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貨物申報是主管機關對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承運人掌握所承運危險貨物基本情況的主要途徑。在我國,危險貨物申報分為"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承運人申報、船舶申報)和“危險貨物安全適運申報"(托運人申報、貨物申報)。
除海事管理機構規定的危險貨物申報單據外,危險貨物的托運人和承運人還應持有其他單證。《國際危規》允許使用電子數據處理(EDP) 和電子數據交換(EDI) 傳輸技術作為書面單證的輔助工具。
(一)托運危險貨物單證
1.運輸單證的具體規定
對于每種交付運輸的危險物質、材料或物品,危險貨物運輸單證中須包括如下信息:
(1) 聯合國編號,前面冠以英文字母“UN";
(2) 正確運輸名稱,只能使用《國際危規》危險貨物一覽表中列出的名稱,不得使用貨物的通用名稱或商品名稱;
(3) 類別,包括分類的小類、配裝類、副危險性類別或分類(類別后的括號內顯示);
(4) 危險貨物包裝類別(如“PGII");
(5) 危險貨物的件數及包裝種類,危險貨物的體積或質量,如是第1 類貨物,應說明內裝爆炸物的凈質量。
在危險貨物單證中,對危險貨物的描述須按照聯合國編號、正確運輸名稱、類別、包裝類的順序描述,中間不得插入其他信息。
《國際危規》危險貨物一覽表中列有大量的通用條目,為更好地描述危險貨物的特性,允許在正確運輸名稱后補充說明相關信息,并作為正確運輸名稱的一部分,這些信息如下:
(1) 對“未另列明的”和其他通用條目技術名稱的描述,須參照化學組分名稱來作補充說明。
(2) 未清潔的空包裝、散裝容器和可移動罐柜,須將“空的,未清潔”(EMPfY UNCLEANED)或“上次內裝貨物殘余物”(RESIDUE LAST CONTAINED) 字樣,置于正確運輸名稱之前或之后。
(3) 廢棄物應在正確運輸名稱前寫明“廢棄物”(WASTE) 的字樣,除非已包括在正確運輸名稱內。
(4) 加溫物質:對液態時溫度~lOOCC 或固態時溫度~240CC 運輸或交付運輸物質的正確運輸名稱不能表達加溫條件(例如:使用"熔融”(MOLTEN) 或“加溫”(ELEVATED TEMPERATURE)作為運輸名稱的一部分),須在運輸單證上緊接正確運輸名稱之前加上“熱”(HOT) 一詞。
如果適用,以下補充信息應包括在單證信息中:
(1) 如果承運的物質是海洋污染物,該貨物須標明“海洋污染物”(MARINE POLLUTANT)。
(2) 閃點:如果其最低閃點為60CC 或以下(以t 閉杯(C. C. )表示)須將其標出。由于存在雜質,閃點可能高于或低于危險貨物一覽表中所列明的該物質參照溫度。對于同樣易燃的第5.2 類有機過氧化物,不必標明閃點。
(3) 正確運輸名稱中未說明的副危險性。
(4) 對4. 1 類自反應物質和5.2 類有機過氧化物,必要時應標出控制及應急溫度。
(5) 第7 類放射性物質要求注明第7 類明細表號碼。
(6) 如果危險貨物用救助包裝運輸,“救助包裝”(SALVAGE PACKAGING) 應連同貨物說明一同標明。
危險貨物安全適運單證的說明實例:
“甲酸,第8 類, UN1779 ,包裝類II,,
"丙烯醛,穩定的,第6. 1 類( 3), UN1092 ,包裝類I ,閃點- 24℃c. c. ,海洋污染物”
“易燃液體,未另列明的(乙醇及十二烷基苯酚),第3 類, UN1993 ,包裝類II ,閃點- 18℃c. c. ,海洋污染物”
“有機氯農藥,固體的,有毒的(含艾氏劑19% ),第6. 1 類, UN2761 ,包裝類Ⅲ,海洋污染物”
“對環境有害的物質,液體的,未另列明的(已基苯),第9 類, UN3082 ,包裝類Ⅲ,海洋污染物”
2 .托運人聲明
在托運人的危險貨物安全適運單證中,還應附有一份聲明,表明所托運的貨物適合于運輸,并已正確地加以包裝、標記和標志,符合安全運輸條件。其文本應適合于各種運輸方式,適用于運輸的整個過程。
這種聲明一般采用以下文本:
茲聲明被托運貨物已經由上述正確運輸名稱完全而準確予以說明,并已根據所適用的國際和國家規定進行了分類、包裝、標記以及標志/標牌,且從各方面均處于良好的運輸狀態。
(托運人或其代理人簽字)
如果危險貨物單證是以電子數據處理(EDP) 或電子數據交換(EDI) 傳輸形式提供給承運人的,該簽字可以由授權簽字的人替代。上述聲明可以和危險貨物的運輸單證合并。
3 .特殊資料
當危險貨物交付運輸時,對某些貨物應提供進一步詳細的特殊資料或特殊證書。
(1) 下列貨物需要特殊資料:
①第1 類貨物;
②免除第1 類副危險性標志的第4. 1 類自反應物質;
③免除第1 類副危險性標志的第5.2 類有機過氧化物;
④感染性物質;
⑤放射性物質。
(2) 在某些情況下要求有特殊證書:
①有些貨物的風化證書;
②免除適用《國際危規》條款的物質、材料或物品(例如魚粉、種子餅、硅鐵等)的免除證明或證書;
③對于新的自反應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或目前指定的自反應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的配成品,要提供一份由原產國主管機關出具的聲明,說明允許的分類以及運輸條件。
