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網絡主播能給觀眾帶來情緒上的愉悅與慰藉,可打賞背后的陷阱也在悄然滋生。別覺得防范打賞騙局只是男孩子的事,女孩子更要時刻保持警惕。
資料圖“求打賞”
近年來,各類打賞騙局層出不窮。有的主播編造凄慘身世,塑造楚楚可憐的形象,誘導觀眾沖動打賞;還有的憑借高顏值,用甜言蜜語哄騙觀眾不斷刷禮物。近期,江西某地法院就審理了一起備受關注的“打賞糾紛”案件。
魯某是一名離異女醫生,因感情不和與丈夫離婚后,獨自撫養婚生女兒。生活雖孤單,但看著懂事的女兒,她也心懷希望。一天晚上,魯某為打發時間打開某短視頻軟件,偶然間刷到了主播陳某。陳某是江西某縣的理發師,時髦的打扮、帥氣的外表和幽默風趣的談吐,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魯某。此后,魯某開始打賞陳某,隨著打賞金額增多,兩人通過社交軟件私下取得聯系。
資料圖“求打賞”
交往逐漸深入,魯某和陳某建立了戀愛關系,魯某還常常前往陳某居所與其同居。陳某謊稱自己單身,承諾會照顧魯某母女。在甜言蜜語攻勢下,魯某徹底放下防備。每次陳某直播,魯某都守在手機前,還應其要求打賞,甚至不惜借錢。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魯某發現陳某并非單身,他不僅有妻子,還育有兩個孩子。此時魯某懊悔萬分,而她已為打賞陳某花費了241069元。
悲憤交加的魯某一紙訴狀將陳某告上法庭。法院審理認為,網絡直播中觀眾購買虛擬貨幣打賞主播,屬于為獲取滿足和愉悅感的網絡消費行為,所以對于魯某要求返還打賞金額的訴求,法院不予支持。但魯某與陳某建立戀人關系,而陳某隱瞞已婚事實,這種婚外不正當男女關系違背公序良俗,不受法律保護。最終,法院判決陳某返還魯某通過社交軟件贈予的60268元,魯某落得個人財兩失的結局。
資料圖“油菜花”
這起案例警示廣大網友,尤其是女性朋友,在網絡世界中務必保持理性和清醒,面對主播的花言巧語和虛假人設,千萬不要輕信,別讓沖動打賞成為自己沉重的負擔,守護好自己的財產和情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