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24日,蘇聯當局批準了一群科學家前往意大利進行學術訪問的申請。為防其中有人趁機叛逃,克格勃特意派了位靠得住的同志盯梢,負責該任務的是第一總局第一副處長維塔利·尤爾琴科。
行動一切順利,直到1985年8月1日,尤爾琴科實在閑得無聊,當得知他們下榻的酒店距離赫赫有名的梵蒂岡博物館并不太遠時,便跟副手說要去慕名參觀一番,要副手時刻保持警惕。
哪想羊圈里的羊還沒說跑,牧羊犬倒是先一步開溜了——尤爾琴科這一走再也沒回來,直奔附近的美國CIA辦事處投了誠。
對于此人的到來,美國人也嚇了一跳,他們實在不敢相信如此重量級的大人物就這么白白送上了門。
尤爾琴科于1960年加入克格勃,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茍,25年如一日,深得上級賞識。不僅如此,此人的業務能力極強,給西方國家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因而被視為蘇聯情報系統中的箭頭人物之一。
時任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羅波夫非常器重尤爾琴科,將其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事實上,西方國家就從沒打算過策反此人——在他們看來,尤爾琴科對蘇聯的忠誠是絕對的、毋庸置疑的,策反他就是白費心機。
面對CIA人員一臉的不可置信,尤爾琴科倒是痛快地交代了自己的動機。
原來,他在不久前感覺身體不舒服,到醫院一檢查,醫生告知他患了胃癌,恐怕時日無多。他的心態在這一瞬間發生了轉變:自己勤懇工作數十年,為的不就是日后享受幾天舒坦日子嘛,突然來這么一下子,眼下的堅持還有什么意義?
這么一考慮,尤爾琴科的信仰就動搖了。
當然,他也不是去美國當“活雷鋒”的,美國人想要交換他掌握的機密,必須支付高昂的報酬,包括巨額財富、確保其人身安全等等。美國人看他兩手空空,詢問機密在哪兒,他一拍腦袋:都在這兒呢!
事關重大,負責人不敢怠慢,趕緊將事情向上匯報。不久,尤爾琴科便被秘密轉移到了CIA華盛頓分局。
據說在尤爾琴科抵達的那一刻,整個分局熱鬧得如同過年:分局反情報科負責人格斯·哈薩維首先要跟尤爾琴科過招,以確保后者的投誠是真心誠意的,哪知哈薩維的表現竟像粉絲見偶像一樣激動;其下屬說他在工作里非常嚴肅,那張老臉幾十年都不換個表情,此刻竟眉開眼笑,實屬罕見。
CIA局長威廉·約瑟夫·凱西帶著一眾官員親自接待,房間被圍了個水泄不通,大伙兒都想看看這位敵對情報系統大佬的尊容。
尤爾琴科沒讓大伙兒失望,一上來就給美國人一記下馬威。
原來,早在上世紀70年代,為方便情報交流,北約花費大價錢在海底鋪設了一條電纜。出于保密考慮,情報不會直接傳送到終端,而是儲存在海底的設備中,各國會定期派潛艇前去提取。
該計劃被命名為“常青藤”計劃,最初進展相當順利,蘇聯人對此毫無察覺。可突然有一天,正當一艘美國潛艇前去提取情報時,一艘蘇軍潛艇突然出現,前者躲閃不及,不偏不倚撞在一起。
美國人擔心海底電纜存在的秘密泄露,不敢跟對方糾纏,當即就溜走了。哪知后來再去提取情報時,發現線纜已被破壞,所有的竊聽設備均不翼而飛。
“你知道我們是如何做到大海撈針的嗎?”尤爾琴科得意地說,“因為你們內部出了叛徒。”
據他所說,就在“常青藤”計劃開始沒多久,克格勃就花重金從美國國家安全局官員羅納德·佩爾頓手中買走了相關情報。經過調查,美方確認尤爾琴科所言屬實,隨即將佩爾頓逮捕。
尤爾琴科所提供的情報一條比一條勁爆,他借此換來了期盼中生活,住進了豪華的大房子,手里是大把的票子。他毫不猶豫地拋棄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提出要把自己在蘇聯的情婦接到美國。
CIA還真去辦了,哪知那位女士嚴詞拒絕,還托對方給尤爾琴科捎句話:過去老娘圖你是克格勃上校,是為國家效力的英雄;如今你做了這些勾當,只是個無恥的叛徒!