(二)集裝箱/車輛裝載證明
當危險貨物包件裝入貨物運輸組件,例如集裝箱、平板車、拖車或其他車輛交付海運時,負責集裝箱裝箱的人員須提供“集裝箱/車輛裝載證明”,說明集裝箱/車輛的識別號碼并證明作業按照以下條件進行:
(1) 該集裝箱/車輛是清潔的、干燥的,并且外觀上看適合接收貨物;
(2) 除非得到相關主管機關許可,否則按照相關的隔離要求而需隔離的包件沒有同裝在集裝箱/車輛中;
(3) 所有包件都作了是否損壞的外部檢查,保證所裝的均是完好的包件;
(4) 除非得到主管機關的許可,否則桶裝物均應直立積載,且貨物應被正確裝入,如果必要應用系固材料進行合理加固以滿足預定運輸方式的需要;
(5) 以散裝形式裝入集裝箱/車輛運輸的貨物,已使其均勻分布;
(6) 如果托運除1. 4 外的第1 類貨物,則集裝箱/車輛在結構上應符合7.4.6 的要求;
(7) 集裝箱/車輛和包件均已正確地作標記、標志和標牌;
(8) 當用固體CO2 (干冰)作為冷卻劑時,在集裝箱/車輛的表面顯著地方作標記或標志,如在門邊附有“內有危險的CO2 (干冰)一進入前應徹底通風”(DANGEROUS CO2 GAS (DRY ICE) INSIDE. VENTILATE THOROUGHLY BEFORE ENTERING) 字樣;
(9) 任何包裝在集裝箱/車輛里的托運貨物已收到5. 4. 1 中要求的危險貨物運輸單證。
危險貨物運輸單證的所需信息和集裝箱/車輛裝載證明可以合并在同一單證中,否則須將其中一個單證附在另一個單證上。如果這些信息合并在同一單證中,須加上經簽名的聲明,例如:"茲聲明危險貨物已經按照相關條款規定裝入集裝箱/車輛中。”單證中須表明聲明日期和簽署者的身份。
國內要求海運危險貨物裝箱作業應在有資質的集裝箱場站進行。作業中裝箱檢查員應現場檢查和監督裝箱作業是否按上述所要求的條件進行。裝箱完畢后由裝箱檢查員簽發裝箱證明書。裝箱檢查員有權要求托運人提供相關的運輸單證、證明材料和其他信息。
(三)危險貨物安全適運申報
危險貨物安全適運申報是由托運人或其代理人在托運前向海事管理機構的報告。危險貨物安全適運申報作為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在船舶進出港口或海上作業點之前辦理。
擬交付船舶載運的危險貨物的托運人或其代理人應在船舶進入港口或海上作業點之前,填寫、危險貨物安全適運申報單”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并將“危險貨物安全適運申報單"送承運船舶。報告的內容應包括危險貨物的正確運輸名稱、聯合國編號、類別或性質、污染危害性類別、數量、包裝及相關資料。
擬交付船舶運輸的危險貨物的托運人或其代理人在辦理申報手續時應附送以下資料:
(1) 表明危險貨物的包裝已經相應檢驗機構依照《國際危規》檢驗合格的證書或文書:
①普通包件和柔性中型散裝容器,應提交由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海運出口危險貨物包裝容器性能鑒定結果單”和“海運出口危險貨物包裝容器使用鑒定結果單”;
②剛性中型散裝容器和貨物運輸組件,應提交由船舶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證書;
③壓力容器,應提交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認可的專門機構出具的檢驗證書;
④載運感染性物質的包裝,應提交衛生防疫部門或其他有資質的部門出具的檢驗證書;
⑤載運放射性物質的包裝,應提交國家核安全局認可的或有資質的衛生防疫部門出具的檢驗證書。
(2) 危險貨物安全技術說明書。
(3) 限量內危險貨物應提交"限量內危險貨物證明書”,該證明書應在進行危險貨物安全適運申報前向海事管理機構辦理,經批準后方可按照限量內危險貨物運輸。
(4) 放射性物質應提交相關機構出具的放射性劑量檢查證明。
(5) 未在《國際危規》中列明的危險貨物,應提交安全作業注意事項、人員防護、應急急救和泄漏處置措施等資料。
(6) 需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危險貨物,或者載運需經多國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危險貨物,應提交相應的批準文書。
(7) 《國際危規》中列明滿足相關條件可按非危險貨物運輸的,應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
(8) 載運種子餅,應提交由國家設立的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含油含水量證明。
如果危險貨物裝載在集裝箱中,還應提交危險貨物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員簽發的"危險貨物集裝箱裝箱證明書”,以證明危險貨物已按照規定積載在集裝箱中,并按規定進行了標記、標志和標牌。如集裝箱內裝載兩種或兩種以上危險貨物拼箱運輸的,還應事先征得海事管理機構的同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