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業有專攻!
作者:遠山
編輯:老莫
風品:夢影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連續三年營利雙降,福成股份的磨底筑底期還有多長?
3月21日,公司公布2024年報:營收10.22億元,同比下降2.36%。凈利5169.88萬元,同比下降47.56%。即便如此,公司仍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金紅利0.38元。
公開資料顯示,福成股份主要從事生態農業、畜牧業-肉牛養殖、食品加工、餐飲服務以及殯葬服務。2024年畜牧業、食品加工、餐飲業、殯葬行業毛利率均同比下滑,畜牧業下降最甚,達到46%。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數據,2024年國內牛肉產業供需過剩,肉價自2023年6月連續下跌近20個月,累計跌幅近25%。被譽養牛大王,福成股份甘苦自知,透出轉型升級急迫性。前路怎么走,何避業績“硬著陸”,外界不乏審視目光。
1
營利三年雙降 多元化迷思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wind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為 12.69 億元、10.74億元和10.46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77%、-15.34%和-2.57%。凈利為1.50 億元、1.07億元和9858.94萬元,同比增長24.49%、-28.62% 和 -10.21%。2022年成為一個分水嶺。
進入2024年依舊難言樂觀,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營利雙降,第三季度甚至虧損,全年營收超10億,凈利卻不足5200萬元,盈利之薄肉眼可見。
深入業務面,2024年公司畜牧業毛利率僅2.08%。而牛肉價下降后,食品加工毛利率竟也出現下滑,從12.88%降為19.01%,營收為5.82億元,2023年為5.81億元。若拉長時間線,相較2022年7.49億的食品加工業收入,福成股份近兩年在預制菜賽道可謂逆水行舟,不進反退。
縱觀整個預制菜市場,養殖企業轉型跨界者不在少數,大多依仗自身供應鏈優勢,選擇與養殖業務相關的品類產品,如肉雞養殖加工的春雪食品、圣農發展,均聚焦雞肉預制菜為主打的產品。
行業分析師王婷妍表示,福成股份擁有成熟的牛肉供應鏈優勢,卻選擇了多元化、沒將主要精力放在牛肉預制菜產品矩陣的深搭專建上。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越發凸顯專業的重要性,追求大而全的產品路線沒帶給公司多少競爭優勢。作為國人喜歡的食材,牛肉打破了南北方地域限制。福成未來如何更好發揮牛肉優勢,推出特色且有價格優勢的爆品單款,或是打開預制菜天花板的關鍵。
餐飲服務板塊也表現不佳。2024上半年,福成股份旗下14家火鍋店和12家烤肉店因整體餐飲市場環境低迷,大排檔、露天燒烤分食,客流出現下降。2024年餐飲業業收入1.46億,較2023年的2.16億下降32.41%。毛利率57.30%,2023年為60.52%。牛肉供應鏈優勢沒充分發揮出來,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作為公司毛利率最高的殯葬業務,2024年營收9817.41萬,毛利率雖較上年微降仍高達78.51%。無奈整體體量羸弱,難拉業績大盤。
行業分析師王彥博認為,2024年業績下滑,各業務板塊表現不佳是主因。畜牧業收入增長毛利率驟降,食品加工業因市場競爭和客戶流失業績下滑,餐飲業受市場環境及分流影響,殯葬業銷售回歸正常。整體看,問題核心還是多元化經營導致資源分散、沒有形成協同生態,所謂術業有專攻,如何增強專業化、特色化,盡快形成業務協同效應是靈魂考題。
2
跨界“滑鐵盧” 多少錯付誤判
稻盛和夫曾說過,企業多元化要在自己熟悉領域的延長線上去做。
作為肉牛養殖起家的福成股份,2015年通過資產重組,將大股東旗下三河寶塔陵園置入上市公司,福成股份就此成為A股唯一一家擁有殯葬資產的上市公司。
重組方案顯示,寶塔陵園100%股權賬面價值約5.3億元,交易作價15億元,增值率達181.26%。福成投資承諾,標的資產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為5500萬元、8500萬元、10200萬元、12240萬元、14688萬元。
最終,寶塔陵園完成了業績承諾。嘗到甜頭后,為進一步拓展殯葬業務版圖,2018年11月福成股份再次出手,與曾攀峰、曾磬槿簽訂《關于湖南韶山天德福地陵園有限責任公司之增資及股權轉讓協議》,以1.8億元取得天德福地陵園60%股權。后者承諾2019年至2023年間,天德福地陵園扣非凈利應分別不低于2270萬元、2720萬元、3270萬元、3920萬元、4700萬元。
彼時福成股份認為,此次并購能讓公司抓住老齡化社會背景下的殯葬服務市場機遇,同時在殯葬產業鏈中占據一席之地,完善業務布局。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卻骨感。最終天德福地陵園扣非凈利為-1180萬元、-580萬元、-703萬元、-794萬元和-1538萬元,遠未達到業績承諾。且除了曾攀峰、曾磬槿未按約定支付業績補償,天德福地陵園還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被立案偵查,導致公司陷入多起訴訟糾紛,經營受到嚴重拖累。
2020年9月,福成股份公告稱,在并購標的天德福地陵園過程中,公司簽署的1.8億元《增資與股權轉讓協議》存在交易對方提供虛假財務資料、隱瞞部分負債等問題,對方騙取公司簽訂《增資與股權轉讓協議》。已報案已立案,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
本是為培育新增曲線、沒承想事與愿違撞上“暗雷”。遺憾之余也給“養牛大王”跨界敲了一個警鐘,隔行如隔山、跨界不是簡單業務疊加,而是需深思熟慮的戰略規劃與資源配置。除了賽道前景,跨界最重要的是后續整合賦能,盲目追熱反可能增加管理成本與市場風險。各板塊獨立作戰,資源分散,難形成規模效應與協同優勢。一旦市場環境惡化、行業競爭加劇時,模式弊端就會被無限放大。
結合近三年的業績下滑,福成股份有無錯付誤判呢?
