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2年恒大許家印爆雷之后,早就過熱的的中國房地產行業,終于迎來了注定的寒冬。
雖然現在有不少消息都在講述地產行業的冬天已經過去,現在正是勃勃生機、萬物復蘇的春天,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對此,不妨看看中國河南的房產一哥,也許你就能有更加直觀的體現,并知道現在的房地產到底如何?
河南地產一哥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興起,中國各地都掀起了一陣炒房熱,也由此誕生出了一大批靠著炒房發家致富的億萬富翁和相關房企。
比如說留下了2萬多億爛賬的恒大許家印,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典型。
同樣正是由于恒大昔日的輝煌,所以恒大的島臺似乎就像一個信號,預示著中國地產行業的好日子要結束了。
對此,河南本土的房企一哥建業集團應該也是深有體會的。
說來,建業集團的名聲雖然比不上恒大和碧桂園,但在河南那也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的存在了。
該公司成立于1992年,此后其發展雖然不如恒大那么迅猛,但也算得上是步步高升,很快就成為了河南房地產行業響當當的存在。
而在2019年也正是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建業集團更是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時刻。
河南省內的122個縣級及縣級以上城市,到處都能夠看到建業集團的建房,也正是在這一年,該集團首次實現了年銷售額破千億的耀眼成就!
而在2020年,該集團更是以86億的納稅額度成為了河南排名第二的納稅大戶。
可以想象,當時的建業董事長胡葆森,在看到自己的成就時是何等的豪情滿懷,以至于他還喊出了“唯有建業,超越建業”的口號。
或許,當時在他的心目中,超越男的成為下一個許家印,應該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不過應該承認,至少曾經的建業集團確實有超越恒大的可能。
同樣和恒大一樣,胡葆森除了搞房地產之外,也將資金投入到了其他領域之中,比如說農業、科教以及文旅。
他曾經花費巨資打造了“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項目,讓其成為了自己公司的旅游新地標,效果確實是有一些的。
然而很遺憾,有多少看上去的天之驕子,其實說白了也只不過是乘著時代浪潮的弄潮兒罷了。
一旦時代的浪潮褪去,而他們又沒能夠及時轉向,那其下場就是摔的粉身碎骨。
許家印如此,胡葆森其實也是如此。
沒錯,胡葆森也快撐不下去了,那這又是為什么呢?
深陷泥潭
作為建業集團的創始人,胡葆森絕對稱得上是寒門貴子的勵志典范。
他出身一般,卻在上個世紀80年代抓住機遇南下香港打工,并在那里見識到了房地產行業的玩法,并抓住了時代的浪潮,回鄉創業,搞房地產,大發特發。
不過,由于本錢有限的緣故,所以胡葆森并沒有選擇直接就在大城市里搞房地產。
相反,他早早的將目光瞄準了,當時大部分房地產行業都還不關注的三四線城市,由此占得先機,實現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布局。
因為他發現大城市的房地產行業雖然能夠接到大單子,但同樣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相反小城市的每單收益雖然小,但卻能夠薄利多銷,降低風險。
就這樣曾經的胡葆森靠著在小城市的穩扎穩打,讓他的房地產公司雖然沒有像恒大那樣跨越式發展,但卻勝在一個穩。
這樣的好處就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不少遠比胡葆森都要風光的地產老板紛紛栽了個跟頭,但他卻逆流而上,不僅保住了基本盤,而且還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但伴隨著三四線小城市的利潤達到上限,以及公司體量的不斷增大,胡葆森終究還是決定進軍大城市了。
居長安大不易,在大城市里搞房地產同樣也是如此。
雖然在進軍大城市后,靠著多年積累下來的口碑和不錯的市場營銷策略以及鄙視房地產的火爆,胡葆森的體量在短短幾年內就有百億級別增長到了數千億。
可同樣伴隨著在大城市里的地產項目全面開發,公司的負債情況也是愈發不容樂觀。
更加糟糕的還是2019年的疫情,以及此后長達三年的疫情封控。
那三年一盆冷水澆在了全國人民的頭上,讓人們清醒的意識到,其實房地產并不是所謂的剛需。
尤其是7.8億人的負債,超過4億人的預期更是讓所有人都明白,為了那一套鋼筋水泥就搭上自己拿著全家的錢包,再背上幾十年的債務,真的不值。
而且,他們也真的沒有那個能力再去充當房地產的“韭菜”了。
消費市場熄火,地產行業自然就垮臺了。
建業集團也沒能幸免,在2021年就因為疫情和水災的緣故損失了至少50億。
此后在2022年和2023年,由于銷售額的連續腰斬,使得公司不得不大裁員。
根據媒體爆料,請在2022年建業集團就裁撤了60%以上的員工!
并且建議也和恒大,萬達一樣開始出售手上的其他項目以求保住自己的現金流。
但很遺憾的是,面對著惡化的大環境,胡葆森的種種舉動也是杯水車薪。
2024年,有人爆料金業集團的負債已經達到了1500億,雖然相比于恒大和碧桂園、萬達,這點兒錢好像不算太多,但對于建業而言,這筆錢已經足夠破產了。
至于尋得生機?
中國房地產現在的問題根源在于,老百姓已經沒錢買房了,而且中國的房子也太多了,記得前幾年中國住建部便公布,目前中國有6億棟住宅。
這其中哪怕只有1/6能住,也不是現在的中國人能消費完的。
結語
雖然從短期來看,房地產行業的寒冬會影響經濟的發展,但從長遠來看,中國經濟不能再被房地產行業綁架了!
至于那些房地產老板,也真不值得同情,畢竟他們用高房價攫取財富風光消費的時候,可也沒想過可憐一下普通老百姓的錢包呀!
參考資料: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2025年05月06日——建業地產:2024年虧損33.08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2025-05-09——建業地產:4月合同銷售額6億元 同比降20.2%
金融界2022-11-15——“河南地產王”的艱難時刻:裁員7000,還要分期付賠償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