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以228億美元向美國貝萊德財團出售全球43個港口業務(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這件事情引發的輿論爭議還沒有平息。
巴拿馬運河承擔全球6%海運貿易量,而中國商船貨運量占比21%。將港口出售給美國后,可能會讓中國出口貿易陷入極大的困境!
香港《大公報》更是在3天內3次批評他,不過他都選擇了沉默。
3月15日,香港大公報稱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直言李嘉誠為什么如此輕易地將重要港口轉讓給美西方勢力?表面宣稱商業行為,背地里卻藏著怎樣的政治算計?有沒有考慮到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我們知道,現在一種說法是這是一筆正常的商業交易。但問題是,首先是時機不正常。
在美媒的報道中,特朗普在就職演講當中,就提到了6次巴拿馬。雖然長和集團極力辯解屬于正常的商業交易,但當特朗普流露出打劫中國企業港口資產的意圖,要求巴拿馬政府審查長和港口特許經營權合法性之后?,李嘉誠快速把港口出售。而43個港口每年貢獻不到10億美元的利潤,卻能賣出228億美元,當然也符合李嘉誠商人的信條——利潤最大化。
其次是交易的對象不正常。貝萊德這幾年做了很多讓人震驚的事情。首先是2020年疫情賣新冠疫苗賺錢最多的輝瑞和阿斯利康這兩家醫藥公司,貝萊德分別是它們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
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之后,趁機收割烏克蘭能源、礦產、基建、電網、農業等國有資產的也是貝萊德公司。甚至就連日本核污水排海的主要責任方東京電力公司,他背后的大股東也是貝萊德。
現在李嘉誠把港口一賣,美國想要控制巴拿馬運河又近了一步。但對于特朗普的言論,巴拿馬方面堅決反對,他們聲稱巴拿馬運河及其臨近地區,每一寸土地都是屬于巴拿馬的。因此,對于避免運河被美國完全控制,中方與巴拿馬還是有共識的。
如今,一個動向是,3月14日至15日,中方代表團訪問巴拿馬,會見巴主要政黨領導人,在訪問中,中方表示愿意與巴拿馬政黨以及智庫加強交流,鞏固中巴友好關系民意基礎。巴拿馬方面也表示雙方愿意深化交流,共同推進巴中友好事業的發展。
這次中方突發巴拿馬,是否會與這次李嘉誠對港口的出售有關不得而知,但從動向來看,我們是非常重視與巴拿馬的關系。
在李嘉誠賣掉港口之后,不少人認為巴拿馬離中國太遠,又離美國太近,我們想管也管不了。更何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范圍內布局深厚,不差巴拿馬這一個節點。
但現在的中方突訪巴拿馬的背后,可以看出,中國未來在巴拿馬和中南美洲這一塊的博弈和交鋒還未結束。
巴拿馬位于美國西南角方向,看似位于一帶一路的角落,但其實無比重要,因為通過巴拿馬可以實現類似美軍在二戰時期調動艦隊快速穿插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戰術效果,當時艦隊承載的是物資、軍備、士兵。
在和平時期、全球合作接受度更高的時期,成本更低、運力更強的遠洋貨運船隊則可以承載商品。
巴拿馬、以及南美地區很多城市和港口,實質上是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陸地線路上要途經的高風險地區太多了。雖然一帶一路有海陸兩個部分,但海上路線是我們布局另一個重點。
如果關鍵節點被李嘉誠拱手相送給美國,這就正好如了特朗普的愿。但對中國的航運布局造成重大掣肘。
從李嘉誠與貝萊德的這筆交易來看,它還需要中美歐盟三方的反壟斷審批,在特朗普的主導下,歐美這個審查基本不會有問題。但現在還需要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以及反壟斷審查。因為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涉及國家安全、關鍵基礎設施等領域的資產交易可能需要經過中國政府的相關審批。
也就是說,李嘉誠家族的這筆交易還沒有真正落地。
有中國大陸官方人士私下透露,長和這次交易事前并未知會中國官方,令國內非常被動,無法部署應對。有商界人士認為,港澳辦轉載文章,是有意公開施壓,希望長和叫停交易。
但從李嘉誠的商業信條以及它過去的種種商業風格來看,他完全從利潤最大化的角度來考慮交易,不會因為公眾或輿論的指責而輕易改變他做事的原則的,指望李嘉誠主動取消這筆交易并不現實。
但問題是這并非“普通商業行為”,讓我國航運一下子處于被動狀態。“如果美國的種種算計得逞,必然對中國造船、航運、外貿乃至一帶一路造成沖擊。”
因此,在這筆交易還沒有最終簽署的情況下,中方或許還是可以去爭取一下,如果中方的審查可能阻止這筆交易,又或者至少加上中方的利益訴求與條款,要求美國合理、合法的使用巴拿馬運河權利,要為全球的經濟貿易,國際民生考慮,不能把港口作為限制中國商船與航運的籌碼,這或許也是我們當下值得爭取的。
這背后可能還在于為了拿下一個雙保險,雖然已布局北極航線及秘魯錢凱港、希臘等替代港口,降低對巴拿馬運河的依賴。但是目前巴拿馬運河還承擔著中方大部分的運輸任務。
有的人認為港口屬于李嘉誠的,他有自由買賣的權利?,但是?沒有國哪有家,如果每個人都為了蠅頭小利,可以置國家利益于不顧的?話??,那又會是一副怎樣的景象?
商人如果唯利是圖,在大國之爭的關鍵商業交易中,對方一恐嚇就跪,李嘉誠作為香港首富如果是這樣,其他企業有樣學樣,美國揮舞著制裁大棒,我們的企業直接躺平,中國的商業、全球布局,中國科技產業如何能崛起,如何能強大,如何在美國的制裁大棒下生存謀發展?
李嘉誠認為自己是一個純粹的商人,只管賺錢,中國的全球商貿航運與我無關,現在我們看到,李嘉誠賣掉港口走人,為避免未來巴拿馬航運陷入困境,中方就要親自來巴拿馬擦屁股,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
現在美國跟中國打貿易戰,手里幾乎都沒牌了,芯片卡脖子失敗了,關稅戰打的自家股市暴跌,美國發起芯片戰的時候,我們芯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沒有人因為扛不住想過要把自己的資產賣給美國,在無人機領域,美國制裁大疆6次,大疆次次硬剛,美國想要拿下Tik Tok,字節跳動明確表態不賣。在AI領域,美國要封殺DeepSeek,DeepSeek也是從未想過要妥協。
現在美國打航運戰,宣布要奪回巴拿馬運河,還沒開打,李家就快速打包港口出售了,突然到所有人因為交易談妥了才知道。國家和企業想出手都來不及了。
做一個純粹的商人沒有錯,但如果你做到了一定的高度,你的一舉一動足以影響大國之爭與戰略布局的時候,這個時候站自己的祖國,應該是一種自覺。港澳辦在官網轉發大公報文章點評此事,里面有一句是:好好想想有關問題的性質和要害是什么,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么立場、站在哪一邊。
李嘉誠曾經表示不碰政治,但在大爭之世,這筆打包43個港口的交易,本身就是大國之爭的戰略資產,是有強烈的政治屬性的,我國21%的海運貿易依賴這條航道。這筆交易實際卻把我國航運的咽喉要道,賣給和美國深度綁定的貝萊德財團。這分明已經選邊站隊美國。
李嘉誠曾經在一次公開采訪表示,他對香港無愧,對國家無愧,對自己的人格問心無愧。回過頭來看,真的做到了嗎?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