3
違規往事,重塑信譽金身
市場波譎云詭,內控猶如壓艙石,穩則行遠、亂則受制。
往期看,福成股份不缺失守教訓。2022年4月,時任財務總監程靜因實控人李福成干預公司財務獨立性,拒簽2021年報及2022年一季報,直指公司活牛采購業務流程存在內控缺陷,可能導致采購成本虛高或資金受損。
面對指控,雖然李福成隨后承諾規范參與公司運作,程靜隨后補簽財報確認意見,當年5月河北證監局還是對李福成采取責令改正及認定為不適當人選的監管措施,限制其60個月內不得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職務;對程靜限制36個月內不得擔任相關職務;并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出具警示函。
2022年9月,河北證監局進一步發現福成股份存在內控執行不到位、信披不準確、會計處理不規范及隱瞞關聯交易等問題,對其采取責令改正措施并記入誠信檔案。
進入2024年,亂象大瓜又時不時爆出。當年7月,河北證監局針對福成股份2022年、2023年養牛場建設項目實際建設與竣工結算不一致的情況,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配合獨立董事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復審,并于7月31日前報送結果。
然7月17日,當獨立董事確定復審機構并要求公司配合簽訂協議時,福成股份管理層卻拒絕簽署,公然阻礙獨立董事行使職權。基于此,8月23日上交所對福成股份予以監管警示;次日河北證監局對其采取責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明確要求其配合獨立董事開展復審工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4年10月,福成股份及其實控人李福成、董事長李良等高管因未披露關聯關系和交易、資金劃轉等問題,再次被河北證監局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監管機構在現場檢查中發現,福成股份2023年報未披露子公司湖南韶山天德福地陵園1863萬元存貨—土地受限情況,且未披露10家合作社與公司存在關聯關系。
此外,福成股份在2023年4月14日審議通過的劉家河養牛場建設項目施工合同,施工方變更后未及時披露。且2024年1月—3月,李福成控制的10家合作社累計向福成股份養殖分公司購牛2834.25萬元,2024年5月累計向福成股份屠宰分公司售牛360.24萬元,以上交易事項未履行審議程序、未及時披露。
更令人瞠目的是,據中新經緯,自2023年11月24日起,福成股份陸續將下屬子公司賬戶內合計1.139億元資金劃轉至控股股東李福成指定的6家農業合作社銀行賬戶,后于12月31日前將資金全部轉回上市公司,相關資金劃轉也未履行審議程序、未及時披露。
德魯克曾言:“管理不善的企業,其問題往往不是因缺少聰明人,而是因缺少正確的規則和制度。”審視福成股份種種亂象,不僅暴露了內部治理結構的缺陷,更反映出公司對監管要求、市場規則的漠視。
相關證券業內人士對銠財表示,近年來,福成股份、李福成等已多次因信息披露、公司內控等問題,被監管部門采取監管措施。內控紅線頻頻失守,與其業績不振和大股東資金需求有關,伴隨違法違規行為被一一揭露,市場聲譽降低,投資者信任也在流失,業績提振需良好的營商環境,如何重塑信譽金身、扎牢內控籬笆是福成走出業績困態的關鍵一步。
的確,內部控制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關乎企業興衰的生命線。只有建立起科學、完善、有效的內控體系、合規敬畏意識,企業才能在市場的驚濤駭浪中穩健前行,贏得投資者的信賴與市場尊重。
4
時間的朋友、敬畏的朋友
好在,沒有一個寒冬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深讀2025年2月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為畜牧業特別是肉牛產業帶來了新發展契機。文件明確提出:扶持畜牧業穩定發展,推進肉牛、奶牛產業紓困,穩定基礎產能。
2024年四季度以來,國內肉牛出欄明顯加快,基礎母牛整體呈調減趨勢。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23—2024年,能繁母牛宰殺比約在30%-35%,部分地區甚至超50%,如此比例無疑對產業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一號文件的扶持政策可謂恰逢其時,為整個產業吃下一顆定心丸。
3月《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又帶來好消息,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首要任務。春風拂面中,牛肉消費基本面堅冰有望快速溶解,行業預計2025年牛肉價格有望反轉上行。作為國內肉牛養殖頭部,福成股份將受益肉價反彈。
此外,一號文件還提出提升飼草生產能力,加快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這對肉牛產業不僅是生產方式的轉變,更是產業鏈的優化升級。通過提升飼草生產能力,可降頭部企業的低養殖成本。同時,草原畜牧業的轉型升級,也有助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手抓消費一手抓生產,能夠預見在雙重驅動下,未來肉牛產業有望實現新突破、否極而泰來。眼看春風起,福成股份能否吃透這波紅利、扶搖而上?
一句話術業有專攻、奔跑前看底盤,該換換打法了。能否杜絕盲目跨界豪賭,平衡好多元化與主業聚焦,吃透專業性;能否摒棄粗放運營,重塑內控體系、保持合規運營。唯有學會做時間的朋友、敬畏的朋友,才能真正避免業績“硬著陸”,來一場翻身仗。
福成股份還差多少呢?
本文為首財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