對尤爾琴科而言,情場失意壓根不是個事兒,試問天涯何處無芳草?但沒過多久他就遇到了真麻煩——他發現美國人不但支付給的報酬大縮水,也不再像剛開始那樣關注他了,宅邸變得門可羅雀,冷冷清清。
忍無可忍的尤爾琴科向CIA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對方解釋道:我們當初看中的就不是你掌握的機密,而是你本身。
原來,隨著許多政治丑聞的曝光,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CIA在美國民眾嚴重的形象大跌,比下水道的老鼠好不了多少。在普通人看來,CIA不過是一群掌握著國家機器、用各種骯臟手段達到目的的小人。
相比之下,FBI的風評就比CIA強多了,年輕人寧可加入調查局也懶得多看中情局一眼。在這種情況下,凱西局長決定打個漂亮的翻身仗,搞出點大動靜,重塑CIA的光輝形象,尤爾琴科的到來使得該想法得以成為現實。
顯然,CIA夸大了他們得到這位蘇聯情報局高官的手段,以此鼓吹自己的神通廣大。相比之下,被告知“美國情報系統中有蘇聯間諜”這事早已不是秘密,反倒沒那么迫切。
當尤爾琴科的宣傳價值被榨取干凈,相關新聞的轟炸把蘇聯人弄得灰頭土臉后,其身價自然一落千丈。而另一方面,尤爾琴科也是實在,為盡可能多地換取好處,他毫無保留地供出了自己掌握的機密,這更加速了他的“貶值”。
總而言之,面對尤爾琴科的質問,美國人耍起了無賴:能給的都給你了,剩下的你自己看著辦吧。
對此,他心灰意冷,一想到自己得了胃癌,沒幾天好日子了,本想在美國湊合過完余生。哪知在不久后的一次復查時,醫生告訴他此前的診斷為誤判,他的胃是健康的!
雖是死里逃生,尤爾琴科卻完全高興不起來,他深知自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眼下美國人不再愿意為他奢靡的生活買單,對叛徒零容忍的克格勃也一定會派刺客來追殺。尤爾琴科很清楚昔日同僚的手段,余生不但要在窮困潦倒中度過,更要晝夜忍受恐懼的折磨——這才是真正的酷刑!
經過一番思考,他做了個令人震驚的選擇。
叛逃3個月后,尤爾琴科借口外出遛彎,三兩下就甩掉了暗中監視自己的CIA特工,快速沖進蘇聯駐美國大使館,謊稱自己先前是被CIA綁架,趁機逃了出來,申請重回祖國懷抱。
理由是如此蹩腳,連他自己都不抱多少希望,怎料結果卻讓人大感意外。在這里,我們不得不贊嘆蘇聯人處理問題的手段,看看他們是如何一舉反敗為勝,狠狠打美國人的臉的。
蘇聯方面當即把尤爾琴科秘密護送回莫斯科,第一時間召開了盛大的新聞發布會。會上,尤爾琴科現身說法,聲情并茂地講述了自己被CIA“綁架”的整個過程、審訊者的殘酷手段以及他是如何的寧死不屈。
這場發布會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軒然大波,各國紛紛譴責CIA的逼供手段實在太慘無人道,輿論風向一下就發生了反轉。對此,美國人則是啞巴吃黃連,百口莫辯。
這種事向來是越描越黑,但美國政府并不善罷甘休,為挽回顏面,他們想了個歪招。
幾個月后,美國各大媒體突然刊登新聞,稱尤爾琴科已被蘇聯當局當成“叛國者”秘密處決了。美國人自認摸清了克格勃的行事風格,料想能憑此扳回一城。哪知尤爾琴科隔天就出現在了電視節目上,對著美國又是一通破口大罵。
美國政府在那邊沒討好,反過來又被自己人奚落了一番。
許多情報專家提醒道:咱都知道克格勃的脾氣,叛徒哪兒能落個好下場?尤爾琴科還能在蘇聯拋頭露面,怕不是當初投誠就是對方精心策劃的“反間計”!當局花大價錢買來的那些情報,咱可得好好驗證一下真假,省得造成額外損失。
言外之意:CIA當初把尤爾琴科當成寶供起來的樣子,如今看來真是愚蠢至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