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上下滑動可瀏覽)
3.26
知識分子
The Intellectual
圖源:Pixabay
撰文 | Boxi
責編|李珊珊
特朗普2.0上臺之后的前兩個月急風驟雨,這些大動作背后的邏輯是:美國要獨善其身。然而事實上對美國國內社會和國際秩序帶來的破壞讓”獨善其身“變得如同癡人說夢。
在這場急風驟雨中,美國的科研界和教育界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威脅,整個美國科學界過去幾十年引以為豪的兼容并包和自由創新的精神每一天都在土崩瓦解,在我的身邊,有剛剛進入學術界的年輕人會因為拿不到經費可能不得不離開,有曾經躊躇滿志希望利用所學為科學界和教育界做些事情的人被解雇了,還有一些人則選擇了主動離開……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將會是深遠的。
01
他們只承認“健康的普通人”
崩潰大約從2月初開始,整個體驗不是過山車,而是持續無止境的墜落,加速度還越來越快,每次打開新聞,都覺得自己生活在噩夢中。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上臺后的每一道總統令都是漩渦,從移民遣返,到退出國際組織,以及政府部門的大批裁員,再到貿易戰的全面升級,歷史的車輪幾乎是肉眼可見地在倒退,但更令我深感擔憂的是,美國的文化,教育,和科技界領袖們的集體失聲,即便是我所在的深藍州。
我在教育界工作,我的周圍有各種口音,膚色,信仰,性別,和家庭背景的學生和同事,雖然每個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各有千秋,但大家都贊成:文明社會的標準是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對弱勢群體的扶持。我喜歡自己的工作,很重要一個原因是我珍惜高校的理想主義和多元的氛圍,在身邊的這群精英里,優績主義是道枷鎖,但終究有學術自由;每個優秀的同事的背后是完全不同的軌跡,但他們的底色相似:有社會責任感,利他,智慧,敢言。
然而1月20日的總統令,打到了高校,科技和文化界的七寸,也將知識分子底氣里的脆弱暴露在了大家面前。
就職幾天之內,特朗普就勒令:有DEIA項目的高校將失去聯邦資助。
DEIA全稱是多元,平等,包容和普及,教育和醫療是基本的人權,是服務于社會上每一個人的,無論種族背景,幾乎大部分與人類有關的科研活動,其目標都多多少少都是為了DEIA。
1月23日,特朗普突然凍結了所有政府部門的經費,雖然一天之后解凍,但對DEIA的打擊仍在持續進行。這位總統一刀切地將DEIA重新定義成有歧視性的加劇社會不平等的活動,并讓政府部門停止一切對此的資助,還威脅公務員,要求他們互相監督舉報同事的違規操作,總統令中還規定進行DEIA活動的各機構,包括高校,將不再具有接受聯邦政府資助的資格。此命令一下,幾乎斷了美國幾百所高校的科研運營資金鏈,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生活費以及基本運營都受到生存危機。
舉個例子:國立衛生院曾經有一些專項基金,是為了鼓勵科研工作者更多元而設立的,也就是鼓勵那些本身就是弱勢群體一員的研究者進行相關的研究,其目的便是希望用這種方法使我們的研究成果普適性更強,不再局限于所謂“WEIRD”群體(white, educated, industrialized, rich and democratic,即白人/高學歷/富裕/西方中心)。然而,這些專項基金顯然礙了特朗普的眼。
我認識的一位博士生,一個罹患精神類疾病的很優秀且有韌性的孩子,之前屢敗屢戰終于申請到了兩年的聯邦政府的資助,剛開始做博士論文,數據收到一半,但后面的資助眼看就要泡湯了,因為“神經多樣性是多元文化的一部分“,而她不是“健康的普通人”。對此,我有同行曾評價:從科學里砍去DEIA,就像是單一重復地給人工智能輸入有傾向和缺陷的數據,我們的社會也將越來越蠢。
另一個例子是已有30多年歷史名為“The PhD Project”的組織,那是一個專為少數族裔的商學院博士生成長為學界和商界的領袖提供更多的教育和成長機會的項目。筆者不在此領域,但也參與自己學會開設的各種類似組織做志愿者,這類組織致力于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提供成長的機會。因為,雖然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但知識和智慧并非零和游戲,而是越分享越多,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尤其是對弱勢群體的支持,更是一個社會健康穩定的指標。
然而,2月14日, 教育部的人權辦公室對45所大學(包括各大知名州立大學和藤校)展開調查,調查這些大學是否在研究生招生中對少數族裔有非法的政策保護,另外有13所大學因發放獎學金或成立教育項目和少數族裔相關而受到調查。其中一項指控便是這些高校和已有30多年歷史的“The PhD Project”的組織合作,這樣的項目被認為是對白人反向歧視的一大罪證。
三月初,美國教育部裁去上千名員工(50%),其中包括整個國家教育研究中心的消失,和一位在研究中心管理基金的筆者博士期間的同窗,她已在教育部工作了十多年,是位優秀的科學家,一直都致力于為這個社會尋求優化教育的解法。她被解雇的當天在社交媒體留言,字里行間滿是難以置信和對未來的茫然,為教育,社會和自己小家庭的未來,她不知何去何從,而且很快,教育部本身也將成為歷史。
教育部的變化也威脅到大量和教育部合作的高校教育專家,他們面臨著項目的隨時終結和實驗室的生死存亡;數以萬計仰賴聯邦政府資助的大學生也都不知道下一筆貸款何時能到。短期來看,這種不確定性會造成各種管理混亂,長期來看社會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和貧富差距會逐漸加劇。
