞迪的打法蠶食比亞迪11到25萬價位的市場。
小鵬似乎從ICU中被救了出來,但能否復制平價車的成功,在豪華電車領域繼續攻城略地,就看新款G9的表現了。
3月13日小鵬新品發布會,2025款小鵬G9全新亮相,入門款驚爆價24.88萬。
續航方面,入門版續航達到了624km,比現款高了54km,引入了新的800V碳化硅平臺和5C超充,充電效率也更高。同價位model Y標準版續航僅有525km。
而現在,小鵬在續航、動力等各方面不輸特斯拉,卻選擇主動降價,攻守之勢異也。不僅特斯拉,連問界也有了壓力。
G9動力方面也有了明顯提升,后驅版本單電機功率從230kw提升到了258kw。作為對比,現款問界M9后電機功率只有230kw,入門版售價達46.98萬。
當然作為豪華電動,G9的智能系統和舒適配置也不遑多讓。G9全系車型標配高通驍龍8295P芯片、5G網絡、華為HiCar手機互聯。當然,作為新勢力中最會玩智駕的車企,這些不算亮點。真正的亮點在于小鵬宣布把OTA周期實現每月推送。這對其他車企來說相當于降維打擊。要知道部分新勢力還是按年更新,按季度更新也是少之又少。
這意味著業界最新的功能和優化,小鵬用戶會比其它車企用戶更早體驗到,系統BUG也會更快修復。比如XOS 天璣 5.0系統最新的儀表轉向輔助、倒車360全景、車位到車位自動泊車2.0、SR音樂等新鮮功能。用戶車買到手,等個把月,新功能就會推送到用戶車上,體驗感直接拉滿。
這次小鵬宣布的AI更新更是王炸級別:“端到端大模型的推出,每兩天就將更新一次,相比之前的版本,智駕能力將在18個月內實現30倍的提升。”小鵬官方宣布。
過去奔馳寶馬上需要付費選裝的舒適配置,如方向盤記憶和加熱、城市路段自動駕駛輔助、全車座椅通風加熱按摩、NFC/UWB數字鑰匙、電動吸合門、空氣懸架等增值服務,G9這次從最便宜的入門款到頂配車型,統統白送,全都是標配。
特別提到一點,小鵬的空氣懸架是性能更好的雙腔空懸,隔壁理想L9早期版本使用的卻是單腔空懸,價格卻來到了45.98萬,比小鵬足足貴了一倍。
25款G9已經夠便宜了,但尬尷的是和低一級的現款G6價格重疊了。于是幾周前,24現款G6直接優惠1.5萬,僅售22萬。而根據微博上泄露的某小鵬門店海報顯示,現款G6未來還會再降2萬,20萬即可開回家。
近半年來,小鵬降價放量的效果立竿見影。2月銷量榜顯示小鵬汽車在售的6款車型中,銷量最高的是小鵬MONA M03,賣了15312輛。其次是小鵬P7+,2月銷量7226輛。排在第三的小鵬G6,銷量只有3042輛。第四是小鵬G9,銷量1216輛。
有分析師指出小鵬通過降價放量策略,已經在15萬級別車型中站穩腳跟,目前的重點是盡快提升20到25萬準豪華級別的G6和G9的銷量,復制M03和小鵬P7在平價市場的成功。
“公司正站在新十年的起點,即將迎來一個穩健發展、加速前行的春天。” 對外界將小鵬形容為“從ICU到KTV”的比喻,何小鵬表示不以為然。他認為,現階段的小鵬汽車實際上仍在關鍵的轉型階段,更準確地說是“站在ICU的門口”。
現在如果你熟悉這個小鵬旗下最高端的車型,你就會知道兩年前的小鵬G9當時的指導價是34.98萬,當然那個時候也是小鵬賣的最差的時候,馬上要進ICU了。
但經過一系列刮骨療毒般的改革,小鵬在去年終于完成了“智駕平權”,讓平價車型有了智駕能力,獲得了市場認可。
這次G9兩年不到,同一款車型狂降10萬。小鵬勢必要完成“高端替代”。在動力、配置各個方面不輸友商40萬-50萬級別的高端豪華電車,售價卻僅有他們的一半。當問界、尊界高喊著要替代奔馳S400、對標勞斯萊斯的時候,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小鵬把“高端替代”的策略用到了理想問界身上。
“2025款小鵬G9不僅在技術層面進行了一次全面革新,還在用戶體驗和產品配置上做出了精細化的升級,呈現出小鵬汽車在電動車市場上的最新技術成果和市場競爭力。”車評人“車迷老司機”盛贊小鵬在“高端替代”上的壯舉,認為G9將是何小鵬口中“汽車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正在加速,AI技術將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核心”這一想法的關鍵點。
“車企想要轉型智能化AI企業,有且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把車賣便宜,不管高中低端都要便宜,才能讓車載AI真正普及。”
不過盛贊之余我們不禁要問,小鵬是怎么做到的?
