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答案,等到了好問題。AI的出現,為知乎的海量答案,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問題”。
作者|楊知潮
編輯|原 野
知乎用一份財報回答了兩個問題:第一,舊有業務的盈利問題。第二,未來的成長空間問題。
前者是老問題,知乎用四季度接近1億元的調整后凈利潤給出了答案。通過對業務效率的提高,知乎的毛利率同比提升3.8個百分點,達到了62.9%,即便和以高毛利著稱的騰訊、拼多多相比也毫不遜色。這一數字,更是高于大多數國內的內容平臺同行。
對于未來的成長,知乎則交出了知乎直答千萬月活的答卷。這一充滿增長空間的創新業務,將在未來許多年不斷提升知乎成長的上限。
一句話:財務穩定,未來可期。
01 一家財務健康的公司
知乎什么時候能盈利?
從2016年知乎開啟商業化進程起,這個問題就不斷被外界提出。終于在2024年四季度,知乎有了硬氣的答案:現在就能。
四季度,知乎實現了成立以來的首次全面盈利,凈利潤達到了8640萬元,扭虧為盈。調整后凈利潤達到了9710萬元。
盈利主要是因為效率的提高。四季度,知乎毛利率達到62.9%,費用也大幅度縮減,總運營開支減少了37.9%,尤其是銷售及營銷費用,足足減少了40.1%。
綜合過去兩年的業績不難發現,知乎在有意推動業務質量的提升。具體來看,2023年開始,知乎的收入增長開始穩定,毛利率從2022年的50.2%提升至54.7%,又提升到了2024年的62.9%。凈虧損也大幅度減小,最終在四季度實現了盈利。顯然,在這個過程里,一些低效的投入被放棄了。
質量同樣體現在核心用戶的維持方面。在營銷費用大幅減少的前提下,知乎的訂閱會員數保持穩定。這可以理解為MAU質量的提升。
當然,比起短暫盈利,外界更關心的,是知乎能否維持長期的穩定盈利。在業績會上,管理層在回答長期穩態利潤率的問題時,提到了一件事實:橫向對比,全球的UGC社交媒體平臺,凈利潤率通常在25%-40%,有的能夠達到50%。
管理層沒有做直接承諾,但暗示已經給得很明顯:大家商業模式接近,長期穩定利潤率應該也是接近的。
從過往案例來看,社交媒體跨過盈利平衡點后,的確很容易實現持續的高盈利。通俗地說:要不不賺錢,一開始賺錢就停不下來。以Reddit為例,這家公司曾經是一個成立以來連虧20年的虧損大戶,但去年三季度實現史上首次盈利時,凈利潤率就接近10%。緊接著的四季度,Reddit實現了1.5億美元的調整后EBITDA,占收入比達到了35%。
這當然是因為內容平臺本身商業模式的優勢,正如管理層在業績會上所說的:“這是UGC的內容平臺跟其他需要版權采買的媒體平臺根本上的優勢。”只要能夠跨過固定成本與盈利之間的平衡點,就會展現它的利潤率優勢。
不過,由于AI這個歷史性機遇,知乎管理層并不那么關心短期利潤,在2025年他們的選擇可能是“全年略虧一些的狀態”。
現金方面,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知乎的廣義現金達到了48.59億元,流動負債僅15.24億元,同比減少約4億元。在業績會上,管理層也談到了股價和現金的問題:雖然我們現在的市值有一些上漲,但仍然低于凈現金,在這種明顯低估的階段,我們仍然會適時進行公開市場回購。
無論是從現金、負債、盈利來看,眼下的知乎都是一家財務狀況非常健康的公司。
02 融入社區的AI
在財務上整裝待發后的知乎,將奔向一個極具想象空間的新業務:AI與社區的融合。
據董事長周源在業績會上透露,過去半年,知乎的LLM內置產品知乎直答的月活已經從百萬成長到了千萬。原因來自用戶的復訪和口碑。
從過往歷史來看,知乎不是一家為AI成立的公司。但如果具體到業務上,卻能夠發現知乎和AI驚人的契合度。簡而言之,知乎有的,都是AI最需要的。
其一,是社區帶來的豐富內容生態。
開源模型的發展,已經帶來了模型層的平權,算力的軍備競賽愈演愈烈,各家的算力差距也逐漸縮小,而內容和數據卻不能像GPU一樣成為標準商品購買。數碼、歷史、人文、體育、影視....幾乎在所有大眾領域,知乎都擁有海量的專業內容,同樣是通過R1模型,這些內容生成的答案是具備先天優勢的。
知乎的內容有多好,KIMI最清楚。這個國產LLM大量應用了知乎的訓練語料,從而帶來了更專業、可靠的生成能力,最終讓它彎道超車,一度成為月活第一的LLM應用。
靠著內容生態的優勢,眼下知乎已經儼然成為了AI內容以及部分前沿科技內容的前沿陣地。
馬化騰、張益唐、王興興等從業者都選擇在知乎討論和分享。DeepSeek已經把知乎當成了自家的“官網”,與大多數科技公司把微博當成主要官宣途徑不同,深度求索公司的許多更新信息都在這里發布,這種選擇已經高度認可了知乎的社區調性。
