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發布
作者:楊一軒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全分了?這是不打算過了?”
東方雨虹(002271.SZ)拋出一份大額現金分紅預案后,不少股民發出靈魂之問。
2月底,昔日“防水茅”東方雨虹公告披露,擬向全體股東派發約44.19億元(含稅)現金紅利。如果加上去年9月派發的14.62億現金,其2024年分紅將達到約58.8億。
分紅率高達5445.37%,相當于每賺1元就分走54元,如此慷慨的上市公司屈指可數,一些投資者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東方雨虹2024年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降,其中,歸母凈利潤同比大降超95%,僅為1.08億元。如此“拉胯”的業績之下,竟然突然大幅提高分紅,令人生疑。
更讓投資者在意的是,一旦分紅預案通過,東方雨虹董事長李衛國將獲得近10億分紅,再加上中期分紅及減持股票套現,李衛國2024年能從上市公司拿走約19.5億。
雖然東方雨虹市值已較巔峰期蒸發近1300億,但2024年的胡潤富豪榜上,李衛國的財富仍有130億。突然加速從上市公司套現,百億富豪也這么缺錢嗎?
質疑聲四起之下,3月12日晚間,據東方雨虹公告,稱將分紅金額調低一半,降為22.1億(含稅),并考慮推出2025年中期分紅預案。
▲東方雨虹公告將分紅金額減半。
看似妥協之下,這44億估計終歸還是要全分出去的。
“恒大式分紅”?
在2月份推出分紅方案后,一些東方雨虹的投資者繃不住了,“每股利潤5分不到,每股分紅1.85元,拆家式分紅”。
這主要源于,“防水一哥”的業績突然大幅轉向。
自2008年上市后,東方雨虹業績一路上揚,即使前幾年受房地產行情拖累,2022年、2023年的歸母凈利潤,仍維持在20億水平。但到了2024年,突然斷崖式下滑至約1億。
▲東方雨虹前幾年歸屬凈利潤較高。圖片來自東方財富網。
令部分投資者不解的是,其偏偏在業績大跌時,推出遠高于此前的分紅方案。
自2015年后的8年間,東方雨虹累計分紅約30億,年均不到4億,但2023年突然增至14.73億,占當年凈利潤超六成。2024年分紅則是陡增,基本上就是動用歷史留存利潤了。
拿過去的利潤慷概分紅,并不意味著東方雨虹錢多到花不完。
2024年財報顯示,僅債務方面,其流動負債為約173億,其中包括46億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9.27億非流動負債等,但自由現金流不到30億,資金壓力看著并不小。
對于此前為何要大手筆分紅,有投資者質疑,是不是為了緩解實控人的質押壓力。
對此,東方雨虹也大方承認,稱分紅若順利實施,李衛國所獲現金分紅將主要用于償還其股票質押融資,降低杠桿,這樣有利于降低公司經營風險。
作為控股股東,李衛國將近八成的股份已經質押,而如果44億分紅實施,他將獲得9.82億,的確能緩解不少資金壓力。如今分紅方案調整,李衛國也能獲得近5億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李衛國似乎特別“缺錢”。
年初,他通過大宗交易減持4053萬股股份,套現約6.52億元。2024年中期分紅,他拿到約3.18億元。再加上這一次分紅,李衛國一年間將從上市公司合計拿走近15億資金。
在東方雨虹的分紅方案調整前,有人喊出“這是恒大式分紅”。
恒大集團自2009年上市后,分紅金額超過730億,也就是將超四成的凈利潤用來分紅,大股東許家印家族拿走約540億??梢哉f,超過一半的分紅,落入大股東口袋。
當然,在房企業績高歌猛進時期,不止是恒大拼命往大股東口袋里塞錢。碧桂園的楊國強家族,從上市公司獲得的分紅,也超過400億。
業績好時分紅本無可厚非,但怕的是大股東看情況不妙,先“掏”為敬。
同樣以房企為例,據清流工作室統計,從2017年開始,到2020年房企大規模暴雷前夕,這四年是房企分紅水平最高的一段時間。
當然,東方雨虹還不至于暴雷,但以目前的業績情況看,即使是減半分紅,仍異于常理。
而這種明確為了緩解實控人資金壓力的行為,難免不令投資者擔憂。畢竟,實控人的壓力,并不能等同于上市公司的壓力。
要錢為員工持股兜底?
