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木棉花打卡點走紅,擁有絕佳江景機位,前年還默默無聞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花城廣州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木棉花季。除了眾所周知的中山紀念堂、陵園西路等熱門打卡地,今年新出圈的還有農講所。
比起位于市區的農講所,番禺區龍舟西街這個打卡地的走紅頗有些意外。
它就是隱藏在珠江后航道南岸,與廣州之窗隔江相望的喜臨院。
喜臨院距離廣州地鐵夏滘站A出口大約1.4公里,步行20分鐘左右,期間需要穿過商業區、村落、田間小路,雖然位置略顯偏僻,卻吸引很多攝影發燒友,江邊機位低空無人機的數量以十起計。
喜臨院的木棉花受歡迎,主要在于前景、中景、背景的高級感。那些落在屋頂和地面上的大片木棉,紅艷似火,與古樸的建筑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絕美的春日畫卷。
江邊的這幾棵木棉樹,年份并不是珠江三角洲最古老的,姿態也不是最出眾的,但恰好與江對面的廣州之窗同框,某些角度還能拍到廣州塔。紅花映襯現代建筑、江上大小舟船、跨江大橋,仿佛在進行一次史詩式的交流,這種充滿現代感與靈動感的木棉盛景是其他地方見不到的。
廣州之窗剛落成不久,從北往南看像阿拉伯數字-100,在番禺北望,則像001,因此也叫廣州100大廈或001大廈。如果沒有廣州之窗這個最強背景,喜臨院旁邊的幾棵木棉也不會這么受歡迎。作為游客,已經分不清它們和廣州之窗誰是主角了。所謂美景,互相成就罷了。
木棉花紅艷卻不媚俗,樹干高大挺拔,象征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因此也叫英雄花。最令人稱奇的是,木棉花掉落時擲地有聲,不萎靡也不掉色,仿佛在訴說著英雄的氣節。這種獨特的氣質,使得它成為廣州城市精神的象征。
很多老廣會將掉落的木棉花晾干后用來煲湯,味道極為鮮美,還有補濕的功效。
拍照建議:清晨或傍晚拍攝效果最佳。這時的光線最為柔和,能夠更好地展現木棉花的色彩;其次,可以嘗試不同的拍攝角度,比如仰拍以突出木棉樹的高大,或者俯拍以展現滿地的落花;最后,不妨帶上一些道具,比如書本、雨傘等,為照片增添幾分文藝氣息。喜臨院江邊小房子目前是過不去的,但小島對面剛好有個觀景平臺,位置很好,也較開闊。如果想拍攝廣州之窗和木棉花同框的作品,一定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使用無人機。
如果無法在清晨和黃昏抵達,盡量選擇上午拍攝,下午有點逆光,天空不藍。
定位:喜臨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