2016年特朗普第一任,我看到了知識界聯合在一起反抗的聲音,我曾參與了2017年的March for Science,各大高校都公開抗議,然而這次,竟然萬籟俱寂!有大學在第一時間悄悄地把學校的DEI辦公室更名為歸屬感辦公室;學校對各項荒謬的政策解釋時,層層開會,不許錄像錄音,沒有任何公開的聲明。背后邏輯很清楚:我們要識時務。唯一能做的,是面對課堂上的學生,告訴他們不要被霸凌嚇到,而停下自己的腳步。
02
所有的災難片
都是以被忽視的科學家開場
3月的另外一件令高等教育領域震驚的事情是特朗普對校園反戰抗議者的清算。
教育部的人權辦公室對60所大學發了警告,因為他們被認為沒有在之前的一系列校園抗議活動中盡到保護猶太學生權益,被冠以反猶的罪名,因而遭受到聯邦政府的制裁。
哥倫比亞大學成為了這波浪潮的第一個犧牲品,3月7日,各大聯邦政府機構(衛生部,教育部,司法部和聯邦總務署)宣布解除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合作,終止接近4億美元的基金和合同。同時,一位哥大學生,也是之前校園抗議活動中的領袖(巴勒斯坦裔美國合法永久居民)被逮捕監禁,目前沒有任何罪名成立,但已面臨著被驅逐出境的可能。這個案件在公眾媒體引起軒然大波,法律專家認為這顯然違背了憲法對言論自由的保護。
與這次警告遙相呼應的還有各??膳碌淖晕覍彶?,大學原本是言論和學術自由的圣地,但聯邦政府針對大學財政上釜底抽薪般的打擊,也抽去了大學的精氣神,大家都生活在恐懼和擔心中,萬馬齊喑。
3月7日,一場Stand up for Science的游行在全球各地開展,但盡管近期的很多政策直接威脅到了很多學者的職業生涯,此次游行的士氣和規模都大不如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時的游行活動了。媒體采訪學者時,都會很貼心地提供匿名點評的可能性,而事實上,絕大部分學者也都希望匿名,以免生事。各大高校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忙于應付各種層出不窮的麻煩,急于修改內部章程,希望可以幸免文字獄。盡管疲于奔命,但財務狀況仍然頻頻報急,從麻省理工到匹茲堡大學,紛紛凍結招聘教職工,收緊花費,各處博士生招生也開始聽說取消的消息。而因為校長教務長的普遍噤聲,上行下效,學術界文化界開始淡出各種公眾話題的辯論。
而學術界噤若寒蟬的背后,則是特朗普新政后公共衛生領域面臨的各種迫近的危險。
2月,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大批裁員之后,緊接著就是國際援助項目一個個的結束了,3月初,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鼎鼎大名的公共衛生學院和醫學院被撤資6億美金,被迫裁員兩千名研究者和工作人員,這些項目包括艾滋病,埃博拉等傳染病的研究和防治。
反疫苗人士小肯尼迪成了衛生部部長,截止3月13日,國立衛生院不允許繼續研究和理解社會對疫苗的懷疑和信任,終止了和此相關的33項研究;同時,國立衛生院也終止了和性少數群體相關的至少23項健康研究和臨床試驗,這些項目關乎性少數群體在這個社會的生存空間和身心健康。
疾控中心的科研預算幅度大幅消減,除了明顯和DEIA相關的主題,連持槍暴力,自殺,和鴉片成癮這些和社會緊密相關的公共衛生課題都成了被打擊的目標。諷刺的是,一邊MMR的接種率創歷史新低,麻疹正在德州和新墨西哥州肆虐,前三個月的感染人數已超過2024年的總和,一邊疾控中心擬大量資金投入“重新”研究疫苗的安全性以及和自閉癥的相關性,盡管學界早有結論,但終究抵不過政府在社交媒體的煽風點火。
最近,我陸續聞悉了三位同事離職的打算,其中一位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平日里很積極地參與各種社區的活動,助選,參與政策討論,也是我公民教育的啟蒙老師。然而最近的巨變讓她很悲觀,想帶著一家離開美國,去往加拿大。而根據一些論壇上的信息,希望這樣做的美國高等教育工作者非常多,以至于,加拿大的教職一時間幾乎變得炙手可熱。
就像在stand up for science現場,我看到的一個標題牌:“所有的災難片都是以被忽視的科學家開場”。
(如果您也是一位在特朗普的經費削減風暴中受到了影響的科研工作者,有興趣與更多的讀者分享自己的故事,歡迎給我們留言您的故事、您的聯系方式。)
[1]https://www.ed.gov/about/news/press-release/us-department-of-educations-office-civil-rights-sends-letters-60-universities-under-investigation-antisemitic-discrimination-and-harassment
[2]https://www.npr.org/2025/03/14/g-s1-53831/dei-universities-education-department-investigation
[3]https://academyhealth.org/blog/2025-03/academyhealths-situation-report-nih-grant-terminations-and-senate-funding-bill-tensions
[4]https://edtrust.org/press-room/the-continuing-resolution-is-not-a-win-for-student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