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
是世界睡眠日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全球27%的人口存在睡眠障礙
如何回歸人類的睡眠本能
我們特邀專家為您解答
根據《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及相關研究數據,國人的整體睡眠狀況呈現以下特點:
1.平均睡眠時長不足
中國居民平均夜間睡眠時長為6.75小時,近三成人群每日睡眠不足6小時;64%的人睡眠質量欠佳,表現為易醒、多夢或睡眠淺。
2.入睡時間普遍偏晚
整體受訪者平均入睡時間為零點后,其中“00后”大學生是熬夜主力,平均入睡時間為00:33;19%的人入睡時間超過凌晨2點。
3.失眠問題非常突出
59%的受訪者存在失眠癥狀,僅19%人群完全無睡眠障礙;主要困擾包括易醒、早醒(42.3%)、入睡困難(34.9%)。
研究證實,每天睡眠不足7小時會顯著增加以下健康風險:
心血管疾病:睡眠不足者心血管病及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
慢性病:中老年人每晚睡眠≤5小時,患冠心病、糖尿病、癌癥等風險顯著增加。
心理健康: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與睡眠障礙密切相關。
醫療保障中心張梅奎主任醫師
——帶您了解科技與睡眠的關系
一、科技如何偷走我們的睡眠
1.藍光陷阱
電子屏幕釋放的450-480nm藍光會抑制褪黑素分泌。睡前2小時使用電子設備,會使入睡時間延長30分鐘,深度睡眠減少20%。
2.信息超重
社交媒體推送、工作消息提醒持續激活大腦前額葉皮層。功能磁共振成像顯示,夜間頻繁查看手機者,大腦的默認模式網絡?活躍度比常人高出40%,這正是“明明很累卻睡不著”的神經學根源。
3.睡眠延遲
斯坦福大學睡眠研究中心發現,相比20世紀80年代,當代人的平均就寢時間推遲了2.3小時。這種晝夜節律紊亂導致全球35%的上班族存在工作日與休息日超過2小時的睡眠時差,相當于每周經歷一次“跨時區飛行”。
二、科技如何成為睡眠守護者
1.智能穿戴
智能手環和手表可以監測睡眠周期、心率和運動數據,幫助了解睡眠模式;睡眠追蹤應用可通過手機傳感器監測睡眠質量,提供詳細報告和建議。
2.環境調控
智能燈光:模擬自然光變化,幫助調節生物鐘。
白噪音機:提供舒緩的背景噪音,掩蓋干擾噪音。
智能恒溫:自動調節室內溫度,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3.智能家居系統
AI智能床墊:根據用戶的睡眠模式、體溫變化和身體動態實時調整支撐軟硬度。
溫控床墊:根據睡眠階段自動調節溫度
聲學窗簾:將環境噪音從45分貝降至28分貝。
三、科技時代睡眠自救指南
1.建立“數字宵禁”制度
遵循“20-20-10”法則:睡前20分鐘停止工作,提前20分鐘關閉電子設備,進行10分鐘正念呼吸。
2.選擇性科技依賴
墨水屏設備:晚間閱讀優先選擇墨水屏設備。
防藍光眼鏡:確保藍光阻斷率>35%。
3.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規律作息:固定入睡和起床時間,減少工作日與周末的作息差異。
優化睡眠環境:使用遮光窗簾,避免夜間光照。
科學運動:每日30分鐘有氧運動,但避免睡前3小時劇烈活動。
預約方式:1. 關注“解放軍總醫院醫療健康服務號”→就診服務→門診服務→第一醫學中心→預約掛號→內科科室→神經內科→每周一上午→張梅奎。2. 關注“北京114預約掛號平臺”→掛號→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內科→張梅奎。
復診方式:可申請遠程會診
咨詢電話:010-66936926
第五醫學中心肝病醫學部
——帶您了解中醫如何智慧助眠
一、針灸與穴位按摩
1.神門穴(手腕橫紋內側):安神定志,睡前按壓3-5分鐘。
2.三陰交(內踝尖上三寸):調和肝脾腎,改善陰虛型失眠。
3.百會穴(頭頂正中):緩解焦慮,提升陽氣平衡。
二、藥枕和足浴助眠
將薰衣草、合歡花、決明子等安神藥材裝入布袋制成藥枕,幫助改善睡眠質量。
足浴則以艾葉、夜交藤、肉桂等藥材煮水,溫熱泡腳,促進氣血循環。
三、食療調養
1.酸棗仁粥:酸棗仁15克、粳米50克煮粥。主要功效:養心安神、調理睡眠、調理肝血、緩解焦慮。
2.茯苓小米粥:茯苓、小米適量煮粥。主要功效:養心安神、調理肝血、緩解焦慮、改善睡眠質量。
3.甘麥大棗湯:甘草10克、小麥30克、大棗5枚,煎湯代茶,具有養心安神、舒緩情緒、調理臟腑的功效,尤其適合因情緒波動、心氣不足導致的失眠、焦慮、煩躁等癥狀,可緩解焦慮型失眠。
第七醫學中心兒科醫學部
——教您如何為新生兒打造優質睡眠環境
1.營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保持房間安靜,將房間溫度調節在20-22攝氏度,濕度保持在50%-60%。
2.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表:每天盡量在固定時間哄寶寶入睡和起床,例如晚上7點到8點之間哄寶寶入睡,早上7點到8點左右叫寶寶起床,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寶寶的生物鐘會逐漸適應這種規律,更容易在固定時間進入睡眠狀態。
3.注重睡前安撫環節:在寶寶睡覺前,可以進行一些安靜、溫馨的活動,如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換上舒適的睡衣、輕輕撫摸寶寶、給寶寶講個簡短的故事或播放輕柔的音樂等,這些活動能夠讓寶寶放松身心,順利進入睡眠狀態,要注意避免寶寶在睡前過于興奮,不要進行激烈的游戲或觀看刺激性畫面。
新生兒的睡眠質量是其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推動寶寶大腦和身體的全面發育,家長們應充分認識到睡眠的重要性,用心為寶寶創造良好睡眠條件,讓優質睡眠陪伴寶寶度過人生最初的美好時光,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睡眠問題涉及各個年齡段和群體,需要我們從生活習慣、科技應用、中醫調理等多方面入手,共同努力改善睡眠質量,擁抱健康生活。
主管| 解放軍總醫院政治工作部
主辦| 宣傳處融媒體中心
來源 | 醫療保障中心 第五醫學中心 第七醫學中心
撰文|常曉敏 王睿林 任岳波 王 晴 谷文琪 任向芳 周珊聿 雷 娜
刊期 | 第 2794期
總編:熊 剛
主編:張 奎
編審:張 密 李笑一
編輯:劉超英
郵箱:jfjzyy01@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