現階段,車企競爭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如何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供應鏈整合把價格降下來。誰降價,誰就能獲得市場青睞。
但國家一再強調“避免內卷式競爭”,同時歐洲議會通過《禁止強迫勞動法案》,宣布“禁止加班等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進入歐洲市場”。國內國外政策環境突變,過去那種依靠員工加班、偷工減料擰毛巾把價格降下來的策略被堵上了。
這并不代表車企不能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把價格降到合理范圍。
過去一年小鵬堪稱刮骨療毒式的改革證明了這一點。
小鵬如今的格局是鐵三角模式。技術、采購、財務聯合決策,打破了傳統車企的部門壁壘,提升了決策效率,例如成立了供應鏈風控小組,直接向何小鵬匯報,避免了小鵬汽車曾經遇到的“鋼材貪腐問題”。何小鵬向媒體披露,采購部門通過“直購模式”利益輸送,欺上瞞下,導致同樣的鋼材比友商價格高出許多。
通過接近9個月的調查,何小鵬最終才向媒體說:“下面人一直在騙我”。不過在其他場合,何小鵬也表示:“公司的問題,最終都是創始人的問題。”
雷軍曾對何小鵬說,"小鵬,我就告訴你,我覺得小鵬汽車最大的問題在于你,因為你只想做董事長,不想做CEO。"
而現在,通過鐵三角模式,造車最重要的技術、采購、財務可以跨部門,高層直接向小鵬匯報。何小鵬還積極參與市場營銷,如請車評人參與直播,在小紅書開賬號教網友自動泊車。甚至去年小鵬P7光電測試中途趴窩,何小鵬還和員工一起下場推車,堪稱親民。
“種地的要把腳踩到田地,高管要聽到前線的炮聲。”何小鵬如今前端后端一把抓,網友都稱他是“小雷軍”,知道怎么走群眾路線了。不過更重要的是,在他不懂的供應鏈等領域,有了靠譜的左膀右臂。
“小鵬,你的鋼材價格有問題。“最早發現小鵬價格問題的前長城汽車的經銷商掌門王鳳英,入職小鵬后成為鐵三角之一,主抓采購和經銷商體系搭建,何小鵬還把總裁位置讓給了王鳳英。
根據晚點等媒體的報道,王鳳英在供應鏈和營銷體系內更換了多名采購和渠道高管,其中就包括小鵬汽車副總裁李豐。王鳳英同時聚賢不避親,盛邀自己丈夫張利加入小鵬。張利也是長城汽車老將,為長城經銷商體系搭建立下汗馬功勞。
鐵三角的另一極是財務出身的顧宏地博士。顧博士畢業于耶魯,曾就職摩根大通,2015到2018年參與多次亞太區的并購業務。目前是小鵬副總裁,負責投融資業務、公司戰略、財務等核心業務。小鵬飛行汽車、直立機器人等新業務也都有顧博士的身影。
而機構變革之外,小鵬背后另一大推手,則是大眾。而引入大眾投資,也是顧博士的功勞。
2023年7月,大眾宣布向小鵬增資約7億美元,成為其第三大股東(持股4.99%)。雙方基于小鵬G9車型平臺、智能座艙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件,聯合開發兩款B級純電動汽車,計劃于2026年上市。
