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會以價值來衡量一個人或一件事,也很容易以成敗來論定其價值;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同樣的一個人,在成功時是一種評價,如若失敗,所得到的又是另一種評斷。古訓有云:「不以成敗論英雄」,成敗得失只是一時的勝負,決定勝敗的因素很多,無論人、事、時、地、物,都能影響最后的結(jié)果,然而結(jié)果卻不一定是真正最終的價值論斷。好比歷史上名垂千古的楚漢之爭,劉邦最終得勝,開國立業(yè)成為漢高祖,然而,劉邦的為人處事、風格操守或是韜略能力,真的就強于項羽嗎?其實,劉邦若無蕭何、韓信等人鼎力相輔,若非民心一面倒向劉邦,楚漢相爭的結(jié)果就未必如今日歷史所見的結(jié)局。由此可見,以成敗得失來論定一件事或一個人的成就或價值,是以偏概全的看法。看事情的角度與觀感,并非從一己之價來考量,這不僅有失公平,也未必真實。
對一個人的看法,我們常常會因為自己的主觀價值決定是非善惡。如果你的上司或同事處處挑剔你的缺點,常常指正你的錯誤,對你的工作表現(xiàn)檢視甚嚴,審核甚苛,在主觀認定上,你可能會認為他不是一個好人,是個專挑毛病的怪家伙,甚至抱怨他處處與你過不去。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
不過,也容易因此而忽略了此人對工作的敬業(yè)盡心,以及這種不怕得罪別人的誠實心態(tài),更忽略了回頭檢視自己的過錯。除此之外,我們也常因主觀關(guān)系的遠近親疏,失去了對人超然客觀的判斷。比方我們常常會因為親近朋友的好惡,直接影響到我們對于他人的判斷價值:朋友喜歡或贊許的人,我們總是對他也保持好感;在工作中,朋友常受到某上司的責難,同樣地,我們也自然而然容易對這個上司充滿敵意、不表善意。
一個功成名就的人,并不表示他的為人處事都是值得稱許的,我們?nèi)孕枰钥陀^審慎的立場,來判斷是非善惡。同理,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也不代表他的一切都是失敗的,皆是一無可取的。我們不能以現(xiàn)實的價值來判斷一個人的好壞、成敗。一個生活拮據(jù)的拾荒者,或許每日仍盡心照顧父母,克盡子女之責;相對地,一個家財萬貫、事業(yè)有成的企業(yè)家,可能棄父母而不顧,棄妻小而不顧,終日只追求利益,眼里心里只有金錢。因此,不要讓現(xiàn)實的價值觀蒙蔽了我們的判斷與抉擇,使自己迷失,也不要因人云亦云的蜚語,喪失了對人真正了解的感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