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能眼鏡市場在中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諸多因素推動著這一領域不斷前行。2025年更是被視作AI眼鏡的爆發元年,市場前景備受矚目。
從市場規模來看,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AI眼鏡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預測報告》,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在2020-2021年持續增長,規模從28.96億美元增至50.31億美元,但在2021-2023年增長承壓,降至36億美元左右。而隨著技術迭代升級以及多家企業AI眼鏡產品相繼發布,2024年AI眼鏡市場規模達40億美元,分析師預測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規模將達到48億美元。在中國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突破300億元人民幣。出貨量方面,2025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將達到1280萬臺,同比增長26%,其中中國市場出貨量預計為275萬臺,增速高達107% ,這一數據顯示出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在全球的重要地位以及巨大的增長潛力。
技術發展是智能眼鏡市場的關鍵驅動力。IDC日前給出2025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的十大洞察,其中提到音頻拍攝眼鏡的普及將加速AI大模型在頭戴設備領域的應用落地。2024年 Ray - Ban Meta等音頻拍攝眼鏡的成功,點燃了市場對于頭戴設備賽道的信心。目前頭戴設備在語音和圖像等多模態交互方面體驗有待提升,而搭載攝像頭或音頻的智能眼鏡將帶動AI功能更快落地,AI大模型在語音和圖像識別方面的積累,將推動AI在智能眼鏡上呈現出更實用且具性價比的應用場景。
同時,端云協同將成為智能眼鏡發展的關鍵。智能眼鏡作為穿戴設備,在重量、散熱、能耗方面控制面臨挑戰,端云協同架構通過在端側處理基礎交互指令、云端執行復雜分析任務的分工模式,能有效解決算力與能耗間的矛盾,推動算力優化,未來還將助力智能應用生態建設。
在人機交互領域,智能眼鏡也在探索創新更多輸入方式,2024年Apple Vision Pro的眼動追蹤能力以及Ray - Ban Meta攝像頭圖像識別與AI的結合,提升了人機交互輸入端方式和體驗的重要性,未來智能眼鏡將深度探索輸入方式創新邊界,并整合多元化可穿戴設備形態至其生態系統中。
在競爭格局上,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目前市場玩家主要分為互聯網廠商、大型智能硬件廠商、科技創新廠商和傳統眼鏡廠商四大類。
權威市場研究機構艾瑞咨詢發布的《2024年消費級AR眼鏡市場動態與行業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AR眼鏡市場全年銷量達到28.6萬臺,“AR眼鏡五小龍”已形成國內市場的主要競爭格局,其中星紀魅族憑借在光波導技術、AI賦能及全生態布局方面的領先優勢,位列“AR眼鏡五小龍”之首,其在2024年第四季度憑借StarVAIr2和StarV View兩款新品拉動行業銷量增長,在光波導方案的AR眼鏡產品銷量、抖音渠道品牌表現以及2000 - 2999元價格段品牌銷量份額等方面均處于領先地位。此外,華為、OPPO等企業也在加速產品迭代,2023年國內消費級AI眼鏡出貨量達420萬臺,同比增長127%,其中華為Vision Glass單款產品出貨突破80萬臺。
AI與AR的深度結合,將技術與電視、駕駛等實際運用場景有機結合,為用戶帶來了更加豐富的體驗。在智能眼鏡中,AI技術可以實現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數據分析等功能,而AR技術則能夠將虛擬信息疊加在現實世界中,為用戶提供直觀的視覺信息。例如,在工業領域,智能眼鏡可利用AI進行遠程診斷,通過AR展示工業設備的維修指導信息;在醫療領域,醫生可通過智能眼鏡直播手術,AI實時標注血管神經,為手術提供輔助支持。
然而,智能眼鏡市場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隱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智能眼鏡的加速普及帶來用戶隱私泄露風險,整個行業需構建由技術防護、硬件加密、用戶認知培養、行業規范制定和立法監管組成的五位一體綜合治理體系來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同時,對于國內市場而言,適應廣大近視群體需求成為用戶拓展的重要考驗。國內智能眼鏡核心用戶除科技愛好者外,主要集中在有日常配鏡需求的近視群體,他們對產品重量、舒適度、佩戴時長提出更高要求,后續智能眼鏡需從 “音頻拍攝工具” 轉向 “個人生活助理”,通過多元化功能拓展不同細分人群用戶。
政策方面,各部委相繼加大對AI/AR眼鏡相關產業的扶持。2021年,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 (2022 - 2026年)》,明確將智能眼鏡列為重點產品,提出突破近眼顯示、感知交互等關鍵技術。科技部在 “十四五”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智能傳感器”專項中,將AR/VR光學模組列為重點支持方向,2022年已部署超2億元研發資金。2023年,國家發改委發布《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培育10個以上智能可穿戴設備創新平臺,AI眼鏡被列入重點產品目錄。
隨著AI、AR、材料科學等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眼鏡的性能將不斷提升,應用場景也將進一步拓展。例如,AI大模型在語音和圖像識別方面的積累將推動AI在智能眼鏡上呈現出更加實用且具性價比的應用場景;新型顯示技術的發展將提高智能眼鏡的視覺效果;材料科學的突破將使智能眼鏡更加輕薄、耐用。
預計到2030年,全球AI智能眼鏡的出貨量有望達到8000萬部,中國市場將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市場滲透率將不斷提升,智能眼鏡市場規模也將實現大幅增長。
展望未來,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釋放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國智能眼鏡市場有望在全球競爭格局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創新產品和服務,創造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93913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