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歐洲空間局的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發布了其首批巡天數據——Euclid Quick Data Release 1,簡稱Euclid Q1。這批數據中,數十萬形狀和大小各異的星系成為主角,展示了它們在宇宙中的大尺度結構。
此次發布的數據包含大量的星系團、活動星系核和瞬變現象,以及通過結合人工智能和公眾科學產出的超過38萬個星系和500個引力透鏡候選體的首次大規模分類結果。這為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將要進行的星系、宇宙學等研究奠定了基礎。
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拍攝的不同形態星系
數據內容
Euclid Q1包含來自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大約35TB的圖像、光譜和星表數據,這些數據來自四個非連續區域:Euclid Deep Field North(22.9 平度)、Euclid Deep Field Fornax(12.1平方度)、Euclid Deep Field South(28.1 平方度)以及獵戶座恒星形成區的Lynds 暗星云 LDN1641。
Euclid Q1圖像數據包括單次曝光的FITS文件,以及多次曝光合并的“馬賽克”大圖像。星表數據包括合并圖像星表(3個表)、測光紅移星表(8個表)和光譜星表(13個表)。
Euclid Q1數據介紹視頻,來源:ESA
數據獲取方式
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訪問Euclid Q1數據:
ESA Euclid (Science) Archive:
通過ESAC科學數據中心的歐洲空間局歐幾里得數據檔案,可以訪問完整的數據集。除圖形用戶界面外,也可以從命令行通過IVOA協議訪問表格和圖像(FITS 文件)。此外,用戶還可以使用Python的 astroquery.euclid工具包查詢科學數據。
https://eas.esac.esa.int/sas/
ESA's Datalabs:
通過歐洲空間局的Datalabs,可以訪問完整的數據集,其中還增加了notebooks教程。
https://datalabs.esa.int/
ESASky:
通過歐洲空間局的ESASky可以訪問Euclid Q1的HiPS圖像,這種分層圖像支持選擇不同的天區范圍和分辨率來可視化圖像。ESASky系統集成了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提供的中文界面和LAMOST的光譜數據。
https://sky.esa.int/esasky/
IPAC:
完整數據集可以在美國紅外處理分析中心(IPAC)的IRSA數據庫中訪問。
https://irsa.ipac.caltech.edu/data/Euclid/docs/overview_q1.html
為便于國內用戶使用,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正在下載EuclidQ1數據,完成后將向用戶提供。
1
1
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
為天文觀測設備和研究計劃
提供數據與技術服務
中國虛擬天文臺(China-VO)是以國家天文臺為代表的中國天文界及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一個網絡化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平臺。它架構在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雄厚的數據資源基礎之上,得到中國科學院、科技部、國家基金委、北京科委等機構的資助,以及中國科技云、阿里云、微軟研究院、浪潮集團、中科曙光、銳捷網絡、華為等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微信公眾號ID :China-V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