面對股權質押壓力,東方雨虹為李衛國“慷概解囊”,可能也是無奈之舉。
外界猜測,李衛國將大部分股權質押,所獲貸款可能用來給員工持股計劃兜底。
2021年3月,東方雨虹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當年6月完成購股。根據公告,有1411名員工購買了4947.17萬股,成交均價為55.7846元/股,累計花費27.6億元。
員工自籌資金部分實際繳款總額13.77億元,人均投入接近百萬。
值得一提的是,員工持股計劃所購的股份中,有1500股來自李衛國,交易金額為8.07億。借著員工持股計劃,李衛國成功套現約8億。
當時,李衛國承諾,如果員工持股計劃年化收益率低于8%,由他來補償8%的利息,最晚到2026年完成清算。
沒想到的是,剛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房地產市場就遭遇調整,東方雨虹業績開始下滑,股價也從63.7元/股的高點一路下挫,市值從近1600億巔峰下墜。
員工持股計劃浮虧越來越多,退股者不斷增加。
2023年10月,疑似東方雨虹董秘張蓓的朋友圈截圖在網上流傳。截圖中,張蓓稱公司業績、業務都穩定向好,但“股票這樣一個跌法,已經完全超出我的預期,一遍遍刷新我的認知底線”。
▲網上流傳的張蓓朋友圈截圖。
到了11月中旬,員工持股計劃退出十大流通股行業,持股低于1806萬股,超過六成多員工選擇退出。東方雨虹不得不公告宣布回購股票。
而在公告前幾日,自稱東方雨虹離職員工的網友,在股吧發帖“跪求李董退還股權激勵本金”。
帖子稱,自己找親戚、銀行貸款,籌資100萬購入公司股票,離職1年無法拿回本金及利息。離職半年時間左右,通知簽放棄收益聲明,可以退還本金,但過去半年多還未收到分毫。不過,該帖子很快刪除。
如果按2023年11月的員工持股情況,李衛國當時需要兜底的資金約8億。如今股價與那時候相當,在假定股價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如果明年清算,李衛國需要拿出的兜底資金,估計在10億左右。
當然,這筆資金并非迫在眉睫,擺平股票質押風險,才是當務之急。
按去年7月測算,到今年年中,預計將有近18億質押融資到期。高額資金壓力下,李衛國去年12月仍在質押。截至去年末,李衛國持有21.79%的東方雨虹股份,其中占比79.58%的股份已經被質押。
不過,東方雨虹去年曾表示,“李衛國具備履約能力及資金償付能力”。
百億富豪不差錢
套現、分紅,對李衛國來說,似乎全是為了東方雨虹。
畢竟,這家由他一手打造的龍頭公司,已經走過近30年歲月,即使行業沉浮,也要盡力撐下去。
李衛國1985年畢業于湖南農業大學畜牧水產系畜牧專業,畢業后曾創辦養豬場,當過老師,后調任至湖南省統計局。直到1995年,受下海創業潮鼓動,李衛國辭職后成立公司,專門研究防水涂料。
1997年,李衛國與弟弟合伙成立東方雨虹,2001年,該公司因成功拿下北京奧運會80%的防水項目而名聲大噪。
2008年,東方雨虹上市,由于趕上地產行業高速增長期,其資產和業績一起快速爬坡,2021年凈利潤創出歷史新高,市值一度達到1600億,得名“防水茅”。
但巔峰過后,東方雨虹業績開始緩慢下滑。地產行業下墜的大勢下,本已退隱的李衛國,于2022年重新出山。
當年底,一份關于東方雨虹的調研紀要傳出,李衛國稱,“我現在回國是有一點悲壯的”,這也被外界解讀為他回國“救火”。
隨后,東方雨虹發展砂粉等非防水業務,加快渠道改革,當年業績小幅上漲,但去年又掉頭向下。不過,李衛國那時似乎并未全情投入公司經營。
去年10月,據時代周報消息,有知情人士稱,“李總前段時間在加拿大的別墅中修剪樹枝時,不慎摔傷骨折,行動不便,因此近期并未回國,但今年有計劃回國?!睎|方雨虹證券代表處工作人員則稱,“他(李衛國)今年跑到國外比較多,很久沒有露面”,但一直正常參與公司經營。
在凈利潤大幅縮水至1億后,李衛國變得積極了。網上的新聞稿顯示,去年12月31日,李衛國開啟一線調研,與全國各地合伙人交流,鼓舞士氣。
▲李衛國在一線走訪調研。圖片來自證券市場周刊市場號。
他還在2025年新年獻詞里提出,東方雨虹“既要做500強,又要存活500年”。東方雨虹換了總裁,開拓海外市場,還成立人工智能相關公司,尋找新增長可能。
斗志滿懷之下,無論是質押融資的錢,還是給員工持股計劃兜底的錢,應該都難不倒這位百億富豪。更何況,他除了控股另一家上市公司高能環境外,還在加拿大擁有一家房地產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