2024年,合作進一步深化,雙方簽訂電子電氣架構(EEA)技術協議,聯合開發適用于中國市場的CEA架構,控制單元減少30%,支持高階自動駕駛。此外,雙方在廣州、合肥設立聯合研發團隊,共享零部件采購以降低成本。
“本次合作意味著中國車企憑借技術能力,獲得全球汽車巨頭(大眾)的認可。一方面,大眾前期與多家中國車企進行了溝通,最終選擇小鵬是對我們的全棧自研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和平臺能力的認可。合作將幫助大眾進一步打開中國電動汽車市場。
另一方面,小鵬選擇大眾,可以把最先進的技術用于更大體量,實現商業化變現和成本攤銷(供應鏈成本大幅降低)。”顧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這說明小鵬降價放量的策略能夠奏效,一方面是先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整治內部貪腐同時發力經銷商;另一方面則是引入了大眾的引以為傲的全球供應鏈體系,站在巨人肩膀把供應鏈零部件價格打下來。同時何小鵬在過去異常艱難的融資環境和低迷銷量下,依然每年投入數十億元燒智駕,如今終于等到智駕普及之年,觸底反彈。同時還有余力投入機器人行業,為小鵬的技術能力尋找更多商業化可能。
“何小鵬過去創業時候,為了企業發展敢于把董事長職位讓出來給俞永福,自己甘愿打下手,能屈能伸大丈夫。現在造車也終于趟出來了。”網友盛贊道。新勢力車企鮮有讓另一個車企投資的先例,也鮮有讓夫妻檔擔綱車企核心高管的先例。何小鵬能夠做到為了企業發展自己甘愿分權,甘愿讓大眾入股,如此魄力不成功都難。
從最初的核心投資人到如今具備絕對話語權的董事長,何小鵬率領王鳳英、顧宏地三人組成了小鵬汽車全新的“鐵三角”陣容,而一手創立了小鵬汽車這一品牌的三位元老級創始人夏珩、何濤、楊春雷則基本上淡出了小鵬汽車的核心管理層,目前在官網上只有終身榮譽稱號。
經過一系列人事改革和經銷商體系搭建。目前國內市場小鵬汽車在全國共有639家門店,覆蓋206個城市,小鵬汽車的服務中心達到376家。2025年,小鵬將進一步覆蓋三四線城市市場,加快門店擴張速度。海外市場已超過30個國家145家門店,近期何小鵬信心滿滿的宣布2025年海外市場門店要擴張超過300家,“長期計劃是海外市場能夠在未來10年貢獻小鵬汽車的一半銷量,成為中國中高端新能源品牌出海份額第一。“
如上文所言,目前車企依然在打價格戰,但戰火燒到了供應鏈。供應鏈企業零部件價格直接影響新車型的降價幅度。
談及供應鏈,目前最火的供應鏈概念就是智能座艙和智駕供應鏈。如果說這方面比亞迪給所有車企上了開年第一課。那么小鵬聯合大眾給比亞迪上了一課。
年初比亞迪“天神之眼“打響了智駕普及第一槍,下到幾萬塊的海豚上到百萬豪車仰望系列標配高階智駕,實現了其它車企需要加價幾萬甚至十幾萬才有的自動泊車、端到端、無圖NOA等高階智駕功能。
不過細究起來你會發現,同樣是搭載英偉達Orin X 芯片的智駕汽車,比亞迪騰勢Z9低配要賣到33.4萬。而小鵬G9則僅需24.88萬,差價近10萬。拋開比亞迪引以為傲的易三方三電技術,單從智駕功能看,似乎想要相同芯片的話,小鵬更劃算。為什么?
