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化水庫大壩面板
攻堅團隊書寫“無縫”答卷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科技創新系列報道之一
近日,經過浙江省水利廳、蓄水安全鑒定機構等單位嚴格評審,開化水庫工程面板堆石壩以“質量優良”的成績通過驗收。經過長達兩年的“裂縫圍剿戰”,攻堅團隊不僅實現了“零裂縫”目標,還形成了多項發明專利和工法,相關論文被國家核心期刊收錄。這座承載著防洪安全、生態保障與民生福祉的水利工程成為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水網水務投資公司勇攀科技創新高峰的生動寫照。
作為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開化水庫不僅是錢江源流域生態屏障建設的關鍵節點,更是我國水利投融資改革的創新實踐。壩型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設計壩高85.5米,面板總面積達3.5萬平方米,相當于5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是水庫擋水、蓄水的首道防線。
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裂縫問題,一直是困擾業界的“大壩癌癥”。開化水庫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晝夜溫差大,濕度波動頻繁,各項挑戰前所未有。依托南水北調工程“國之重器”的建設管理經驗,水網水務公司以“零裂縫”為目標,迅速組建了一支集工程建設、數字技術、財務管理等多領域精銳組成的復合型攻堅團隊,打響了一場現代水利技術的攻堅戰,將“卡脖子”難題轉化為“闖新路”的積極實踐。
01
數字賦能,筑牢填筑根基。
團隊創新研發“數字大壩實時監控系統”,給大壩裝上“智慧大腦”,借助IoT感知設備、AI算法引擎、BIM建模和云計算等技術,構建起覆蓋“開采-加工-運輸-填筑-碾壓-補水-檢測”全鏈條的智慧監控網絡。系統實時生成碾壓軌跡熱力圖、壓實厚度3D模型等可視化數據,當某區域出現異常情況時,立即紅色預警,指導施工人員“精準修補”。得益于此,大壩填筑完成后,月沉降量完全符合行業控制標準,為后續面板施工打下堅實的“金剛底座”。
數字大壩 智能攤鋪
02
科研導航,攻克理論難關。
為了使面板干縮和溫度裂縫防控措施更貼合開化水庫工程實際情況,團隊與知名高校聯合開展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干縮應力和溫度應力課題研究。通過對開化水庫堆石壩施工期面板溫度、濕度、溫度應力、干縮應力以及應變進行全面的數值仿真研究,揭示了面板堆石壩在不同計算工況下應力和應變的分布規律,明確了開化水庫大壩面板專屬的溫度控制標準、保溫保濕措施等,發現了面板的溫度應力受面板與外部摩擦系數影響存在臨界值,不僅為面板施工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還為后續工藝改進、材料革命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壩面板施工
面板混凝土澆筑
03
工藝再造,重塑施工范式。
壩體填筑轉序面板砂漿坡面初期,團隊發現,傳統碾壓砂漿工藝無法滿足質量和進度的要求,于是改進升級傳統滑模工藝,形成了開化水庫面板砂漿坡面專用滑模設備,施工后的固坡砂漿坡面不僅平整度良好,厚度均勻一致,還有效避免了砂漿超強、剛度較大的現象,減少了對面板的約束,增強了面板的防裂性能,提高了施工進度。
砂漿護坡、壩體填筑施工
04
材料革命,鍛造抗裂筋骨。
面板非結構性裂縫主要是施工裂縫和收縮裂縫。團隊在設計上優化,在材料上探索,使用了專供面板使用的VF防裂劑,創造性地采用玄武巖纖維替換聚丙烯纖維。“VF防裂劑+玄武巖纖維”的組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收縮補償,極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使面板混凝土更加堅韌,提升了抗裂性能。在面板垂直縫間增設橡膠板,進一步擴大了面板自由活動的空間。一系列舉措,有效緩解了面板在溫度變化、壩體變形等因素作用下產生的應力集中問題。
面板質量檢查
05
管理革新,激活攻堅動能。
在管理模式上,團隊構建了“網格化+清單式”管理模式,將3.5萬平方米面板劃分為42個責任區,實行“一板一策”精細管理。每個網格配備“進度+安全+質量”小組,構建“班前交底、班中巡查、班后復盤”全流程管理體系,使得整個攻堅過程做到了“安全零事故、面板零裂縫、進度零滯后”。
巍巍大壩,
訴說著南水北調人的責任與擔當;
無縫面板,
閃耀著國資央企“勇攀高峰”的光輝與榮耀。
下一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將繼續
以科技為筆、山河為卷,
在國家水網建設的大潮中揮毫潑墨,
以更多突破性、引領性成果
譜寫新時代“國之大者”的央企篇章!
撰稿丨范靖奇
責編 | 安亦揚
校核 | 陳思璐
審核 | 李東海
【猜你不想錯過的精彩內容】
不錯過更多精彩內容
為“信語南水北調”點亮星標!
點亮在看,關注南水北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