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隨著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臨近,食品安全話題總會成為輿論焦點。今年,“楊銘宇黃燜雞剩菜回收再售”事件登上熱搜,再次將餐飲行業的后廚秘密推至風口浪尖。
當消費者舉著手機拍攝外賣、盯著店員操作奶茶配料時,一場關于“吃得更安全”的全民監督,正在深刻改變整個行業的游戲規則。
01■
黃燜雞事件這根導火索點燃了什么?
3月12日,一段時長37秒的偷拍視頻讓“楊銘宇黃燜雞”陷入輿論漩渦。畫面中,某門店員工將顧客吃剩的雞肉倒回鍋中重新加熱,混入新食材后再次出餐。
盡管品牌方緊急聲明“涉事門店系個體加盟店,已啟動全國自查”,但#黃燜雞回收剩菜#的話題仍在24小時內引爆3.2億閱讀量。社交媒體上,一條“你以為吃的是外賣,其實是別人的口水”的評論獲贊超10萬,折射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深度焦慮。
楊銘宇致歉信
這并非孤例。近三年餐飲行業輿情監測顯示,每年3月食品安全類投訴量環比激增40%,其中現制飲品、快餐成為重災區。從奶茶店員工徒手抓珍珠,到咖啡店用過期牛奶拉花,后廚監控盲區里的每一個違規動作,都可能引發連鎖信任危機。
當消費者小陳在采訪中說“我現在只敢點有明廚亮灶的品牌”時,道出了一個殘酷現實:在消費者用腳投票的時代,食安問題不再是“整改就能翻篇”的小插曲,而是關乎企業存亡的致命傷。
02■
行業整體已跨過“底線生存”?
今年315的特殊性在于,監管部門提前吹響了“春雷行動”的號角。3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啟動“餐飲安全百日攻堅”,重點排查連鎖餐飲、網紅飲品門店。從中能看到既有雷霆手段,也不乏細節洞察。
如陜西寶雞,市場監管局聯合媒體發起“315·現場查”行動。發現某茶飲品牌門店食品添加劑未設專人專管、電子秤未按期校準、原料與清潔工具混放等問題。
盡管店家解釋“計量偏差在允許范圍內”,但執法組負責人當場指出:“誤差累積可能改變飲品配比,長期飲用或影響健康。”這種“較真”態度獲得網友力挺,直播觀看量突破500萬人次。
一向對新茶飲“重點關注”的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在今年初,發現一款草莓類飲品因顏色異常深黑被盯上。檢測發現,商家為追求視覺效果超量添加竹炭粉,雖未直接致病,但可能干擾人體礦物質吸收。
檢查現場
而在更早的2024年8月,金山區監管部門對12家飲品店突擊檢查,16項問題清單中,“效期標簽填寫不規范”“消毒記錄缺失”等管理細節占據九成。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檢查中均未發現過期原料、篡改保質期等惡性行為——這或許意味著,行業整體已跨過“底線求生”階段,進入“精益管理”深水區。
03■
進步的背后:
標準化與人性化的博弈?