2024年2月29日,小鵬與大眾再次圍繞平臺與軟件戰略技術簽訂聯合開發協議。這次,雙方就車型及平臺的共用零部件訂立聯合采購計劃,以合力降低平臺成本。
雙方在包括智駕、三電系統、底盤、內飾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和奧迪、保時捷共享大眾造車平臺供應鏈,雙方還宣布合作成立CEA架構。
2024年大眾中國CEO貝德瑞直言,小鵬G9多個零部件成本過高,幾乎關鍵零部件都有著10%-25%左右的溢價。如果以25%計算,那么當年34萬的G9按照大眾聯合采購成本降本,就節省了8.5萬,接近25款G9的售價。可以說這筆錢就是大眾幫忙省下來的,也從側面說明,同價位車型比亞迪的降本能力相較于大眾要弱得多。
但在平價車型中,大眾雖然也有捷達、polo、桑塔納等售價幾萬塊的車型,但都集中在油車領域。在電車平臺大眾有11萬的ID3,相比于12萬的比亞迪海豚空間、底盤質感、動力水平都要更好。
供應鏈零部件價格不是基于市場定價,而是基于規模定價。簡單講,車買的越多,零部件價格越低。2024年,大眾銷量900萬全球第二,比亞迪427萬全球第五。理論上說,銷量多一倍,零部件價格降一半。基于規模效應,大眾比比亞迪在供應鏈端擁有更多定價權。
不光是智駕,在雙腔空懸這一配置上也是如此。小鵬G9用的是進口的威巴克雙腔空懸,CDC減震來自德國倍適登Bilstein。這兩個品牌也是歐洲豪華車的主要底盤供應商,BBA、勞斯萊斯等都是它們供貨。大眾旗下保時捷等高端品牌也是從威巴克采購。威巴克母公司科德寶是材料巨頭,長期為各大車企提供NVH解決方案,當然也包括大眾。
小鵬通過和大眾的聯合采購,可以把關鍵零部件價格降到比肩比亞迪的水平也就不奇怪了。
小鵬的另一個魔法是供應鏈回款周期。
媒體統計,小鵬的供應商回款周期比比亞迪迪鏈的125天還要高,高達216天。也就是說如果比亞迪和小鵬采購相同供應商相同數量的零部件,小鵬比比亞迪多出一倍的回款周期,也就是多一倍無息貸款,現金流壓力會更小,可以騰挪更多資金用以研發銷售,甚至更多降價空間。
我們當然希望國內車企能夠像特斯拉、小米學習,不要欠太多供應商的貨款,畢竟供應商也要生存。但是對于小鵬來說,本就在生死邊緣,能活下來最重要。希望小鵬在銷量節節攀升的時候,縮短供應鏈周期,共謀發展。
說到這里,想必讀者看出來了,小鵬正在沿著比亞迪的老路,拉著大眾的小手,用比亞迪引以為傲的規模效應,逐步蠶食比亞迪在下到11萬上到25萬價格區間的市場。同時在AI時代還能逐步攤薄智駕成本。“果然還是廣東企業更了解廣東企業。”“寇可往吾亦可往。”不少網友表達了這一招的高明,實實在在的陽謀。
利用規模效應比亞迪建立了人才庫,威懾了供應鏈,同時把智駕研發成本攤薄到幾乎不要錢。三者合力,進一步拉低了售價。這才有了全系上智駕“加量不加價”的壯舉。
大眾有著比比亞迪更龐大的銷量規模,更根深蒂固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如今加上小鵬多年經營的智駕優勢,讓小鵬不僅可以加量不加價,還能加量大減價。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在買小鵬確實要比比亞迪同價位的車更劃算,更有性價比。
現在,可能輪到了比亞迪向小鵬和大眾學習怎么管理供應鏈擰毛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