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香港藝術節首演)
在第53屆香港藝術節上,法國小說家、劇作家、詩人儒勒·凡爾納筆下百年傳奇鸚鵡螺號穿越時空駛入維港,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在座無虛席的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盛大首演,一票難求。這部令人嘆為觀止的黑光奇幻劇由曾狂攬7項法國戲劇最高榮譽“莫里哀戲劇獎”的法蘭西喜劇院導演、演員克里斯蒂安·埃克(Christian Hecq)來華駐地創作;著名中國內地女演員、歌手江珊驚喜獻“聲”,擔任旁白串聯鸚鵡螺號航海日記;《威廉與我》的編劇、導演田曉威操刀中文劇本改編,《奔月》導演查文淵任中方導演;首站香港五場演出全部售罄,均由中國內地男演員保劍鋒主演,在接下來的巡演里,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師依克桑·塔依爾也將為觀眾呈現相同底色、不同面貌的尼摩船長。
(首演當晚座無虛席的香港西戲曲中心)
作為2025年中法文化之春開幕大戲的《海底兩萬里》,由中央戲劇學院、香港藝術節、抱風嶼Tempest Projects共同出品。本劇是基于中央戲劇學院與香港藝術節達成戰略合作的基礎上,雙方共同打造的首個國際化合作項目,并作為賽馬會藝貫中西系列之節目,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獨家贊助。此次合作也標志著中法兩國藝術合作創新的里程碑式突破。
“整個的舞臺表現非常的不同尋常,
既有一些很有戲劇沖突的現實場景,
也有超脫于現實的海底生物,
真正浮現在我們眼前的奇幻場景。”
—— 郝景芳 (雨果獎科幻作家、童行書院創始人)
(黑光奇幻劇場全程僅由6位演員扮演)
“從保劍鋒老師領銜的演員團隊,
到每一件手工道具的匠心之作,
再到偶劇演員的精湛技藝,都讓我熱淚盈眶。”
——達達(中央戲劇學院校友)
“偶的效果超級震撼,所有人都看得很過癮!
有倆同事沒有看過偶劇,直接給看得一愣一愣的。
問我是LED屏幕么?
——楚楚(自定義科技文化主理人)
“效果係好好既,你完全見唔到人,
或估到佢點做!不愧攞過最佳視覺獎!
窗口既魚類做得太好,我起初以為係投影!
做到係海既無重力狀態,好真!”
——ada.bango.chan(香港藝術節觀眾)
(保劍鋒飾演鸚鵡螺號尼摩船長)
“I haven't seen any other show with so many
VISUAL ELEMENST. They made really good use of props and set designs.
——(香港藝術節觀眾)
“I think it's quite interesting. I havent seen this kind of show before. It's quite UNIQUE."
——(香港藝術節觀眾)
“偶的運用真的淋漓盡致!
絲滑到以為是全息投影的魚,
考驗的不僅僅是偶的制作水平還有演員的操偶技術以及形體靈活程度,原來這就是「戲劇魔術」!!”
——@一只胖維尼(中央戲劇學院校友)
(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劇照)
舞臺上,僅六位演員化身“黑光魔術師”,不僅演繹層次豐富的人類角色,還要在純黑幕布間以戲偶與肢體喜劇,構建出流光四溢的深海幻境。導演克里斯蒂安·埃克(Christian Hecq)攜法國明星主創團隊,與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團隊展開美學碰撞,將法式浪漫基因與中式幽默質感相結合,迎來凡爾納經典的東方新生。
(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的舞臺技術和戲劇節奏環環相扣,為了呈現極致的視覺效果,本次創排全程都在中央戲劇學院昌平校區鏡框式舞臺劇場以及小劇場進行。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表示:“該劇以國際化合作突破文化邊界,為青年人才提供國際實踐平臺,錘煉專業能力與全球視野。作品融合科幻敘事與黑光技術,呼應新課標‘跨學科創新’理念,凡爾納筆下的‘鸚鵡螺號’不僅是科幻先驅的象征,更承載著人類對科技進步的永恒追求——這種精神正與當代教育中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目標不謀而合。”香港藝術節節目總監蘇國云也期待香港藝術節“藝貫中西”系列的首部作品能夠承載著全人類呼喚文明的共同愿景,成為跨文化合作的創新典范。
(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劇照)