在業績會上,周源也提到,作為一個AI產品,知乎可以讓用戶和人產生鏈接:“最新版的知乎直答,推理結果可以直接溯源到社區里一個真實的答主,你也可以直接@ 引用一個答主,讓每一位知乎答主都成為你的知識庫進行互動。”
這可能是知乎AI區別于其他AI產品的本質區別。在知乎社區中,AI不僅是一個對話機器人,還是人與人的鏈接的一種方式。AI生成答案背后不僅是數據,還是一個個鮮活的知乎創作者。
這能解決許多痛點。比如AIGC內容泛濫給AI帶來的生成質量下降、AI幻覺、LLM缺少情緒價值等等,這也讓知乎AI形成了獨特優勢:可信性與社交性。根據周源在業績會上的說法,這兩點也是知乎社區在2025年的重點。
AI與知乎契合的另一個點,是知乎作為問答“工具”產生的海量應用場景。
2023年以來,生成式大模型的風口吹起了許多互聯網公司,比如微軟、蘋果、WPS、騰訊、百度。雖然這些公司遍布在各個行業,但具備的一個共性是:他們的產品中,都有提問相關的組成部分。
比如Copilot,這是一個深入微軟生態的“回答機器人”,用戶可以在Word、Edge、Excel等各種應用中隨時向它提問。騰訊重推的元寶,在微信生態里同樣也是一個類似的角色。百度更不用說,搜索本來就是回答問題的。
而作為專門的“提問工具”,知乎顯然更貼近這個場景。
“有問題,就會有答案”的Slogan背后,是知乎早已成為了國民級的提問渠道,小到鼠標滾輪不靈這樣的小問題,大到高考如何報志愿,你幾乎都能在這里找到答案。
在這種情況下,知乎LLM產品“知乎直答”的出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它不是一個需要強行加入的新業務,而只是知乎平臺上的一個“新答主”,這個新答主將在商業和內容兩方面為知乎帶來新的想象空間。
03 好答案,等到了好問題
知乎上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好問題比好答案更加稀缺。
這句話也是知乎公司的寫照。這個平臺從來不缺少好的“答案”(內容供給),但卻一直沒有找到這些答案的“問題”(應用場景)。
從2016年開始,知乎的商業化過程,就是一個“帶著答案找問題”的過程,即用優質的內容生態,不斷尋找應用場景。從知識付費,到視頻和直播,再到付費閱讀和職業教育,知乎幾乎嘗試過所有能嘗試的業務。
但由于社區的專業性,知乎這條路走得頗為辛苦。直到最近幾年,知乎才逐漸確立了付費閱讀和職業教育這兩大業務,作為廣告之外的新增長曲線。
而AI的出現,為知乎的海量答案,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問題”。
盡管知乎的AI目前還處于生態建設期,尚未開始商業化,但賺錢的方向已經有了很多范例。
比如最常用的增值服務。它可以將 LLM增值服務與現有增值服務進行綁定,畢竟知乎擁有小說、出版物、付費咨詢等一整套商業模式體系,用戶可以一站式買下這些優質的內容服務。
除此之外,它可以參照Reddit,向大廠開源自己優質的數據資源。作為LLM流量入口,也可以在AI領域發展廣告業務。管理層在業績會上也提到:“(由于知乎內容的優勢)想在AI生成的答案中獲得商業機會和提高變現效率,那么運營你在知乎的內容絕對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有訓練語料、有應用場景、商業化路徑明確、且有開源大模型解決技術問題,知乎幾乎遇到了一個完美的機遇,也難怪管理層愿意犧牲短期盈利來投入這一長期業務。
成立十四年的知乎,終于等到了自己的風口。
當然,知乎遇到這一切完美機遇的前提,是自己對內容生態的堅持。
盡管用戶群體幾經擴大,內容方向也在知乎的商業化嘗試中幾經調整,但直到現在,知乎仍然維持著最為硬核的內容生態。
在各類新聞熱點事件時,知乎是為數不多地,能夠排除情緒干擾、依據事實提供分析的內容平臺。這讓知乎具備了不可替代性。
3月27日谷歌停止開源的消息傳出后,知乎上大量相關專業用戶通過協議、技術、商業等各個角度分析它的影響。這個問題也登上了知乎熱榜第一——在全球互聯網中,你都很難在熱榜第一找到關于計算機科學底層原理的深度討論問題。
時至今日,知乎仍然充滿著一些非功利,純粹為了探究和滿足好奇心的科學問題。比如“生物為什么沒有進化出輪子?”、“實心鐵球扔進瑪利亞海溝“。這種非功利的探索精神,與AI乃至計算機科學產生和發展的動力非常接近,他們都來自人類最樸實的好奇心。
正因如此,當AI浪潮來臨,知乎被普遍認為是訓練價值最高的內容社區,也在資本市場被普遍看好,今年以來股價大漲超過30%。
2021年,知乎升級了一個新的Slogan:有問題,就會有答案。對知乎來說,這個Slogan反過來也是成立的:有答案(好的內容),就一定會有問題(應用機會)。
頭圖來源|AI制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