當監管部門通報“未發現重大食安問題”時,也有網友提出疑問:“難道非要吃出毛病才算大事?”這種質疑背后,暴露出行業升級中的深層矛盾。
一方面,頭部品牌正用數字化手段構筑防線。某知名奶茶品牌負責人透露,其全國5000家門店后廚均安裝AI攝像頭,系統可自動識別未戴口罩、手部觸碰食材等違規動作,3秒內推送警報至區域經理。
另一方面,加盟模式下的管理斷層依然難解。楊銘宇黃燜雞事件中的涉事門店正是加盟店,總部每月巡檢難以覆蓋所有操作環節。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企業為應對檢查流于形式:福州某飲品店被曝“白天擺合格原料,晚上換臨期品”,玩起“檢查躲貓貓”游戲。
商家售賣隔夜飯菜
消費者的高期待與行業現實之間,仍存在認知鴻溝。第三方檢測機構數據顯示,2024年現制飲品菌落總數不合格率已從2019年的8.7%降至2.1%,但社交媒體上“喝奶茶拉肚子”的吐槽未見減少。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既與消費者敏感度提升有關,也暴露出行業標準滯后——目前我國尚未制定現制飲品微生物限量國家標準,部分企業執行的是寬松的地方標準。
04■
如何讓“放心”不再是一場秀
在杭州,市場監管部門試點“掃碼看后廚”工程,消費者點外賣時掃描包裝封簽二維碼,即可查看菜品制作過程視頻片段。北京某連鎖咖啡品牌則推出“食安開放日”,每月邀請消費者代表突訪中央廚房。
更具創新性的是深圳推出的“吹哨人獎勵計劃”,鼓勵企業內部員工舉報違規行為,最高獎勵10萬元。“我們要讓守護食品安全的人,比破壞者獲得更多回報。”深圳市監局負責人的這番話,揭示出治理邏輯的轉變。
消費者端也在覺醒。00后群體中流行的“配料表考古”,催生出專業級監督——有博主用分光光度計檢測奶茶糖度是否與宣傳一致,更多人通過短視頻傳授“五看鑒別法”:看封口是否完整、看冰塊是否透明、看水果有無氧化痕跡……這種民間智慧倒逼行業提升透明度,某奶茶品牌因主動公布添加劑供應商名單,單日銷量暴漲30%。
每一次食安事件都在推動行業進化。315的真正意義,不在于這一天曝光多少問題,而在于剩下的364天里,能否讓“不敢違規、不能違規、不想違規”成為行業共識。
以下為本周快訊——
3月9日
菲諾推出“咖啡茶飲專用”燕麥奶
菲諾新品
菲諾官宣推出“咖啡茶飲專用”燕麥奶。據介紹,新品選用澳洲進口燕麥,配以超高溫瞬時殺菌技術,口感更醇厚,與咖啡茶飲融合度好,穩定性強,可用來制作各種風味調飲。
3月10日
“無糖+維C”,讓茶無糖果茶再升級!
500mL裝全新上市
讓茶無糖果茶500mL裝
讓茶無糖果茶500mL裝全新升級上市,該系列涵蓋葡萄烏龍茶、檸C茉莉茶、柚C茉莉茶和青梅龍井茶四大爆款口味,精選自海拔800米以上高山茶園,100%真茶萃取,堅持0糖0能量。單瓶容量增加11%,真正實現“加量不加價”,每瓶富含100mg維生素C,滿足成人每日所需,實現運動、辦公、配餐等多場景飲用需求。目前,新品已陸續上線各大電商平臺的讓茶官方旗艦店。
讓茶無糖果茶系列自2021年上市以來,憑借其品質和口感多次霸榜電商平臺茶飲料TOP3,并接連斬獲“iSEE全球美味獎”2星和3星榮譽、“福布斯中國2025大消費年度影響力產品”,及沙利文“全國無糖果茶銷量領先”的權威市場地位認證,凸顯了讓茶在無糖果茶細分市場的行業引領地位。此外,品牌營銷上讓茶攜手當紅新生代演員侯明昊作為品牌代言人,更是收獲了眾多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
3月11日
飲用水產量份額跌破50%,即飲茶崛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飲料行業產量為1.88億噸,同比增長7.5%,總營收為534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飲料市場第一大品類,2024年包裝飲用水陷入價格戰,產量份額也歷史性跌破50%,與此同時,即飲茶等新品類崛起。
3月12日
“奈雪green”店型正式開業
奈雪green店
首家奈雪green店在深圳前海開業,門頭醒目掛著“輕飲輕食green by NAIXUE”的logo。以“自然綠意,輕盈生活”為理念,奈雪green專營輕飲輕食,瞄準白領客群“低卡”“健康”“日常”的需求,提供4款輕食能量碗及多款全新飲品。
3月13日
庫迪咖啡在安徽成立烘焙公司
庫迪咖啡
庫迪烘焙(安徽)有限公司在安徽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張慶秋,注冊資本高達8000萬人民幣。公司業務覆蓋食品生產、飲料生產、調味品生產以及貨物進出口等多個領域。據天眼查App顯示,庫迪烘焙(安徽)有限公司由庫迪供應鏈(安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3月14日
瑞幸咖啡上新“鮮萃輕輕龍井”
瑞幸咖啡上新鮮萃輕輕龍井
瑞幸咖啡官宣推出鮮萃輕輕龍井。據介紹,這款新品為錢塘龍井產季限定,在茶和奶上都進行了升級,選用100%動物乳脂,0植脂末、0植物油,現泡茶湯,清新鮮爽,一大杯熱量約100大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