制作人李東說,“法國與中國內地及香港在創作上的合作碰撞,可謂是開了國際合作的新生面,融合技術理念,實踐守正創新,真正為觀眾帶來全新的劇場體驗。”制作人翁世卉認為:“這部作品最令人驚嘆的是藝術家用‘手作魔法’創造出劇場視覺幻境,觀眾會親眼看到舞臺上化腐朽為神奇的驚艷。它足夠赤誠,讓孩子們看懂奇幻;它又足夠深邃,成年人會看到150年前科幻照進現實的詩意。
(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劇照)
香港首演之際,劇組發起了一個特殊的“出海”儀式——“時空信箋”環節:邀請香港藝術節節目總監蘇國云、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戈大立、國家大劇院演出部部長王威、法蘭西喜劇院演員克里斯蒂安·埃克和演員保劍鋒在《海底兩萬里》專屬明信片上,寫下了對于未來一代的寄語。他們各自挑選了劇作和小說中最打動他們的文字,書寫于明信片之上,一張張來自“大灣區”的明信片將從首站香港起航,寄往澳門、珠海、深圳、上海、南通、南京、成都、北京等8座巡演城市,并由下一站的觀眾們打開,不斷開啟“時空信箋接龍”。
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首演于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隨后將開啟全國巡演,目前巡演城市均已開票。7月11日-20日,本劇將在北京藝術中心亮相,作為“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邀請劇目駐演兩周;4月25日-27日《海底兩萬里》將作為2025年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展演劇目在上海藝海劇院連演4場,保劍鋒也將帶著最熟悉的鄉音與上海觀眾見面;4月11日-12日將作為2025年中法文化之春開幕大戲亮相深圳萬象天地劇場。
從中法建交60周年的歷史節點,到2025年香港藝術節的國際化舞臺,歷時一年籌備、創作、排演的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以藝術為舟,駛向文明對話的深海。它不僅是科幻史詩的舞臺新生,更是中法文明交流互鑒的鮮活見證。
(《海底兩萬里》劇照攝影:黃廷匡、林偉)
2025香港藝術節委約劇目
2025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劇目展演
2025中法文化之春開幕大戲
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
「上海·演出時間」
2025年4月25日 19:30(周五)
2025年4月26日 14:30(周六)
2025年4月26日 19:30(周六)
2025年4月27日 14:30(周日)
「上海·演出地點」
藝海劇院·大劇場
「演出票價」
580/480/380/280/180/100元
向下滑動查看項目介紹、主創名單、出品信息
劇情梗概
《海底兩萬里》開創海洋科幻小說先河,道出海洋與人類互生共存的神秘聯系。原著小說是一個寓言、傳奇,也是一個關于人類未來的美夢。小說主人公尼摩船長與他掌舵的神奇潛艇鸚鵡螺號,被誤認為深海水怪,引來各方追捕。三位追捕者誤打誤撞落到了尼摩船長的潛艇里,打破了他在深海中的隱秘生活。他帶著忠實的大副和誤打誤撞進入鸚鵡螺號的三人,穿越兩萬里的海洋奇幻世界,遇見海底蜘蛛蟹、燈籠魚、水母和其他不可思議的奇妙生物,與巨型章魚搏斗,更遇見喜感十足的深海野人,歷盡各種驚喜不斷的神奇處境。
項目介紹
歡迎蒞臨中央戲劇學院、香港藝術節、抱風嶼共同出品、2025年中法文化之春開幕大戲《海底兩萬里》。由曾狂攬9項法國戲劇最高榮譽“莫里哀戲劇獎”的法蘭西喜劇院導演、演員克里斯蒂安·埃克(Christian Hecq)來華駐地創作。作品巧妙結合喜劇情節與令人嘆為觀止的黑光戲偶表演,將詭譎多變、五光十色的深海世界,轉化成一臺緊張刺激、充滿驚喜幽默的的視覺奇幻劇。
《海底兩萬里》原著小說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一百五十多年前創作的經典科幻小說,本次新編又注入了新的角色,賦予魚偶性格與靈魂。作品跨越時空與國度、打破文化和膚色的隔閡,讓想象力在無盡的海洋中縱情馳騁,用黑光偶戲重新詮釋這座文學豐碑。開啟海底冒險。本作品于2025年香港藝術節之首演為賽馬會藝貫中西系列之節目,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獨家贊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