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張良、周勃、陳平等人一致性選擇劉盈而不是劉如意,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呂家勢力的強大,他們不想得罪。
呂雉的實力不僅僅是她自己有政治手腕,他在朝堂上也是有人的,呂家人更是深度參與了劉邦打天下的過程,擁有很強的軍事力量和政治影響力。
比如,呂后的大哥呂澤,他以及他的部下在很多戰(zhàn)役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前208年,呂澤的手下郭盟在杠里之戰(zhàn)中擊敗了秦朝名將王離;還定三秦時,又是呂澤手下大將逼降了翟王董翳。
劉邦彭城之戰(zhàn)失敗后,被項羽追的四處逃竄,首先想到的就是投奔呂澤,是呂澤幫助他穩(wěn)定了局勢,這才讓劉邦有了起死回生的機會。
呂家的實力大臣們都看得到,呂家在大漢建立過程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和犧牲,大家有目共睹。
就拿呂雉本人來說吧,劉邦彭城之戰(zhàn)失敗,一路丟盔棄甲,連自己的兒女都不要了,親爹和媳婦淪為項羽的俘虜。
劉邦和項羽在前線對峙,呂雉和劉太公在項羽的監(jiān)牢里經(jīng)受了長時間的折磨,后來楚漢之爭激烈時,項羽差點沒有把劉太公和呂雉給烹殺了。
這些沛縣老弟兄都知道,功臣們都深有體會,畢竟自己也是一路艱辛走過來的,他們對呂家勢力心有敬畏,更不想得罪他們,都不支持劉邦換太子。
其二,王朝新定,國需安穩(wěn)。
漢朝的建立并不容易,由于同時代的項羽太能打了,劉邦好幾次差點就沒了。
經(jīng)過一路艱辛,建立了漢朝,開國勛貴們也可以光宗耀祖了,王朝新定,他們渴望國家的安穩(wěn),打了一輩子仗,也想享受享受,不想朝廷再次陷入內(nèi)亂。
如果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廢長立幼,再加上呂家人的強勢,必然不甘心。
等劉邦去世后,如果呂家人打算廢掉劉如意,重新立劉盈,他們身為先帝的老臣,是跟著孤兒寡母和強大的呂家勢力做斗爭,還是跟著呂家人犯上呢?
不同的人必然會選擇不同的道路,到時候朝廷內(nèi)部又起紛爭,弄不好刀兵相見,天下立時大亂,打了一輩子仗,晚年也不得安生,甚至晚節(jié)不保。
為了大漢江山的穩(wěn)定,更為了自身利益,大臣們一致反對劉邦改立劉如意為太子。
對此,大家認(rèn)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