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提出這個問題的是北歐某心理學家,他通過一些菜品的關聯(lián)來判定有沒有異性緣分,他選用的是脆皮烤豬肉來測試男性對于性愛的態(tài)度,結合語氣和面部表情來判斷,準確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在國內開始此項研究的人不多。我也是在成都讀碩士研究生時聽賈教授提到,后來就做過相關測試。
累計案例已經(jīng)很多了,當然,不同的菜品受眾是不一樣的,但都是大眾菜,比如番茄炒雞蛋、圓蔥木耳等等,不僅僅限于男女之間,很多求職測試也能看得出一個人的內在心理。不過今天我們還是說說相親話題吧。
案例一:大齡男教師和大大齡女銀行職員相親,相親地點在某咖啡廳。
開始聊得還算不錯,不過相對而言,女職員要沉靜很多,許多問題都是有問必答,就連喝咖啡的種類都是隨便的架勢。
這位大齡男教師是我的一個學生,我特意囑咐他了這個問題,到后來他隨便說了一句:我挺喜歡吃蛋炒飯的,你喜歡嗎?女職員看了看他,說喜歡!
回來找我分析,我說可以談下去!
男教師問:她怎么回答我就不談?我說道,她說也喜歡!多了一個“也”字就別談了吧。男教師不解其意,但后來二人倒是談的不錯,結婚了。
案例二:相親的男方是公務員,女方則是女軍人。同樣的問題,女方回答是反問:蛋炒飯是啥?揚州炒飯嗎?
結果當然是沒結果,我說連第二面也別見,公務員不聽,但結果證明我說的一點都沒錯。
案例三:女方是小學老師,男方依舊是那個公務員,同樣的問題,女方回答說:會啊,我給你做!
結果是我判定的,女教師一定不是她的真實職業(yè),后來證實。
判斷一個人的性取向并不容易,一定要讓對方放下戒心,這個問題的設計就是如此。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回答問題的字數(shù)。越少概念越成立,點點頭就是答案,必成!
喜歡的請加我關注。謝謝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